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邻政策”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三邻政策”的提出与实施2 0 0 3年10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印尼巴厘岛出席首次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时,发表了题为《中国的发展和亚洲的振兴》的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睦邻、安邻和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其中,“睦邻”即继承和发挥中华民族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在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的原则下,共筑本地区稳定、和谐的国家关系结构;“安邻”即积极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合作增进互信,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为亚洲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地区环境;“富邻”即加强与邻国的互利合作,深化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俄、日苏关系是影响东亚地区国际关系格局的重要双边关系。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前日俄关系具有西方殖民列强与亚洲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之间关系的特点,总体态势是“俄攻日守”。明治维新到十月革命前的日俄关系具有老牌的殖民主义列强与新兴殖民主义列强之间关系的特点,日俄在东亚既有争夺,又有合作,日本逐渐占了上风。十月革命后日苏关系既有社会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邻国关系的特点,又有较为浓厚的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之间关系的特点。这时期,两国之间始终未能建立真正的信赖关系,经历了“日攻苏守”到“苏攻日守”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崛起和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导致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中国与部分邻国围绕领土和海洋权益的纠纷增多;美国与大多数中国邻国的关系则相对提升。未来5—10年,中美邻互动可能带来摩擦甚至冲突、恶性竞争、良性互动等不同图景,而这将造成不同的地缘政治后果。为避免“多输”、实现“共赢”,中邻宜淡化纷争,中美应以战略克制和战略协调促成战略稳定,中美邻则需聚焦经济发展,通过“以经促政”、“以经维安”延续东亚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4.
周素勤 《东南亚》2003,(4):17-20
2003年10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印尼巴厘岛出席首次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时,发表了题为《中国的发展和亚洲的振兴》的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睦邻、安邻和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其中,“睦邻”即继承和发挥中华民族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在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的原则下,共筑本地区稳定、和谐的国家关系结构;“安邻’’即积极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合作增进互信,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为亚洲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地区环境;“富邻”即加强与邻国的互利合作,深化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亚洲各国共同实现繁荣讲步。  相似文献   

5.
●4月4日 ,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应约会见了东盟10国驻华大使。李肇星积极评价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他说 ,中国与东盟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发展经济是我们的共同任务 ,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地区和国际环境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中国新一届政府将继续本着“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的方针 ,继续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友好互利合作。●4月7~11日 ,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农德孟应邀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7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8日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和中共中央政治…  相似文献   

6.
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联合组建统一经济空间。在独联体国家中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一直十分微妙,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的发展前途。本文探讨了白、哈、俄、乌建立统一经济空间的基本原则和经济前提;分析了各方的共识与主要分歧;论述了乌克兰“橙色革命”、俄乌“天然气之争”对建立统一经济空间的影响,并对统一经济空间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本文认为,虽然,目前各方对统一经济空间的最终发展方向分歧较大,但是,统一经济空间不会悄然解体,而是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建立统一经济空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将分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7.
尹允镇  李文娇 《东北亚论坛》2020,(3):90-101,128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文交流是发展国家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人文交流经历了初期开创、全面发展、深化认知三个历史变迁阶段,2019年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的构建,带领双边关系步入新时期。中日关系与人文交流恰如一枚硬币两个方面,国家间的矛盾将会引起人文交流起伏波动。反之,持续的人文交流对于国家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同样具有累积调控效应。各个领域的人文交流“量”的积累最终会带动国家关系“质”的飞跃。因此,要重构中日关系,除了“要超越现代化”的矛盾,还要寻求中日之间长期人文交流的“共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国际战略环境中,东盟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与东盟关系正面临着美国"重返东南亚"和南海部分岛屿主权争端矛盾上升的两大考验。我国应高度重视对东盟关系的发展,继续坚持"与邻为伴、以邻为善"的周边外交方针,大力促进双方的全面合作、创新合作、务实合作、互利合作,不断深化双方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9.
国家间道义是国际交往中大多数国家所认同的以平等、正义、和平、民主为价值追求, 对国家行为有一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依据道义规范国际行为的国家,则会占据道义制高点,增强 国家软实力,赢得其他国家的尊重和支持。在战乱频繁的中国春秋末期,先贤孔子提出了“礼”、“和 而不同”、“义以为上”、“德不孤,必有邻”等一系列调节人与人、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关系的国家间 道义思想。深入挖掘并梳理孔子博大精深的国家间道义思想,不仅对国际关系理论中国范式的建构 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当前中国的和平崛起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即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 的国际秩序,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与机制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国家间交往的公信力等。当然,孔子的 国家间道义思想有一定的理想主义成分,对调节当前国际社会的纷争未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应, 然而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思想和文化总是以其无与伦比的厚重底蕴与前瞻性走在了前面。故此, 人类社会一步步地走向文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欧盟内部力量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德国“再次崛起”,成为欧盟内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国家;与此同时,欧盟力量重心加快向北方国家倾斜,南方国家地位和影响力大幅下降;欧元区相对于非欧元区国家的地位和影响力也趋于上升。欧盟力量格局的变化和调整实际上是成员国之间关系以及欧盟超国家机构与成员国之间关系的重塑,将不可避免地给欧洲一体化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试论发展中巴关系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宝明 《南亚研究季刊》2005,(1):109-112,120
巴基斯坦是我们的重要邻国,在穆斯林世界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而且巴基斯坦地理位置极具战略价值;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巴关系既是中国稳定周边地区、为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塑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需要,也是中国致力于推进世界多极化,实现和平崛起的需要;中巴关系仍然是中国对南亚政策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周边国家地域广阔 ,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这种情况决定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的特殊性。我国同周边国家合作的总体目标模式应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应根据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建立不同规模、内容、形式和范围的合作关系 ,并尽可能发挥小规模区域合作网络。第二层次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进一步协调各国间关系 ,逐渐扩大双方合作领域 ,使我国与周边各国的关系扩大到我国同周边各国区域组织间的关系 ,从而将我国同周边国家合作的档次更提高一步。  相似文献   

13.
马加力 《和平与发展》2010,(4):6-11,77-80
60年来,中印两国关系走过了一个不平坦的过程,大体上经历了"蜜月"期、冲突期、冷战期、解冻期、回暖期和加热期这样6个阶段。历史的经验教训说明,中印两国合则互利,斗则两伤,这已成为中印双方的共识。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双方政治互信、经贸互惠、文化互通的日益加强,中印两国能够创造出共同繁荣的景象,能够为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日本经济怎样掉进了美国设计的陷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 2 0世纪末期 ,过去一帆风顺的日本经济突然停滞 ,明明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却只能目瞪口呆地看着世界最大的债务国美国把自己的财富掳走。日本的经济一筹莫展 ,而美国的经济却一步一层楼。美国人通过玩弄汇率就轻而易举地减少了自己的债务负担 ,同时还扼杀了日本的国力。日本人过去几十年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几乎是不折不扣地采用美国的规则 ,却遭到如此的惨败 ,令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为此 ,我们应该深入地研究 ,及早地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恩怨过后正常化——中越关系6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是中越建交60周年,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两国人民曾并肩战斗、相互支援,结下了深厚的传统友谊。尽管中越间也曾有过风风雨雨,但那只是短暂的一段经历。自1991年11月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不断发展,相互信赖逐步增进,友好关系日益巩固和加强。本文主要阐述中越关系的背景、回顾6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两国关系的经验教训,分析影响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的中印关系经历了恢复发展、遭受挫折和进入全面发展三个阶段。中印两国作为邻国、大国、发展中国家和多边外交舞台上的重要成员,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发展两国长期睦邻友好关系意义格外重大。展望中印关系的发展前景,最终解决边界问题和大力推进经贸关系,将是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7.
美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美国弱俄、抑俄政策是冷战时期对苏“遏制”战略的继续,意识形态的对抗贯穿美苏和美俄关系的发展过程。近些年来,美俄不断形成相互挑战之势,今年俄格军事冲突又导致美俄对抗势头加剧。但两国不会回到冷战时代,非敌非友的两国关系将会长期保持。  相似文献   

18.
10+3框架的产生,使东北亚次区域合作有了制度上的保障,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合作成了东亚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日、韩合作的最大障碍是中日之间缺乏互信,双方应当“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推动东北亚合作。东北亚合作应当坚持开放性,以 10+3为主,多渠道并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国家安全问题,并把它放在国家治理中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中国也不例外。然而,不少人对国家安全的理解还存在较大偏差,主要表现在要么笼统抽象地谈论国家安全,要么只是关注国家安全的某一个方面,对国家安全涉及问题的系统性讨论不多,即使那些为数不多的讨论也不够全面和深入。有效进行国家安全治理,需要全面、系统和深入地厘清“国家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国家安全与其他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国家安全治理的原则和路径。国家安全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具有多面性、关联性、变动性、相对性、非唯一性、主观性和社会性等特征,深入研究和把握国家安全要有总体安全思维,从总体安全的角度全面审视我们面临的挑战,借鉴中外历史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认真应对。因此,国家安全治理的路径选择至少应遵循总体、全面、兼顾、适度、平衡、顺势与合作等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中美两国在朝鲜问题上,既有着无核化与防扩散、维护地区稳定等方面的共同利益,也在朝鲜意识形态、无核化的方式等问题上存在着冲突性利益。利用SWOT模型比较中美两国的对朝政策,可以明晰两国的内部优、劣势和外部机遇与挑战。如果中美两国只注重自身优势与机遇,即中国强调和平稳定的重要性,美国强调无核化的迫切性,将增大两国政策的竞争性,不利于合作的展开。中美两国对朝政策竞争的根源在于崛起国与霸权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中国意图维持地缘安全的缓冲区与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美国则希望以此牵制新兴大国。美国遏制地区大国的企图和对朝鲜安全关切的忽视是中美合作难以取得进展的主要原因。如果中美两国能够正视两国间的冲突性利益,降低获得对方支持的心理预期,将会有效防止地区局势和双边关系的波动。针对不稳定的朝鲜半岛局势,中美之间应加强安全对话,构建地区危机管理机制,避免因朝鲜半岛问题发生恶性竞争和诱发正面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