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简易程序的法理基础探析 简易程序是一种简化了的略式程序,是法院专门用来处理那些争议标的数额不大或事实清楚、争点明确的案件的程序。简易程序在上世纪的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会得到重视和加强,是由于简易程序有着独特的品性和魅力,有着深厚的法学理念基础,是民事诉讼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程序。简易程序的法理基础至少包含了以下几个原理。  相似文献   

2.
林淳 《法制与经济》2008,(22):101-103,106
简易程序理应是一个低成本、高收益,效率与公正并存,并充分考虑当事人意愿的程序。本文力图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民事简易程序现状及立法欠缺,探索其法理基础,改进其操作机制和运行体制,从明确适用范围、弱化审前准备、简化诉讼过程、强化庭前调解这几方面提出完善方案,发挥它定纷止争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小额诉讼程序作为简易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了规定.小额诉讼程序的独立性具有现实基础、法理依据和程序功能,各国对小额诉讼程序进行了区别于简易程序的立法规范.我国《民事诉讼法》应采用在“第二编审判程序”中专章规定的立法模式建构小额诉讼程序规则,以实现案件真正的繁简分漉,实现小额诉讼的低成本和高效率,进而满足民事司法大众化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4.
英美法系简易判决程序之分析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前的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简易程序的运用日益受到诉讼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这一状况首先反映出司法实践的现实需要。但是不仅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简易程序,①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而且我国民事诉讼法尚未形成完备的简易程序体系,简易程序的这种发展状况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诉讼程序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除了完善传统意义上的简易程序之外,还应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新的简易程序形式。基于  相似文献   

5.
简易程序理应是一个低成本、高收益,效率与公正并存,并充分考虑当事人意愿的程序。本文力图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民事简易程序现状及立法欠缺,探索其法理基础,改进其操作机制和运行体制,从明确适用范围、弱化审前准备、简化诉讼过程、强化庭前调解这几方面提出完善方案,发挥它定纷止争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我国民事简易程序改革中存在的对简易程序的范围理解过于狭窄,对正规审判程序的推崇和对简易程序改革的轻视,在简易程序改革上过于关注效率而忽视程序保障等错误观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指出我们应当从更广泛的范围理解简易程序,而不应当将简易程序的改革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且将提高效率作为主要目标。我国民事诉讼法对简易程序修改所追求的目标是建构以满足当事人程序保障和程序利益为立足点的多元化的简易程序体系。  相似文献   

7.
内容本文首先对小额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介绍,从小额诉讼程序与程序效益、小额诉讼程序与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对其法理基础进行了考察。同时检讨了我国目前简易程序的缺陷,分析了在我国设立小额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具体的法律文化、诉讼制度和司法环境,就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略论刑事简易审判程序中的若干问题卞建林李菁菁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在第一审程序中增设了“简易程序”。由于设置简易程序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尚属首次,在理解和适用上均存在一些问题,立法本身也存在有待完善之处。本文拟对我国刑事简易审判程序中的若干问题作些初步的...  相似文献   

9.
张芳芳 《政法学刊》2011,28(5):49-54
小额速裁程序制度已经突破传统诉讼程序设置的基本原理与框架,在法律定位上,该程序应当是与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独立并存的审判程序。诉讼程序与非诉程序法理交错适用、诉讼成本与诉讼收益相适应、效率与公正价值的衡平、诉讼合意与能动司法的协调是该程序的理论基础。我国小额速裁程序制度的完善应当在依据其基本法理、反思各地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从体例结构到内容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司法改革的需要,充分发挥简易程序的作用,简易程序的改革和完善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对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改革与完善的若干设想,包括简易程序的系统化、简易程序的进一步简化、简易案件的标准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设置、简易程序的转换、小额诉讼制度的建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莫志宏 《现代法学》2003,25(4):24-32
人权重要还是财产权重要,如何认识民事权利体系的变迁,概念法学是否能够容纳开放性的民事权利体系等都是民法理论中的热点问题。本文运用经济学的知识结合经济基础的变迁给出了对民事权利的全新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回答了上述问题。最后,论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回答了概念法学应当如何被超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contends that the absence of an opt-out class action remains a yawning gap within English civil procedure. Various recent reform proposals have favoured opt-in procedural vehicles as the way forward. However, key features of these proposals – an opt-in approach and the use of a representative claimant – are subject to considerable reservations in jurisprudence from both England and elsewhere. Following a critique of these features, the article proposes that an 'opt-out regime with brakes' should be introduced, 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the requirement for proportionality under the Civil Procedure Rules, and the invaluable lessons provided by the established Commonwealth statutory class actions regimes.  相似文献   

13.
比较法学是能为立法和法学理研究提供良好借鉴的方法和学科。《比较民事诉讼法》集十几年来民诉法学比较研究的成果,以中国民诉法理论框架为纲,创建了比较民事诉法新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新《民事诉讼法》进一步修改完善了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增加了检察机关对民事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监督保障机制,使检察机关的审查决定具有终止当事人诉权的法律效力。准确理解立法规定,包括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程序与效力等,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该制度实施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是各级检察机关贯彻实施新《民事诉讼法》的应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经济分析法学的基本思想是将资源效率最大化作为法的宗旨。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经济分析法学主张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于法学研究,系法学研究方法的重大变革。经济分析对于民法方法革新的特殊意义,缘于民法和经济学的一致性,包括对人的共同假定、对交易的共同关注以及对效率的共同追求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简单清理中国民法法典化的现实表现后,列举和分析了我国制定民法典背后的原因,并在探讨我国当前的现实社会法律背景基础上,对我国民法法典化的有关问题进行反思,认为目前尚需要进一步奠定民法法典化的厚重可靠的社会、学术和政治条件根基;在此结论下,提出法律界人士当前的历史任务,是摒弃民法典的神化功能,舍弃在制定民法典过程中可能会获取的一时荣耀,真正面对当今中国亟需解决的法学理论问题和司法实践问题,促进我国民法以及整个法律体制在实践中的有效和协调。  相似文献   

17.
张卫平 《北方法学》2016,(6):118-125
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任务和重心会因为社会时期或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我国当下社会转型时期,法治初创阶段,民事诉讼法治也处于大规模的建构和实践之中。因此,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任务就应当集中于对民事诉讼制度原理的研究,以适应民事诉讼法治的大量建构和实践的需要。民事诉讼法学的大量研究资源也应当集中投入其中。过去由于受错误司法政策的引导和影响,将有限的学术研究资源投向了与民事诉讼原理研究关系不大的一些领域,从而导致了民事诉讼法学研究重心的偏移,也导致了民事诉讼理论研究本身的贫困化。应当将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和重心回归于民事诉讼法制度原理的探究,真正推动我国民事诉讼法治的发展,提升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欧超荣 《政法学刊》2004,21(3):37-39
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处分原则,但对当事人处分权进行种种限制,甚至作出了违背处分原则的法律规定,致使处分原则一直未能体现其作为基本原则的地位和作用,立法缺陷明显。为真正确立处分原则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应当作出相应修改和完善,明确规定法院审理和判决范围受当事人处分权约束,并确立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同时规定法官释明权制度,保障当事人充分正当行使处分权。  相似文献   

19.
行政法学研究中的十个热点问题是:平衡论、行政法基本原则、公法问题、软法问题、行政程序法的制定、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公众参与机制、行政性ADR、行政执法研究和案例行政法的发展。总结分析这十个问题,希望对行政法学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论环境民事诉讼的地域管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翔 《河北法学》2008,26(2):127-131
环境民事诉讼涉及公共利益,其审理结果不能仅满足当事人的公正性要求,还应当满足社会的公正性要求,这要求环境民事诉讼实行专属管辖。虽然按照现行《民事诉讼法》,环境民事诉讼并不属于专属管辖的案件,但实质上已在实行专属管辖。在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应当对环境民事诉讼的地域管辖作出合理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