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心理疏导”这个新鲜但并不陌生的字眼首次出现在了党的工作报告中。之所以不陌生,是因为自1917年中国现代心理学正式开创至今.心理学在坊间大众早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舶来物。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据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对绑架犯罪行为人、相关人心理的实证性调查,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对绑架犯罪行为人的图财心理、抗拒心理和报复心理进行了分析。这对于预防、控制、侦训、矫治绑架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犯罪心理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绑架犯罪心理指向的实证性调查,从绑架犯罪行为人的图财心理、抗拒心理、报复心理等方面,对我国当前绑架犯罪行为人的心理指向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求促进绑架犯罪的预防、控制、侦讯、矫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试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谎仪”这种提法是不科学的 ,科学的称谓是“心理测试仪”。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是运用现代基础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原理以及神经心理学、生物电子学等研究成果 ,通过专用测试仪器软硬件和智能化计算机系统 ,同时同步记录人的多项心理生物反映指标 ,进而评判受测人有无特异心理痕迹对映相关度的实验心理技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实战部门的应用证明 ,它既有很强的科学性 ,又可以体现公正性。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能够有效地防止刑讯逼供的发生 ,在保护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同时提高公安机关的办案效率 ,有助于司法公正的进一步确立。  相似文献   

5.
王玉田 《人民公安》2006,(22):21-21
北京“10·23”和云南“10·24”暴力侵害民警案件只是众多案件之一,越来越引起有关执法部门和全社会的密切关注。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犯罪学会常务理事罗大华教授。年已七旬却精神矍铄的罗教授说,从历  相似文献   

6.
学习心理学知识,研究和掌握人犯的心理状态,对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预审效果至关重要。从一九八一年以来,在局党委的支持下,我们订购了《司法心理学概论》、《犯罪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犯罪心理与矫正》、《外国犯罪资料研究专辑》、《法学内参》、《犯罪心理研究》等一批书籍和杂志,利用工作之余,结合办案进行研究学习,使预审水平明显提高。本文谈谈我们学习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预审工作的一些休会。一、运用“意识、心理与活动统一”的原理,捕捉人犯的心理  相似文献   

7.
“测谎”亟待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即俗称的“测谎”,是运用现代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技术成果以及神经生理学、生理电子学等学科研究成果,通过专用心理测试系统和智能计算机,同时同步记录人的多项心理生物反应指标,进而评判心理痕迹对应相关度的实验心理技术。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是伴随着现代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生物电子学,以及犯罪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而进行的。在西方,由于研究和实践时间比较长,心理测试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在较大程度上得到认可与运用,而在我国的发展只有短短十几年,目前在实践中主要作为一种侦查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文学、医学和艺术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去研究犯罪心理是现代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结合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及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四个方面的理论分析雷楚年诈骗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以期揭示其实施犯罪活动的深层次原因,并探寻该案例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90后”青少年群体的犯罪问题正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他们在犯罪形式与手段上由于受到网络世界的影响,所产生的社会危害性更大。文章从一起“90后”青少年团伙犯罪个案入手,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与讨论,以期为社会预防矫正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体现人文关怀,培养员工的健康心理,提高管理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的能力,近日,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关服务中心举办了一次管理人员培训——“如何做好员工的心理教育疏导工作”,邀请心理学专家、人力资源培训师林燕娟进行专题讲座。服务中心27名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关服务中心举办管理人员如何做好员工心理疏导工作的专题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