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移民史的研究在台湾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以往台湾移民史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错误的说法,例如,清政府禁止大陆沿海人民“偷渡”台湾、禁止赴台者携眷的政策的实行始于康熙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乾隆二十九年清政府取消了不许赴台者携眷的禁令等,本文通过史料的比对,一一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2.
台湾曾经是一个移民社会,但在以往台湾移民史的研究中,有关女性移民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本文从清代实行禁止赴台者携眷政策的概况、官方查获"偷渡"案中的女性移民、族谱资料中的女性移民、女性移民与清代台湾人口性比例的分析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清代大陆向台湾移民中的女性移民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国际黑社会组织对中国偷渡活动的渗透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偷渡 ,即非法移民 ,又称非法出入境 ,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是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跨国有组织犯罪。偷渡在我国呈现出内外勾结集团化 ,偷渡方式多样化 ,偷渡活动地域化 ,偷渡人员逐年增长等特点。我国政府一向反对非法移民 ,严厉打击偷渡活动是我国的一贯政策。打击偷渡犯罪必须严厉惩罚“蛇头” ;惩治偷渡犯罪 ,必须加强对跨国犯罪组织的打击 ;遏制偷渡犯罪 ,必须加强各国警察机关的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4.
风难挡:冒险偷渡也要走!福建沿海各地区,与台湾、日本、美国等隔海相望,同时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综合试验区之一和著名的侨乡,在这里人们与国外数千万侨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当偷渡黑潮涌来之际,福建自然首当其冲,成为偷私渡活动的多发区。在这里人们对偷渡似乎开始麻木了,明知此路多艰险,仍认为不失为一条致富的捷径。按他们的话说:许多如今财大气粗的华侨当年不也是这么远渡重洋、浪迹天涯的吗?  相似文献   

5.
偷渡是一种涉及全球的非法移民现象,其严重地扰乱了正常的国际交往规则和移民秩序,损害了国家主权、社会稳定和法制尊严,往往也会危及个人生命财产。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公民偷越国(边)境犯罪的现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及惩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人蛇”偷渡活动,是台湾黑社会组织的一项重要财路,比贩卖毒品、走私枪支更有赚头,因此在台湾黑社会中很受青睐.经过短短几年的经营,台湾的“人蛇” 集团已拓展了相当规模的跨国“人蛇偷渡链”.他们不仅经营台湾海峡的“人蛇” 偷渡,也经营港澳、泰国及东南亚,甚至欧美国家的这种生意,已达到“组织地下化、公司集团化、经营跨国化” 的程度.台湾海峡“人蛇” 集团偷渡活动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尽管起步比香港、澳门、泰国等晚得多,却发展迅猛,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据台湾有关媒介报道,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警方截获大陆偷渡去台人员已达数万人之多.如果再算上从东南亚国家,以及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偷渡和非法入境人员,其数字是非常惊人的.  相似文献   

7.
文美 《公安研究》2002,(9):88-91
美国是非法移民偷渡活动的主要目标国之一,同时西欧、日本、澳大利亚以及其它国家也正在经历无身份移民涌入的浪潮。有组织的非法移民偷渡活动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是对国际社会及各有关国家和地区正常秩序的严重威胁。世界各国应联合起来共同遏制这种跨国、跨地区的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8.
从近年来发生的迂回偷渡案例出发,总结我国内地居民境外迂回偷渡的特点,包括迂回偷渡的手段、迂回偷渡的路线、迂回偷渡的高发地区及高发人群,探讨有效打击境外迂回偷渡的警务协作机制,包括国内各部门、各警种之间的协作,与重点航线国家移民机关的国际警务协作等,对维护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保护我国公民的正常出入境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平埔族,是对居住于平地的台湾先住民的通称,在清代主要分布于台湾西部及北部的沿海半原、丘陵地带。他们是汉族移民到台湾后最先与之接触的民族,早在荷兰入据台湾之前,两族人民就已开始了密切的接触和往来。嗣后的荷据时代和郑氏时代,汉族移民迅速增加,很快超过了平埔族,对平埔族影响大大加强。不过,平埔族大规模地接受汉文化乃至为汉民族同化,则是在清代。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闽粤沿海成千上万的人民突破清朝禁令,渡海来台,开荒垦殖。在短短的两个世纪中,平埔族很快融入汉族移民的滚滚浪潮中。到19世纪末,汉化过程基本完成。虽然平埔族各个分支被同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偷渡青少年的心理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偷渡青少年的心理动因周玉琛自80年代后期至今,福建省福州地区的一部分沿海乡镇,逐渐出现了偷渡往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新问题。偷渡活动不仅给社会经济和社会治安造成危害,尤其使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剖析偷渡行为产生的原因,固然有其...  相似文献   

11.
清代前期福建有许多平民偷渡台湾,本文主要根据档案史料,比较具体地描述当年的偷渡情况、运载船只、上船与下船的地点、偷渡的组织、船资以及偷渡客的命运,试图"还原"当时的历史场境.  相似文献   

12.
台湾原住民是17世纪汉族移民大规模赴台湾垦殖前居住在台湾的居民,共分成十族。目前,原住民大体可分为平埔族和高山族。平埔族又分为蛤仔难、凯达格兰、道卡斯、拍则海、巴拔埔拉、巴布萨、洪雅、西拉雅等8族。主要分布于台湾北部和西部平原及沿海。平埔族现已  相似文献   

13.
福建:偷渡与反偷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偷渡 ,泛指非法移民潜越国境的犯罪行为。自今年“5·19”英国多佛尔偷渡惨案发生后 ,偷渡这一国际性问题再一次引起关注。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借此将矛头指向中国 ,用不切实际的报道毫无根据地指责中国。事实胜于雄辩 ,在我国反偷私渡重点地区 ,福建福州边防部门用大量事实和数据 ,无可辩驳地说明了中国政府和警方在打击偷渡非法活动方面所作的积极努力和巨大贡献。波谲云诡偷渡犯罪是一个日益突出的国际问题。联合国有关官员称 ,人口走私是全球有组织犯罪活动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行当 ,蛇头们已经与各地黑社会势力联手 ,形成极其庞大的…  相似文献   

14.
李颖 《青年探索》2003,(5):18-21
本文通过福建沿海偷渡频发地区四所中学221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对"偷渡盛行"这一特殊社区背景下的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做了探索性的描述和分析.藉此引起当地社会对青少年问题的关注,也为当地教育工作提供真实的素材.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广东曾一度出现了全省范围的偷渡香港风潮。在1978、1979年 ,偷渡外逃达到了高潮 ,情况十分严重。偷渡牵涉面广 ,人数众多 ,持续时间长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群众性偷渡的局面。这种情况 ,严重影响了全省的工农业生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危害了边防沿海地区的社会治安 ,损害了国家的声誉 ,在港澳地区和国际上造成了极不良的影响。为了制止日益严重的偷渡潮 ,1979年 ,广东全省在省委的统一部署下 ,开展了一场反偷渡专项斗争 ,有效地遏制了偷渡现象。一“逃港”历来是广东的一…  相似文献   

16.
娄杰 《两岸关系》2005,(8):12-14
随着祖国大陆沿海移民大规模迁台,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无畏品质、恋土归根意识被带到台湾,经过一代代繁衍而植根于台湾人民心中,成为其心理和性格的内在特质。台湾人民不仅在开发台湾中表现出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勤劳勇敢和共恤患难的精神风貌,而且面对近代以来外国列强侵略和清政府腐败无能,强烈反对丧权辱国,英勇抗击外国列强对台侵略活动,表现出坚贞不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旅游偷渡犯罪作为偷渡犯罪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具有流动性、季节性、隐蔽性等特点。影响旅游偷渡犯罪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和劳动力因素、地理位置及民族因素、安全考虑和成本因素、法律、法规处罚力度。当前对旅游偷渡犯罪的控制机制只能是以事前预防为主,预防主体有旅行社、领事馆和公安边防检查部门。要彻底消除此类犯罪现象,应当:完善和加强立法;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打击旅游偷渡行为;建立游客信用体系,优化安检力量配置;行业治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5,(22)
<正>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汉文化进入台湾有两个途径,一是官方所为,以维持统治秩序,宣扬儒学等统治伦理,主办官学和科举考试为主;二是闽粤移民带来的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民间技艺等。因为来台湾开发的大多是男性移民,移民女性奇缺,所以逐渐冲开官方禁婚限制与台湾少数民族女性通婚,台湾少数民族也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移民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19.
近日,法国通过了新移民法,以期打击日益猖獗的非法偷渡及移民活动。 新移民法要点如下: 申请签证者须留下指纹记录。 临时留置延长:对非法入境的外国侨民的  相似文献   

20.
新移民已成为台湾的第五大族群,台湾为解决新移民及其子女的社会适应问题,对新移民以社会教育为主,对其子女以学校辅导为主,两种方式各有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将台湾实行的针对新移民及其子女的教育政策更为深层的背景呈现出来,以加深我们对台湾社会的了解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