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赫南 《政府法制》2009,(6):34-35
学过中国法制史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何勤华的。 20多年来,何勤华专治法律史,尤其侧重于法学史和外国法制史。其治学理念,既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也受到年轻学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制史在美国大学法学院是一门选修课。由于中国法制的历史悠久,特点突出,沿革清晰,因此研究生中专攻中国法制史者颇不乏人。有些教授,如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爱德华(R.Randle Edwards),讲授中国法制史多年,以擅长运用史料而享有声誉。在研究方面,美国侧重于清代法制史,已经  相似文献   

3.
提起中国法制发展的历史,人们不会不想起中国的中央法制史,它通常被称为“中国法制史”。然而,很少有人会想到地方法制史。这是一块未被重视的“处女地”。毫无疑问,中央法制史是中国法制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央法制史完全有必要。这是认识和掌握中国法制史不可或...  相似文献   

4.
比较法制史:中国法律史学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法制史”无论是作为一种学科分类 ,还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论 ,长久以来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早期的法制史学者不仅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与科研中运用比较法制史的方法 ,还在《比较法制史》的教材编写上作了有益的尝试。在新中国的法制史学科发展历程中 ,学者们也很重视比较法制史。 2 1世纪中国法律史学的发展应着眼于全球化 ,及时转换研究视角 ,尽快构建比较法制史的理论体系 ,发挥其在中国法律史教学与研究中的积极作用 ,以提高法律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由嵘 《河北法学》2007,25(9):161-162
由何勤华、洪永红教授主编,多位学者参与编写的《非洲法律发达史》已由法律出版社于2006年6月出版.非洲历史悠久,是人类最早形成法律的地方.在古代,它的法律有重要影响,中世纪以后,也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内涵与特色.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法制史:21世纪一个亟待开拓的中法史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已成立 50余年,可是对新中国法制史的研究非常不够。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但归结起来可分为主、客观两大方面。研究新中国法制史应注意处理好通史与部门法史、中央法制史和地方法制史、中国法制史学界与其他学术界等的关系。还有,研究新中国法制史,要改变传统的研究方法,引进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对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史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目前,对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史的研究成果颇丰。文章对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史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其研究的成就与经验,分析研究的缺失,并试图前瞻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法学理论法哲学(三选二) 1.拉德布奋赫公式的内容,以之评论自然法学说与法律实证主义的法律概念。2.法的客观性与法律解释的客观性,以法律论证理论论述之。3.分别以语义学和语用学之观点论述事实与规范之关系。法杜会学(必答) 1.“活法”与“行动中的法”之含义与异同。2.论述中国社会的规则多元。法制史中国法制史1.试析中国的亲属相容隐制度。2.评析(大清律例》。3.论清末的司法改革。中国法律思想史1.明德懊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中的体现。3.论沈家本的立法思想。外国法制史1.罗马私法体系的内容。2.中…  相似文献   

9.
具有法学修养而缺少史学修养的学者, 讨论法制史问题时,难于作出具有史学深度的解释。具有史学修养而缺少学法修养的学者,讨论法制史问题时.又难于作出具有法学深度的解释。本书作者是一位既具有法学  相似文献   

10.
清朝法制史在中国法制史中占有十分重要而又独特的地位,它不仅是对中国古代法制史的继受和最后总结,而且开创了近代法制历史的先河。如果将着眼点伸展到清入关前的法制史,那么,有清一代几乎经历了从“部落到国家”,从原始民主制到成熟的封建专制进而到开启近代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制史研究对象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的文明史上,中国法制史是其中悠久而丰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了对法制及法制史的研究。中国法制史是高等法律院系为培养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制史是法学中难度比较大的一个学科。它不仅涉及到各个部门法的史的部分,而且还要求对历史学、汉语有一定的基础。为了帮助学员们学好中国法制史,提出以下意见供参考。一、充分认识中国法制史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和理论的、实践的意义。中国法制史是社会主义法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法院系法学教育必修的基础理论课。通过学习中国法制史,可以从中国悠久的法律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总结法制与经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法律史学者胼手胝足、殚精竭虑,在近乎废墟的基地上,建起了中国法制史的庞然大厦:撰写了以多卷本<中国法制通史>与<中国法律思想通史>为代表的著作300多部,论文2000多篇.正是在这一大厦里,法制史工作得以遮风避雨、休养生息,得以创建发明、开拓进取、逐渐形成了一支300多人的老中青结合的朝气蓬勃的研究队伍.值此新世纪初倡言重写中国法制史之际,我们对这20年中大师级的领军人物表示由衷的敬意!  相似文献   

14.
<正> 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会长、安徽大学教授陈盛清最近给研究生开设了比较法制史课程。据悉,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陈教授计划讲授一年,分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在总论部分,主要讲授比较法制史的意  相似文献   

15.
说到新中国的中国法制史研究,就必然会提到张晋藩先生,张先生的名字,与中国法制史是连在一起的。第一,张先生创造了许多引领中国法制史领域研究、中国法制史学科发展之第一的重大事情。如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那时先生才20多岁,就在国家级重要刊物和报纸上发表法制史专业的学术论文;在上世纪60年代学术环境最为艰苦的时候,先生就着手带领团队编写了3卷本的《中国国家与法权通史》的教材;在1979年,先生除了参与筹办中国法律史学会的成立之外,第一个提议编写中国法制史多卷本的设想,并在大会上提交了《中国法制通史》的编写设想和大纲;在1979年底1980年初,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着手编写一套4卷本的《中国法制史》教材,这在当时中国是第一个的。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概况 (一)学术会议与学术交流 由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主办,华东政法学院、西宁市政府承办的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第18届年会于2005年8月21-22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出版机构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是"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与会者围绕年会主题提交论文59篇,并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分四个专题即"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发展的特点与趋势"、"英美刑事法律制度"、"欧陆刑事法律制度"、"其他法系或国家的法律制度"作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本次年会是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成立以来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讨论氛围浓厚、热烈,展示了我国外国法制史研究领域的繁盛景象,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的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薪火相传     
《中国法律》2009,(6):I0002-I0002,61
本期推出特别专题,我们刊出了由何勤华教授领衔的撰写小组撰写的新中国法律人群英谱,列举六十年以来的六十位法律人。  相似文献   

18.
正日本当下的中国法制史研究,隶属于东洋法制史〔1〕这一科目之下,而更上一级的学科则是法制史。这种类似于科层制的学科门类体系,自然是日本近代化的产物,一如中国自"四部之学"转向"七科之学"。〔2〕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一九九八年一年里我国法学界在法制史研究方面的情况,重点介绍了该年度出版的几种法制史著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的法律和各类法律制度,涉及法律思想和法学的各个领域,同时又与史学相贯通。要科学地认识和阐述中国法制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实事求是是治学的基本原则,也是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基本方法。把实事求是原则运用于法制史研究,就是要以历史事实为根据,客观地再现中国法制史的本来面目,探讨它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苛求古人,忽视古代法制在推进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作用,认为中国传统法制漆黑一团,都是落后的、反科学和反民主的东西,不值得研究。另一种是抬高古人,无视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