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犯罪形势的变化,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破案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为公安机关和司法部门所重视,这是由足迹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的。新时期,只有大力提高足迹检验技术水平,才能发挥其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朱平 《刑事技术》2005,(5):52-52
我国的足迹检验技术在80年代和90年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足迹检验技术从步法检验、形象检验,发展到鞋底磨损检验、足迹动力形态检验、足迹定量化检验等。特别是近几年,足迹检验中各学派、各门类的各种检验技术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正在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足迹学体系,在侦查破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足迹鉴定包括:1赤足足迹的鉴定主要以足迹的大小、形象、轮廓、重压部位的密度、乳突花纹、残缺部位、是否变形等特征为赤足足迹进行同一认定,赤足足迹的鉴定又分为平面赤足足迹的鉴定和立体赤足足迹的鉴定。2鞋印足迹的形象鉴定主要…  相似文献   

3.
足迹是犯罪现场上遗留率最高的一类痕迹,是侦查破案和刑事诉讼中最为常见的重要物证之一。足迹检验技术是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现场足迹的分析,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本文总结了男女性别各自的足迹一般反映特征,分析了各年龄阶段所反映出来的步幅特征、步法特征和各种体态的人足迹特征的反映,并介绍了几种根据足迹推算年龄、身高的方法。以期能为足迹检验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更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2例足迹检验出现差错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足迹检验鉴定理论的发展已经突破了根据鞋印形象特征检验的范畴,发展到根据鞋(或鞋印)上所反映的磨损特征、动力形态特征、结合步法检验技术对同一人穿用不同鞋进行人身同一认定,这是足迹检验鉴定理论一个质的飞跃。这一理论在实际办案中对于串并案件、揭露证实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在实际案例操作时,足迹检验中根据同一人穿用不同鞋对穿鞋人进行同一认定有时会出现差错。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曾经遇到两例,报道如下:1案例简介案例12002年某日,在一起盗窃案件的外围现场,提取到一枚平面灰尘加层足迹,该足迹边缘完整…  相似文献   

5.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秦代,足迹就已作为官吏办案的重要证据,到目前为止,足迹学已发展成一门系统的独立的应用科学,特别是吴旭芒老师的《足迹学》更是给足迹学这门学科积累了宝贵的理论资料,为足迹的分析、检验、鉴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使足迹学在侦查、审判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广大公安侦技人员认真研究足迹学,不断将前人所总结的经验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许多骄人的业绩.但足迹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所涉及的学科很多,包括生理解剖学、人体运动学、力学、磨擦工艺学、橡胶工艺学、人文科学、土壤学、公路设计学、建筑学、制作鞋袜工艺学等等,因此足迹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泛,非常深澳的学科,若没有广博的基础理论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运用足迹学为实际办案过程中会经常走入误区,出现的偏差将严重影响案件的侦破.  相似文献   

6.
足迹检验技术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鞋子(足迹)进行检验鉴定是近2 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技术手段,先后涌现了步法追踪检验、鞋底磨损特征检验、足迹动力形态检验、单个足迹检验、足迹定量化检验等技术,已达到通过足迹检验直接认定人身的应用阶段。最近几年还将系统分析、计算机自动化检验等加以应用,为足迹检验这门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高科技平台。其中,因磨损特征检验技术简便易学,可操作性较强,在案件侦破中容易发挥作用,就我市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该项技术在本地区办案部门中普及和认同程度相对较高,基本上是以鞋底磨损特征检验技术应用为主,其他检验…  相似文献   

7.
只要有蛛丝马迹,就叫你难逃法网。利用计算机检验犯罪分子在现场留下的足迹,从而达到破案的目的,这在今天已经从梦想变成现实。我国从50年代起利用步法追踪和足迹检验认定人身,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利用足迹进行人身认定方面,形成了诸多各有所长的“足迹动力形态检验”、“足迹定量检验”、“鞋底磨损特征检验”、“单个足迹检验”等理论和方法,这使  相似文献   

8.
如何传承足迹检验技术优势与进一步提高该项技术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一直是刑事技术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足迹检验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关注人才梯队建设及管理激励机制,指出其专业理论在指导实践方面的滞后性,提出深化足迹基础理论体系研究,加强足迹的发现提取和特征识别技术以及深度挖掘特征信息,促进足迹检验技术与信息化等现代刑侦技术的相互融合,提高足迹检验技术的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足迹个体识别技术自动化——足迹计算机自动鉴定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场遗留的足迹,是直接认定罪犯的法庭物证,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罪犯作案手段狡诈,换穿鞋作案或作案后把鞋仍、毁掉,致使现场足迹失去了检验特征及认定鞋子的条件.1975~1986年笔者成功研究出足迹鉴定进行个体识别的科学理论——“足迹动力学”和足迹动力形态检验新技术.1991年利用该技术开始研制“足迹计算机自动鉴定系统”,用于检验、鉴定一个人换穿鞋足迹的同一认定,及不同人穿相同鞋足迹的个体识别,实现了反映人体运动规律、个体特点的足迹动力形态特征数据的输入——检验、比对、鉴定——自动生成成果——输出打印鉴定报告、图形自动化.  相似文献   

10.
引用黄金分割律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讨论其在足迹检验、特别是残缺足迹检验方面应用的可行性及现实性,具体介绍了足迹各部位特征点与黄金分割律的相关关系,从而达到根据残缺足迹分析完整足迹特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足迹检验图像处理系统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功能:1.足迹图像处理;2.足迹图像检验鉴定;3.鞋样鞋底图文库管理。笔者在文中介绍本系统的分析年龄子系统,本文将介绍根据足迹图像分析身高、体态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12.
在现场勘查中,足迹是案件现场出现率最高的物证,但其运用被不断弱化,原因主要在于现场足迹提取合格率不高、样本足迹制作不规范、鉴定方法未被广大技术员所掌握、足迹档案管理方式老化等方面,很多技术人员往往忽视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凶杀案的侦破中,对现场条件差、排查难度大的灰尘足迹更是不愿保护、显现和提取。而这种灰尘足迹很可能成为锁定犯罪嫌疑人,成功破案的关键所在。足迹检验鉴定如果能与压力分布系统、运动捕捉系统等科技有效结合,将使鉴定范围更宽广,结论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立体足迹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迹是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遗留在承受客体上并能反映赤足或穿鞋袜的结构形态和人体行走动力的痕迹。在我国利用步法追踪和足迹检验认定人身起步于50年代,当时还是处于少数人掌握的经验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马玉林先生的步法追踪的基础上,科技工作者沿着形象特征和步法特征两条线索,使足迹检验的科学理论有了较大发展。在足迹认定人身方面,形成了诸多各有所长的检验方法。为了实现足迹检验现代化,笔者和有关部门共同研制了“立体足迹计算机自动检验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介绍如下。1“系统”性能与功能1.1原理人体站立或行走条件下,脚掌…  相似文献   

14.
利用足迹特征分析身高时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足迹进行遗留足迹人的身高分析是一项经常使用的足迹检验技术,本文针对不同的身高分析方法,探讨在这些方法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期提高利用足迹进行身高分析的准确率,充分发挥这一检验技术在侦查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足迹分析检验在刑事侦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划定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现行的足迹比较方法主观性高、误差较大,利用照相技术对图片处理又略为繁琐,将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融入足迹比较检验是大势所趋。本文以Photoshop CS 6为制作程序,分别从足迹比较检验的现状、存在问题和需求、足迹图像预处理、利用快速蒙版制作比对框、实际应用等方面对计算机足迹套模比较检验新方法进行阐述,并在Photoshop中设计了具体流程。此方法精确可靠、方便快捷,对于实际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 研究的目的 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经常发现犯罪分子遗留的足迹,科学地检验分析现场足迹,是目前痕检技术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现行的足迹检验和步法分析方法,无论是测量足迹的长、宽,还是分析判断遗留足迹人的身高、年龄及其它特征,均以“足迹中心线”为基础并辅以掌宽、跟宽来实现,而现行的“足迹中心线、掌宽、跟宽”  相似文献   

17.
足迹是案件现场出现率最高的痕迹物证,是现场勘查中发现其他物证的关键“导航仪”,在案件侦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足迹检验技术专业受限于人才培养不足、体系建设粗疏、理论研究滞后等问题,未能紧跟时代步伐,对侦查、诉讼的支撑明显弱化。2018年,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与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决定共建“现代足迹检验技术实验室”,希望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实现足迹检验技术的继承创新、跨越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实验室的规划、组织架构、战法流程和运行机制,并对利用新兴技术推动足迹检验技术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高毅 《中国司法鉴定》2010,(4):23-25,28
目的研究不同鞋种的鞋印长度与赤足平面足迹长度的差值数据,为利用现场各类不同穿鞋足迹分析身高等人身特点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足迹定量化分析与检验奠定基础。方法针对犯罪现场中常见鞋种,选取不同的鞋号,采集对不同足长、身高的实验者正常行走所捺印的穿鞋样本与赤足样本,对穿鞋足迹鞋印长度与赤足足迹长度进行统计与计算。结果得出不同鞋种鞋印长度与赤足平面足迹长度的差值数据。结论应用现场穿鞋足迹分析身高等人身特点时,应针对不同的鞋种,减去相关系数,结合原有身高分析公式,综合分析身高。  相似文献   

19.
刑事案件中对足迹的发现、提取、利用是很寻常的事,人们已习惯了运用各种检验技术对鞋外底遗留足迹特征检验、运用。而本文则是作者在总结实际办案的经验和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以鞋内底足迹为切入口,重点谈谈鞋内底足迹的概念、形成机理、特征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 本文首先建立了立体足迹特征检验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检验方法,这些方法也适用于残缺足迹。在上述检验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应用模糊数学原理提供了隶属度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