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高校"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阵地,实现"两课"教学目的,关键在于"两课"教师教育教学作用的正常发挥.然而,在"两课"教师中却弥漫着职业倦怠的气息.对教师自身、"两课"教学效果以及整个社会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本文即以"两课"教师为主体,分析其职业倦怠的表现、危害、成因,探讨预防及缓解的对策,以期引起社会各方对"两课"教师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2.
章剑鸣 《前沿》2006,(11):124-126
高校"两课"教学改革中,对改革"两课"教学内容的提法、课堂讲授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效果与课堂效果的区别以及考试改革的方向等方面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我们要建立科学的"两课"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正确理解改革教学内容与贯彻"两课"教学基本要求的关系,重视课堂讲授与其他教学形式相结合,注意"两课"考试要与教学目的相一致,从而使"两课"教学改革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3.
杨震  程婧 《前沿》2003,(8):68-70
本文论述了社会转型时期高校"两课"教育所发生的新变化,教育者要从准确把握"两课"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并提出了"两课"学习的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4.
试论高校"两课"教师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如何提高"两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少专家和同仁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而笔者将从教师的人格魅力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提高"两课"的实效性有密切的联系,它能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独特而神奇的作用."两课"教师应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如亲和力和榜样力.  相似文献   

5.
浅谈"两课"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确保"两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就"两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含义、"两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条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反思出发,从建构主义学习观来透视教学改革的方向,探究独立学院"两课"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两课"教学意境是"两课"教学的一种艺术性追求,是在情景交融、情理相通、形神兼备、意在虚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审美体验."两课"教学意境是充满审美情趣的至高境界,它能激起"两课"教育工作者对"两课"教学艺术完美性的不懈追求,但这种不懈追求是需要不断的辛勤探索才能达到的,特别是要科学把握"两课"教学意境形成的条件和特点,遵循"两课"教学意境的发生规律,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把"两课"教学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三自"实训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因而能达到较好的实训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三自"实训法的理论基础。在犯罪现场勘查课程教学中,"三自"实训法主要体现为五个"结合",即:长期规划与集中实施相结合、教师工作的宏观性与学生学习的具体性相结合、自我训练与交叉训练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学生自主性与教师激励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高校"两课"教学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及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的新态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两课"教学应适应形势的变化,主动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0.
龙鸣 《青年论坛》2005,(4):94-95
对"两课"教学的价值性的认识要从大学生本身以及通过他们对社会产生的价值影响两个方面来认识.  相似文献   

11.
"以评促学"是职业教育学习评价重要的制度逻辑,但是,评价促进学习的作用机理和效用表征却始终争论不断。20世纪,职业教育学习评价先后经历了"目标模式""改进模式"和"目标游离模式"的争论。进入学本评估时代,关于学习的评价(AOL)、促进学习的评价(AFL)和作为学习的评价(AAL)将"以评价促进学习"理解为过程的"黑箱",探明了职业教育学习评价"评价实施—结果反馈—教学改进+学习改进—效用生成"的过程性机理。在效用表征上,通过职业教育学习评价的制度运行生成评价结果,基于结果反馈促进教师教学改进和学生学习改进,进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能力(KSA)的发展,实现"以评促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 ,高校“两课”教学的主流是好的 ,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教学普遍缺乏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两课”教学其内在的生机和活力不能够较好地呈现出来 ,“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作用也就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本文着重从思想认识与教学投入两个方面和高校领导、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与解决的对策 ,这对于推动“两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两课"是我国高校的主要课、核心课和灵魂课.它具有实践性、历史性、社会性、开放性和实效性.它是传播党的指导思想和民族精神支柱的手段,是讲政治的保证,是增强综合国力的源泉,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先导,是党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加强"两课"建设和教学,必须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试方法的改革,必须加强"两课"教师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提高高职院校“两课”教师素质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两课"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力量,从政治、业务、创新、人格等多方面提高"两课"教师素质,推进高职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三进"的根本目的是"进头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过程中,进教材、进课堂是载体、是中介、是手段;进入学生头脑才是根本目的.笔者在教学中从"听"、"说"、"看"三方面对几种教学与成绩评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实践,较好地达到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头脑"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三段式项目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任务为导向,项目为栽体,能力为本;而学生、任务、项目、能力是四位一体,相互联接的统一体.高职思政课运用"三段式项目教学"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延伸本专业的学习,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徐林娇  ;金小军 《传承》2010,(27):62-63
"两课"教学是高职学院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三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是"两课"教学却陷入了种种困境:教与学的分离,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素养较低,"两课"教学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处于边缘化状态。"两课"教学走出困境的出路有把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地统一起来,加强学生的哲学社会科学学习,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素养,强化高职学院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云"作为媒介,是信息的载体,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云"与经济相结合,可以为经济发展输送强大动能;"云"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可以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云"与文化相结合,可以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创新性发展;建立"云"上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民生、促进消费,释放更多新动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80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变化的历史条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80年.没有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是一篇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依赖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吃透理论",二是"搞清实际".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既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内在要求,又深深扎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客观需要之中.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正是存在于这种结合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