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产权》2000,(2):27-30
一、专利商标方面的做法 (一)申请专利的范围 1980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受理了一个上诉案Chakrabarty case。有人通过改变细菌基因的方法获得了新菌种,要求给予专利权,被美国专利商标局拒绝。联邦最高法院经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诉讼是美国环境法的新领域,马塞诸塞州诉美国联邦环保局案是气候变化诉讼的经典判决.该案核心争议在于原告是否享有起诉资格以及美国联邦环保局对新机动车辆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否有权进行立法规制等.该案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判决所确立的原告起诉资格规则大大松动了传统的规则;该案实质是不同利益诉求的州及相关利益团体的能源、经济等利益的博弈;对于美国以化石燃料为根基的煤炭、汽车、电力等行业以及美国未来能源经济影响深远;反映了美国气候变化政策与法律机制之复杂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3.
曹霞 《法学评论》2014,(2):152-162
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传统的法律规制模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美国已将温室气体界定为空气污染物,在联邦层面气候变化立法缺位的情况下,主要援引现行《清洁空气法》的规定出台了一系列温室气体减排措施,这种做法在立法、执法和司法过程中引发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美国司法实践中的环境利益评价——以温特案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温特诉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一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第九巡回法院支持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利益的判决,维护了海军部所主张的军事利益。不过,温特案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军事利益当然地优先于环境利益。从美国司法实践的历史来看,其司法过程中对环境利益评价的标准实际上是灵活多变的,利益衡量方法的运用使美国环境法律规制更具有弹性,并使其环境法通过司法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布雷耶在《粉碎邪恶循环:面向有效率的风险规制》一书中分析了美国政府在规制那些不起眼的风险过程中所呈现的风险规制议程确定的随意性、规制缺乏连续性等情形。他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症结可以归因于一个邪恶循环,即公众对风险的认知、国会的反应以及规制过程的不确定。为打破这一邪恶循环,则需要建立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去政治化的、精英式的"超级专家理性"制度。就我国风险规制而言,由于存在着与美国政府相似的问题,而布雷耶法官所提出的"超级专家理性"制度切中了我国风险规制体系的要害,因此,这项制度对于破解我国风险规制所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美国国内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对中国来说有策略意义和效仿意义。美国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美国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在三个阶段表现很不相同。从美国法律与政策的主体来区分,美国联邦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与个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的作用不同。美国联邦政府在布什政府倡导下,相关政策具有几大特色,而且专门法律正在迅速变化和突破中;美国地方政府气候变化法律创新工具丰富,区域合作活跃;企业自设减排目标,个人也积极参与气候变化诉讼。  相似文献   

7.
杜涛 《北方法学》2013,7(5):117-123
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球关注,与此相应,气候变化诉讼案件在世界各国法院大量涌现。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国家,气候变化诉讼都面临一个法律障碍:法院是否有权进行裁决。这取决于各个国家是否将气候变化问题视为法律问题。在美国,气候变化诉讼从产生之日起就面临所谓的"政治理论问题"的困扰。根据美国最高法院判例,政治性的问题或者那些被宪法和法律授予行政部门负责的问题,决不能由本法院来处理。气候问题是不是政治问题,引起了法律界的广泛关注。美国法院的判决在双方面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随着跨国气候变化诉讼的增加,联合国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应该及早在法律上作出应对。  相似文献   

8.
刘万啸 《政法论丛》2012,(6):95-102
我国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一般都规定了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间投资争端的解决方式,尤其是晚近我国所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多数允许投资者将争端提交国际仲裁。但是,在目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我国有义务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采取相应的环境规制措施,这些环境规制措施可能会损害或影响到外国投资者在我国的利益。根据双边投资协定,外国投资者可能会将这些争端提交国际仲裁,我国有可能被国际仲裁庭裁定为此对外国投资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面对新形势,我国必须重新审视双边投资协定中投资者与东道国投资争端解决方式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9.
克拉伦斯·厄尔·吉迪恩只是一个普通的囚犯,但是他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寄去的一封申诉信,彻底地改变了美国法律史的进程。经过最高法院的审判,吉迪恩案成为美国司法制度史上最重要的案例之一。而吉迪恩的名字,也从此和“人人都有权获得辩护”的金科玉律紧紧关联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0.
《北方法学》2021,(5):104-115
全球气候变暖不仅直接触发了环境危机,更间接地威胁到人类所享有的各项基本人权。在国际气候变化机制关于损害赔偿的规定尚处于行为义务的前提下,在《巴黎协定》纳入人权视角后,随着气候变化诉讼的发展,已经挖掘出人权法体系在气候变化救济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潜力。2018年,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通过《关于生命权的一般性意见》,将气候变化与生命权进行对接,不仅回应了《巴黎协定》对于人权的关注,更验证了在人权法语境下为气候变化提供救济不失为一项可行性选择。尽管该视角仍然面临一些待解问题,但却可以与国际气候变化机制互为补充,为气候变化救济带来另一个维度的曙光。  相似文献   

11.
杨玺 《法制与社会》2013,(23):240-24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以《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两大支柱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框架。但是,就目前来看,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已经陷入停滞不前的僵局中,基于民主原则建立的国际组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如何基于民主原则削弱相对"国家主权"的力量而推动全球治理,是一个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郭冬梅 《现代法学》2012,34(3):154-163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议定书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所制定的总体规划和实施细则,但是,由于其和其他环境法公约一样具有环境法的"软法"特质,一些《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履行机制出现了许多值得探究的边白。以"震慑型"方案还是"激励型"方案为主,需要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履行理论切入,深入剖析,对此两种方案进行理论、实证博弈分析,得出《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履行方案的应有选择,为今后其他国际环境条约的履行提供相关指导。  相似文献   

13.
许钊  王静 《法制与社会》2010,(20):169-170
气候问题目前是人类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而且可能是未来威胁到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关注气候变化已经不是哪个国家的兴趣所使了,而是每个国家的重大责任。然而,在联合国框架内的气候谈判往往成为大国政治博弈的舞台,国家利益的角逐高于气候变化本身,许多大国的态度极不负责任。我国在气候变化威胁下的态度如何以及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是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兵 《法学》2020,(2):103-128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线上线下的市场要素和市场力量不断集聚,超级平台从市场要素发展为要素与市场的联合体。在互联网市场动态竞争的场景下,现行反垄断法规制的目标、逻辑及方法正面临巨大挑战。建议引入多元利益动态平衡机制,更新反垄断法规制理念,关注互联网市场生态竞争系统的健康运行,主张对超级平台施行"强监管、早监管、长监管"的规制模式,探索建立审慎科学的"预防+事中事后+持续"的规制逻辑,革新SSNIP和CLA,结合SSNDQ和SSNIC,强调非价格因素和用户体验在超级平台反垄断法适用时的实际价值和作用。与此同时,激励超级平台自身建立和完善开放型生态竞争系统,积极主动参与由政府主导的反垄断合作规制项目,培育和提升超级平台的自治能力和社会责任。在此过程中,应总体抱持对超级平台包容审慎的规制态度,既要持续激励超级平台的竞争动能与效能,也要防治超级平台走向竞争固化所带来的弊病,最终实现互联网市场上开放型生态竞争系统的稳定运行。作为新兴科技产业与新兴经济业态的典型代表,超级平台还需特别关注竞争规制与产业促进之间的互动,以增进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保持了高度的关注,各国通过国内立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各国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应当成为我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夏冰 《法制与社会》2011,(3):165-166
全球变暖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面、多层次的,急需我们的特别关注。《京都议定书》是第一个国际性限制排放温室气体的法规,它标志着国际社会在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迈出了自救的第一步。纵使《京都议定书》的意义非凡,但是气候变化问题所牵涉领域的广泛性、利益的复杂性以及议定书自身的局限性为"后京都时代"的发展带来了重重困境,只有国际社会共同参与,承担起共同但有区别责任,才能为地球筑起生命的防线。  相似文献   

17.
彭景  陈萍萍 《知识产权》2012,(7):113-116
对知识产权人拒绝交易的反垄断规制一直是保护竞争的反垄断法与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法相交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规制的重点在于界定知识产权人拒绝交易是否合法的审查标准。通过纵向分析美欧各自的判例沿革,对两者的做法和立场进行对比,找出了二者的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福利的共性,同时对美欧的不同立场进行了比较并探讨原因。最后,分析我国对美欧知识产权人拒绝交易反垄断规制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美国宪法也许是以往二三百年最伟大的社会发明。那么,是什么使得这一发明至今生命力犹存-其原因无疑是多种的。而贯穿于美国宪法始终的基本原则所蕴含的理性精神显然是其生命力的根源。尤其是分权制衡原则更是如此。而其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于该原则的形成和发展所推动作用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试图从美国宪法基本原则的形成,发展以及联邦最高法院在基中的作用等方面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19.
温特案的起因是美国海军在南加利福尼亚海域的军事训练中,使用了中频主动声纳,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因而向地区法院起诉美国海军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第九巡回法院支持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利益的判决,维护了海军部所主张的军事利益。温特案体现了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以  相似文献   

20.
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森林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致力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各项举措中,森林因其自身所具有的调节气候功能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一系列国际法文件亦肯定了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生态地位和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