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永定河今昔     
正永定河流域生态治理规划必须要体现生态价值,即建立生态补偿体制,实行生态补偿,以保障中上游地区的生态治理规划得以实施,从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须臾不可或缺,又无法替代的自然资源。没有水,人类社会就无法存续。所以,当被誉为"北京的母亲河"的永定河长时间处于枯竭状态时,心里总有一种无可名状的痛楚。一条天然河流,当它已经不流动了,那还能叫河流吗?  相似文献   

2.
声音     
<正>围绕"两核三轴一带"的发展思路,要有勇气突破长期以来单一用城市之间的主要交通线作为纽带的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思维。可考虑通过进一步依托永定河、潮白河水系及其流域,构建功能强大的生态长廊,建设河流与海洋绿色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建议要依水发展,打造京津冀高端绿色经济  相似文献   

3.
王太明 《桂海论丛》2021,37(2):90-96
绿色发展是内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的发展于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走绿色发展之路,有利于打造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动态平衡的复合型生态经济,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文明发展;塑造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复合型生态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教育引导机制、管理协调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其面临着认知困境、管理困境和发展困境,抑制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效能。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应当完善绿色教育体系,提升公众生态治理参与能力;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生态治理组织管理体系;优化政策支持机制,培育绿色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4.
《北京观察》2008,(3):21-21
国内外城市河流也大都经历过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的问题,如穿越伦敦的泰晤士河,莫斯科市的莫斯科河,流经巴黎的塞纳-马恩省河和上海的苏州河等,这些河流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都遇到了和目前北京河流水系类似的问题,经过多年治理后,这些河  相似文献   

5.
为借鉴首尔市在城市规划和市政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应首尔市政府的邀请,北京、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天津和浙江等省市分别派出人员组成考察团共计18人,于2010年11月21日至27日前往韩国进行考察学习。此次考察,主要围绕首尔的市政建设和环境建设方面,通过与首尔市政府相关部门的交流,实地考察汉江治理和清溪川治理两个城市河流治理的工程,看到了人水相亲、城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文化交融、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与市民各阶层利益的协调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韩国对生态和文化非常看重,其成功的河流治理经验,给我们的城市河流治理带来了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赤水河被称为国内唯一一条没有被污染的长江支流,也是全国唯一跨省级未修建梯级电站水坝、水质保护良好的原始河流。赤水河两岸风景优美,流域内生态良好,因此被称为美景河、生态河。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在赤水河流域留下了荡人心肠的革命故事和丰富多彩的红色资源,故又称之为英雄河。赤水河孕育了茅台、郎酒、习酒等数十种名酒,赤水河因此又被称为美酒河。合而观之,赤水河无愧于"美景河、生态河、英雄河、美酒河"的美称。建设赤水河生态经济示范区是发挥赤水河"四河"优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该地区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
面对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现实挑战,由"为增长而竞争"向"科学发展"话语转换所建构的"增长—发展"传统范式,在解释如何从技术和方法上破解生态危机、补齐生态短板和实现绿色发展时遭遇困境。随着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话语的提出,为超越经济"增长—发展"话语、构建"经济绿色治理"新话语提供了可能。从"经济"的领域指向、"绿色"的效果指向、"治理"的方法指向和"主体—客体—方法—效果"多维层次来诠释经济绿色治理意涵,可知经济绿色治理的本质是多元行为体之间经济活动的有机整合,这就要求构建覆盖政府、市场、社会等行为体协同合作的整合型实施机制,实现治理策略的落地落实。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12,(4):20-21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南宁市在上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打造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文化和造就绿色文明”的发展路线,确立了“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工作目标。2005年,南宁市正式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之中,提出2035年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和现代化目标基本实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论为理论支撑和以"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依法治州和富民强州"为战略布局是实现恩施州绿色崛起的正确路径。走向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崛起是恩施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全州人民的共同愿望。要构建以绿色经济为动力,绿色政治为保障,绿色文化为核心,绿色社会为基础的发展体系。树立生态意识,着重调整产业体系、繁荣文化市场、建设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在方法上既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抓关键少数,又要调动全州上下各部门、组织、群众积极性形成广泛共识,共同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0.
正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谋划部署了"六个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以文化为魂,以经济为基,以生态为要,文化、生态、经济三位一体,既是实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思路,也是助力江苏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大运河是历史之河,也是时代之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承载了千年文脉的"活态"文化遗产,是流动的文化。同时,大运河是国家南水  相似文献   

11.
杨群 《当代建设》2003,(2):14-15
生态城市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区域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潜力。其目标是建立起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生态平衡、景观适宜的环境,促进城市结构的有机耦合,完善城市的新陈代谢,增强城市功能,实现城市经济腾飞与环境保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一言以蔽之,生态城市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二要实现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一、深圳发展生态城市具备的优势深圳自建特区以来,始终坚持把实现人与环…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20,(14)
正在产业发展和城市升级的关键时期,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都市圈核心区的南海区大沥镇提出城市治理全面升级,以"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为工作目标,推动城市治理重心和配套资源下沉,聚焦基层党建、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等主责主业,开展"花满沥城"行动计划,铁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城市治理智慧化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带动经济绿色发展和人文提升,用大沥智慧打造美丽新城。  相似文献   

13.
李宁宁 《群众》2015,(2):47-48
<正>2011年8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行动计划》,提出全面实施"六大行动",要在环境优化发展、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打造城乡宜居环境、绿色江苏建设、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等六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全面推进碧水蓝天宜居行动,在打造城乡优美环境方面取得新突破,成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重大行动计划之一。  相似文献   

14.
葛剑平 《北京观察》2015,(12):42-42
<正>纵观世界,各国古代文明和现代大城市群都依水而生。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山水相连、生态无界。因此,协同发展上不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发展、产业对接、项目落地等方面,也要注重发挥好永定河、潮白河两河走廊的天然纽带作用,推动经济和生态的协同发展。一是依水发展,打造京津冀高端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京津冀三地的共识。围绕"两核三轴一带"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2月,习总书记就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5点要求。在首都核心功能上,增加了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新的定位;在城市管理方面,明确提出尤其要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现代化。面对新的城市战略定位如何更好改善和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必须加快实现"三个转变"。第一,加快实现城市治理由投入向投资的转变。加强城市治理,政府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怎么招兵买马,怎么增加相关财政预算。这种习惯性思  相似文献   

16.
正中央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北京市委八次全会提出"十三五"时期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在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上取得重大进展。一、坚持创新,实现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城市治理面临城市化本身的城市病顽疾,行政体系自身的碎片化以及突发性外部冲击的挑战,这三个挑战分别来自社会系统、行政系统及自然系统,此前一直困扰城市健康运行,是因为并未将其作为生命体来对待,采用了"人对物"的治理框架,而城市生命体对这些难题给出新的破解视角。城市生命体是对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城市的高级阶段,具有生态性、整体性、连接性和有限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的城市治理创新,要在体系上实现行政系统、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高度融合;在目标上通过解决克服碎片化的障碍实现生命体的完整性;在治理路径上,进一步将适应单场景的单功能网络治理拓展为适应多场景的多功能网络。对于城市治理的实践,通过功能分层、多元共生和组织演化等制度性改革来实现面向生命体的城市治理。  相似文献   

18.
陈铁雄 《今日浙江》2012,(24):42-43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远景目标。这昭示着发展路径的绿色转型,必将带来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曹琪 《今日上海》2009,(11):34-35
苏州河出太湖,入上海,途经普陀区境内14公里,河岸线达21公里,有18个河湾。作为拥有苏州河城市河段、河岸与河湾最长、最多的一个区,近几年普陀不断研究、挖掘苏州河沿岸独特而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致力于发展景观功能、生态功能、经济服务功能和谐统一的滨河经济带,打造独具魅力的苏州河文化长廊。  相似文献   

20.
徐进 《传承》2012,(14):76-77
从城市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利用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对清代洮河流域的城镇布局与区域发展进行初步探讨。通过研究清代洮河流域的城镇的布局与发展,从而总结传统,结合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揭示洮河流域——以甘肃临洮为例的社会内涵与城市文化底蕴及洮河流域城镇布局与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