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体现了生态哲学、科技哲学以及经济哲学的意蕴,体现了人本学和价值哲学意蕴,在发展的价值导向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导向,并在理论上重新缝合了一度被割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体向度"和"主体向度".在对科学发展观进行理论诠释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即科学发展观与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区别、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民本"意识的本质区别问题.科学发展现是马克思主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精神的绝好体现.  相似文献   

2.
在发展方向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向,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的思想.在发展目的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历史主体选择力与客观规律制约力相互作用的思想.在发展内容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经济力与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的辩证运动的思想.在发展机制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历史动力系统各环节、各要素相对平衡运动的思想.在发展方式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自然力与社会力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的思想.在发展方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中的历史合力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3.
唐城 《党史文苑》2012,(6):13-14,25
50年代初,毛泽东的哲学论著——《实践论》《矛盾论》在《人民日报》上的公开发表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然而,如何让"两论"思想深入人心?如何让百姓顺利地接受和读懂"两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成为了当时学术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试析对当时思想界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前辈——李达、艾思奇对"两论"原著的通俗阐释,为读者真正意义上地了解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4.
李刚 《党史文苑》2007,(12):47-50,71
要完成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的转变,就必须从人类中心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完成从"人类中心论"到"系统和谐论"的观念变革."系统和谐论"应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之一,而科学发展观应该成为"系统和谐论"的实践空间.只要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和谐论"有机整合,就会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不同文明之间这五重关系走向和谐发展之路,这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这二重奏是完全契合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之科学性——一种哲学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掀起了发展理论的新革命,最根本在于它是科学的发展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探析,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不是知性科学意义上的科学,而是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相统一的历史科学。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是具有历史意蕴的真实的科学性,其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体现了这一科学性。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的澄清有助于我们领会其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从而更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这一发展理论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来若干重大理论命题提出的线索与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三步走"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命题提出的线索和过程分别进行概略回顾.  相似文献   

7.
回顾·反思·前瞻——五年来科学发展观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正式提出五年多来,学术界掀起了研究热潮.研究的主要问题有:现实依据、哲学基础、思想资源、基本内涵、理论核心、理论贡献、理论体系、理论定位、实践运用等.但研究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前瞻未来,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世界意义及其限度;关于破解阻滞科学发展的各种社会矛盾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民主政治实现科学发展的理论与对策;关于科学发展观与国外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关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证研究等若干方面,将有可能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科学发展观研究的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和深化.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主体论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石;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理论是全面协调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前提;唯物史观的人与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现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束锦 《唯实》2007,1(8):52-55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现阶段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江苏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新江苏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努力把江苏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实现"两个率先"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是从哲学开始的,哲学的立场成为他1845年前研究问题的最基本立场。所谓"哲学的立场",是指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对"哲学"持肯定态度,把"哲学"理解为提供解释世界的总原则、总公式,从原则出发去解释世界被看作是哲学的任务。马克思在哲学时期分别从理想主义哲学立场、理念论哲学立场和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1.
儒家是一种仁爱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道家是一种超人类中心主义的无为主义生态伦理观,佛家是一种破妄型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这三种生态伦理观对全面深刻地认识当代持三种不同立场的生态伦理学说,即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反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超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生态伦理学说,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供借鉴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2.
官箴概念的产生时代即非西周,也非唐代,而应是东汉。对官箴概念的内涵,应着重从规诫对象和内容、功能等方面的结合上加以把握,不可偏废。要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客观审视和对待官箴文体的发展和流变,充分尊重不同文体各自的特点和边界,力避实用主义地把其它文体的文献阑入其中。至于目标文献是与非是的鉴别,必须在严格把握对象上的明确的指向性和内容上的明确的规诫性的前提下,本着因时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作出具体的判定。  相似文献   

13.
从 20世纪 30年代开始,海德格尔在其一系列论著中对现代技术的根源、本质以及现代技术的克服等问题进行了本体论的论述。海德格尔这位存在哲学的大师在危机到来之前预见到了技术的无限制发展所潜藏着的危险,并设想出了克服现代技术的方法。在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被技术的异化所困扰,发现海德格尔的技术观并研究它,成为技术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必然受到全球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全球化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也加大了改革开放的难度和风险。全球化使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彰显,也给两制关系的处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全球化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渐成国际社会的一股潮流,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但发达国家转嫁危机的做法及“明的冲突”、“中国威胁论”等思潮的出现,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也构成了严重的阻碍。面对全球化的影响,我们必须树立经济、政治、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新观念,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政治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5.
城乡不平等是指我国农民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在社会、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不对等的待遇和权益。这种城乡不平等的现状具体表现为: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剥夺了农民迁徙和居庄的自由;农民承受着不该由他们承担的重负;长期存在的“剪刀差”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社会保障制度只面向城市居民,而农民则被长期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在城市建设用地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城市剥夺农村的现象。这种城乡不平等的成因主要有社会历史根源、经济根源和具体制度的根源等。为此,要消除城乡的不平等就必须树立城乡平等理念,并对重城轻乡的政策走向予以调整;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迁徙流动和选择住所的权利;要从体制上解决农民负担沉重的问题;把农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构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6.
生态生产力理论是生态危机催生下的生产力研究中新的理论课题。生态生产力概念提出以来,以这一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学者们对生态生产力的本质内涵、基本特点、结构与功能、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践途径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其研究逐渐深入化、系统化。然而对于一个新的理论领域,其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生态生产力概念界定不统一,生态生产力的理论定位不清等,弄清这些问题是生态生产力理论科学、健康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从启蒙思想家的理智性宗教到黑格尔的理性宗教再到马克思对宗教的解构,宗教批判图式经历了从知性、理性再到实践的深度延展。启蒙思想家和黑格尔对宗教之批判仍停驻于观念的王国中,费尔巴哈使批判从天国下降到尘世,实现了神学世俗化之还原,马克思以生产实践为解读依据,通过对宗教奥秘的经济学解码,敞开了被宗教遮蔽的历史内容,完成了宗教批判的实践转向。启蒙对宗教采取知性形而上学之批判方法,规避了宗教中飘忽不定的非理性要素,避居于理智之无可辩驳、永恒的自然法则中,建立了理智性宗教。黑格尔站在理性辩证批判之立场上,从宗教中汲取了人性最深刻的灵感和富源,克服了理智性宗教的道德缺位,把全部理智力量和道德力量扩展到上帝的概念中,使神学置于绝对理性辩证演化之下,建立了真正的理性宗教。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廓清了宗教史上对宗教本质的迷雾般幻象,以经济科学为依据,深度解读了经济异化与宗教异化之间的隐秘链接,显示了历史决定论的方法论力量。  相似文献   

18.
AIM:To profile protein expression in mucosal biopsies from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fractory pouchitis following antibiotic or probiotic treatment,using a comparative proteomic approach. METHODS: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hanges related to antibiotic therapy in the protein expression profiles of biopsy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fractory pouchitis.The same proteom...  相似文献   

19.
关柏春 《理论学刊》2007,1(10):56-61
十九世纪中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如火如荼,马克思说明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利润是剩余价值,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为唤起劳动人民进行剥夺剥夺者的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但是,今日社会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大家都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如果这时候经济学家们照搬马克思的工资、利润和利息范畴怎么可能客观反映今日社会的现实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创新。我们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对工资、利润和利息范畴做出全新的理论概括,这样才能客观反映今日社会的现实。我们的基本结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利润是经营收入,利息收入具有劳动收入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以来的事实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谐社会的建立则离不开每个域在法律分清权界基础上的自觉建构和相互合作,这种相互赋权和合作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必将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发展模式注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