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武凤平  刘建玲 《前沿》2006,(4):94-95
随着入世后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金融机构面临的国际竞争更为激烈,要提高我国金融业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紧跟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步伐,进行制度创新,将混业经营作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方向.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和创造混业经营所需要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大力推进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2.
王芳  罗学东 《理论月刊》2001,(12):79-80
本文分析了国际金融业经营趋势转变的原因以及主要发达国家混业经营的模式,论述了我国金融业实施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我国实施混业经营的最佳模式一金融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3.
彭爽  曲晓华 《前沿》2003,(5):38-39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资本流动国际化、金融全球化的新局面 ,金融混业经营模式替代分业经营模式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本文通过对国际金融业混业 -分业 -混业经营发展过程的分析 ,以及对我国现行金融模式面临挑战的剖析 ,揭示了我国金融业进行混业经营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正>全能银行,即不受金融业务分工的限制,全面经营实业投资、商业信贷、投资银行、保险等各种金融业务,为企业提供长期贷款、有价证券的发行交易、资产管理、财产保险等全面的金融服务。全能银行的发展是金融界混业经营的结果。2016年两会上就已有代表明确提出将现在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会"合并,从金融监管的角度阐述和表明了今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将必然从目前的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总之,混业经营已经是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我国应立足于经济发展的现实,有条件地促  相似文献   

5.
刘丽娜 《前沿》2006,(7):48-50
“入世”以后,我国金融业面临巨大冲击。而混业经营方式具有分业经营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克服障碍,稳步推进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介了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相关法律规定及现实情况,认为我国分业经营的法律制度存在不完全性,而且现今混业经营已渐露端倪,并呈必然发展的趋势。由此,从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出发寻求混业经营的合理性,并结合国际金融混业经营情况,探索中国应该借鉴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以及经济法的应然状态。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有利于我国金融业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经营,有利于我国金融业向国际标准接轨。为此,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要以加入WTO为契机,深化金融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金融业混业经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8.
李棽 《人大建设》2005,(10):34-35
目前,我国的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金融业与国际惯例接轨是大势所趋:大量的外资金融机构必将进入中国的金融市场,而这些金融机构大多是全能型的.它们必将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多样化的服务形成竞争优势.这就要求我国的金融业必须走混业经营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整体趋势的分析,从合到分,由分到合的过程体现了金融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职能的转变.结合指出国外的实践和经验,分析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阐述了我国金融经营体制转变的必然性,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勤 《理论月刊》2001,(11):90-92
入世后,我国金融业将面临着拥有混业经营优势的外资金融机构的冲击。我国银行业应适时做出抉择,顺应国际金融发展的新潮流,转变经营管理模式,迎接“入世”挑战。现实作法就是尽快解决我国金融领域中长期遗留的问题,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监控机制,全面提高金融监管的整体素质,在理顺金融分业体制、培育金融市场主体的同时,促进金融业务的交叉发展,渐进推行混业经营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