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他认为美德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而实际上知识并不总是与美德相伴而行,而美德也并不总是和知识统一在一起。从对“美德即知识”的评析可得出两大启示:(1)从道德理性走向道德情感是道德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2)道德哲学应当涉及实践领域。因此,我国的道德建设必须从对传统道德的理性主义批判入手,充分认识情感在道德哲学中的意义,实现道德向情感的回归。在道德教育中不能把道德作为一种纯粹的知识加以传授和灌输,要让道德教育在实践中逐步丰富自己的道德规范并内化为自我道德需要,外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2.
探寻合乎德性的现实出路,培养良好的实践智慧,追求"值得过的生活",这是关于道德教育的一种卓越体认。那么,走向情感的道德教育的智慧求解,应该厘清道德的相关基础,把握道德的内涵、起源和属性;揭示道德情感的深刻本质,判别情感与情绪以及阐释道德情感的重要性;探索情感的道德教育进路,解读道德情感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则。可以说,唤醒沉睡的道德意识,激发人和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以我心懂你心的感同身受,提升个体的道德能力,让道德教育依凭情感、走向情感之维,这是新时代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对促进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和民族昌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道德教育目的的规定,一直只存在个体和社会的两个视角,而忽视了教育自身,这导致现有的道德教育目的存在着社会目的对本体目的的驱逐、应然和实然之间的剥离、目的和手段的相互分离甚至相对立等倾向。从道德教育自身即道德的目的性出发来重新考量道德教育的目的,可以使我们对原有的“美德袋”论、道德能力论等道德教育目的观点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道德盲视是一种道德主体满足自身需求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观念。道德教育应该从道德盲视的形成机理着手,找准道德印象形成规律,把握人的心灵特质,突出道德情感体验,用活道德教育模式,唤醒道德激情力量,形成对道德盲视的有效抵抗。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是通过向人们传授道德知识和讲解道德理论,从而帮助受教育者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并最后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隋牧蓉  卢黎歌 《探索》2022,(2):179-188
个体道德自觉是构成道德图景的实质和基点。个体道德自觉是一种包含个体自主识善的道德认知、自发亲善的道德情感、自愿向善的道德追求和自觉为善的道德实践的个人品质,不仅指向认识层面的自觉意识,还强调实践层面的自觉行动力,最终表现为个体道德上的知行合一。个体道德自觉何以可能,从根本上说是道德教育在个体道德自觉形成中发挥了建构、塑造和统合功能。基于已有研究,这个问题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在个体道德自觉意识的内在生成中,道德教育培育了个体内心道德的直觉、道德自觉的思维、道德的理性品格;在个体道德自觉行动力的外在养成中,道德教育培养了向善为善的能力、道德行为习惯与道德行动自治力;在个体内在德性与外在德行的有机合成中,道德教育促进了道德情感、道德需求与道德规范对内外的统合。  相似文献   

7.
关于道德的起源和基础,一直以来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声音。道德理性主义者认为道德的基础是道德理性,道德情感只是一种本能冲动,需用理性对其进行约束;道德情感主义者则认为道德的基础是道德感性,道德理性并不能解决道德上的善恶,只有情感才能彰显人的感性生命与自由本性。但事实上,人是理性和情感交织的对象,既是道德的载体,也是道德的主体。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之间是一种"理不离情、情不离理"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让道德具有了一种可能之美,让道德之学成为了一种富有动力和韧性的哲学。同时,二者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也为人类道德实践,特别是当下中国德性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康德生活在一个由封建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转型期,作为一种深刻的社会批判理论,他的道德哲学从其对道德理想的高扬、对道德自由的追求,对人格价值的尊重,对道德责任的强调,构成西方思想史上最为典型的义务论道德观。我们认为,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以及各种非理性主义道德思想泛滥的今天,重新审视和估价康德的道德理想主义思想,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及改进道德教育工作,还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古玉 《求实》2004,(Z3)
康德的道德哲学“我所应为者为何 ?”亦即《实践理性批判》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 :(一 )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 (对象、动机、辩证论 ) ;(二 )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古往今来 ,对其第一部分大书特书者举不胜举 ,而较少人有去阐述其方法论部分。其实 ,方法论部分 ,即道德教育方法 ,也是非常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的 ,本文拟对其作一简单的阐述。一、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我们知道 ,道德品质是一个综合性范畴 ,通常也称为品格或德性。它是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要求的个人意识和行为总体的特征 ,其主要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因素构…  相似文献   

10.
魏大乔 《唯实》2006,(5):60-62
社会主义制度下加强青年学生道德教育,是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是保证富民强国的长期任务.当前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重视道德知识传授而忽视道德品质培养等问题,因此,应当更加注重青年学生道德教育的人本化、生活化、层次化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宗教的特征出发全面深刻地分析了宗教产生道德效应的途径、方式,即宗教引导人们关注精神世界,树立道德追求;宗教赋予道德以神圣性、铸就人们心中的神圣感;宗教强化人的道德信仰;宗教通过渗入文艺、政治等文化形式而影响人们的道德和宗教直接进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道德建设官德先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建设,官德行先"的关键是,切实加强官德规范化建设,即:加强道德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张雷 《学习月刊》2014,(10):82-83
康德道德哲学从道德动机入手,阐明了善良意志、责任、规律的先验性,主观原则和客观规律的符合原则,定言命令的强制性、普遍性和必然性,得出"普遍立法"、"人是目的 "、"意志自律"三大道德法则。康德从双重立场看待人,解释了自由的积极含义,赋予理性无比崇高的地位,彰显了人作为道德最终的自在目的尊严和价值,并对我国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有着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李萍 《理论学刊》2004,(7):36-43
社会道德主要反映在社会风尚、公德水平方面。本文从实证角度利用社会学方法做出科学分析,得出结论:(1)家庭是中国人道德的生长点。(2)在道德问题上,多数人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他们的行为能力。(3)在社会道德方面,存在不同层次、不同侧重的要求。(4)人们在不同问题的选择上并不总是保持逻辑上的连贯性。揭示当代中国公众关于社会道德总体评价及其特点,既可以为准确认识我国社会道德状况提供依据,也可以为进一步深化道德建设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5.
个体道德体验是基于真实情境中的道德教育个体产生的图景思维活动,它是个体道德生成和展开的方式。师范教育特有的职业道德和师德品质要求赋予了师范生个体道德体验的特殊意义,形成了诱发个体道德体验发生的"道德体验场",提供了师范生道德教育的可能生存样态。深刻挖掘师范教育在知识技术传授以外的教化与育德功能,是促进师范生个体道德智慧与德性有效生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班级日常生活是学校教育与个人发展的重要场域,也蕴藏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契机。依据相关的文献与研究,当下学校道德教育出现了四重困境:道德教育过程的知识逻辑化、学校道德教育权威弱化、道德主体的自我迷失、脱离生活的道德实践等。文章重点在于论述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与解决对策,提出基于班级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实施模式,强调教育者应该从班级日常生活入手,挖掘蕴藏的道德教育资源,直面道德发展中产生的道德冲突,最终推动道德教育从思维转向行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行政道德既有理论的规定性,也有实践的规定性。行政道德实践鲜明地体现了行政道德的实践精神,行政道德意识、关系只有外化为实践活动,才能发挥它应有的社会价值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在行政道德建设中,行政道德实践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以自主自律性、外在约束性和标准先进性为特征,通过行政行为选择、行政道德评价、行政道德教育及内化,对其他道德要素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培养道德情感增强德育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此,需要不断地探索道德教育的规律,提高德育的实效。本文试根据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对如何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效果发表一点浅见。一、道德情感在品德的形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就品德结构来看,任何一种品德即道德品质都会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最基本的方面。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于社会道德关系的理论、原则和规范的认识;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即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行为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的情…  相似文献   

19.
"个体道德体验"是个体道德的存在样态,灾难性"遭遇"能激发非正常状态下的个体道德体验,具有整体领悟性、时空贯通性、情感与理智融合性和意义生成性等特征。对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个体道德体验的调查与比较分析证实了体验对品德发展的影响与德育价值。进行"遭遇"事件的道德教育转换,开展德育课程、活动设计与道德叙事是提高灾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道德动因问题是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考察道德动因,要求我们在方法论上应进行创新,即超越道义论和功利论的单一化和独断论思维方式,从多个层次、多个方面来加以探讨.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快速多变,呈现出价值多元的客观现实,人的需要的多重性、复杂性造成了道德动因的多元化:个体的物质利益、感恩、补偿、自我完善、避免惩罚、同情、归属感等都是其重要方面.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应处理好道义和功利、理想和现实、规范和教育等各种关系,优化道德动力供给机制,发挥多层次道德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