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洲脱贫战略的演进 --减贫战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除贫困是当今非洲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也是国际社会发展援助的核心。减贫战略报告的产生 ,表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非洲国家的合作载体已由原来的“结构调整计划”过渡到“减贫战略报告” ,大多数非洲国家以此作为近几年的国家减贫计划和行动纲领。从减贫战略报告提出的历史背景、制订过程以及主要内容来看 ,它为非洲国家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国际合作平台。良好的治理结构、稳健的宏观政策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是该战略取得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国三代领导人与中非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与包括非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独立自主外交路线的基本立足点和重要依托。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是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群体。50多年来,中国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从新中国建立至1979年的30年里,为中非关系的发展确定了基本原则,并与非洲国家老一代领导人共同努力,建立了中非国家与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相似文献   

3.
西方减贫战略对非洲国家的政治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重债穷国”计划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一个减债计划 ,涉及众多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非洲国家 ,其实施效果备受关注。《减贫战略文件》是组织实施“重债穷国”计划对相关国家进行援助和减免债务的基础。一方面 ,《减贫战略文件》是对受援国进行援助与减债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指标 ,对实施“重债穷国”计划起着重要作用 ,成为受援国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进行谈判的核心政策文件 ;另一方面 ,作为一种连接南北关系的新纽带 ,减贫战略既带有传统南北关系的深深烙印 ,又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南北关系的新动向 ,特别是在减贫与援助问题上 ,发达国家调整对非洲政策 ,减贫战略在非洲的实施正以一种新的方式侵蚀着非洲国家的传统主权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非人力资源合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与国际合作,显得尤为迫切。中国与非洲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合作有其自身特点,加强在该领域的合作既是双方的一项战略选择,也是双方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落到实处的关键,同时对于巩固和促进中非友谊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考察世界上贫困成因理论的发展轨迹,以及反贫困战略模式与实践的研判,可以看出大多数非洲国家在诊断贫困、选择减贫模式,及制定和实施减贫战略方面,深受各个历史时期主流贫困理论思想的影响.从结构调整方案到由国际组织主导、或由非洲国家完全自主制定的国家减贫战略,体现了非洲国家对贫困的认知与理解不断深入,综合反贫困战略,由此成为大多数非洲国家当前减轻贫困的战略选择.对于非洲国家的反贫困实践而言,结合本国实际,研究总结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加速经济发展和反贫困理论、对策,是非洲国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30 余年里,中国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基本稳定,显著增加了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支持和参与。中国的渐进改革、减贫经验和民族关系模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 或转型国家提供了新的政策启示,中国不断增强的世界贡献及其推动的南南合作,也正在悄然改 变国际体系的演变进程。作为对当前日益紧迫的世界发展与国际治理问题的回应,中国模式显示 了其巨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及对外辐射力,为中国赢得了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张永蓬 《亚非纵横》2014,(6):103-113
中非关系的发展在政治、经济上提升了非洲的能力和地位,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和意义上刺激和带动了西方国家和其他地区国家重视和发展对非关系。从基本层面看,中非关系对非洲国际地位的提升有三个直接原因:一是作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对非洲国家诉求和利益的一贯重视及双方间的互动;二是中国因素刺激大国在非洲竞争,在客观上提升了非洲地位;三是西方对中非关系的无端苛责客观上形成某种“炒作效应”,反而提升了中国与非洲的国际影响力。中非互为推动,从而实现了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8.
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建立以来,双方在投资、贸易、基础设施、农业和减贫等领域的合作已取得显著成就。中非合作已经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为发展有效性提供了新框架和新方法。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发展援助,是一种过程驱动型发展合作方式,更加注重受援国的良治、问责、透明、参与等西方式民主政治过程,相对忽视了受援国本身的发展。这种发展援助未能使非洲国家成功实现减贫,其有效性倍受质疑。中非合作注重"双赢",主要靠投资和贸易这两种市场导向的方式与援助相结合,带动非洲本土经济增长,因而是一种增长驱动型发展合作方式,也是提高发展有效性的新方式。未来的国际发展合作应该更加多元和包容,因而不能将中非合作纳入OECD发展合作框架。  相似文献   

9.
当代亚非复兴进程,其实质是近代以来亚非地区各民族追求独立与复兴进程的历史延续,是亚非发展中国家希望实现国际体系更为平等、公正发展,实现西方国家与其他国家平等交往的当代发展.中国和非洲同时开启复兴进程,并在这一进程中加强团结与合作,成为新世纪国际政治领域的重大事件,由此导致世界地缘政治出现结构性变化的新趋向,其历史意义与影响已开始逐步显现.中国、非洲和西方国家应以全新的思维、政策和方式寻求跨区域的多边合作,以共同推动非洲的和平与发展乃至更具广泛意义的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国际关系研究也应从观念、理论和政策等多个层面来积极回应当前世界地缘结构的变迁趋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非洲国家加快了一体化进程,及时把目光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并与中国进一步加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这些措施产生了下列影响:首先,非洲国家的一体化不仅使非洲在国际社会的整体地位得以提升,而且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带来不可避免的冲击。其次,非洲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密切联系大大丰富了南南合作的内容,提高了南南合作的地位。最后,中非战略伙伴关系在经受金融危机的考验,显示出勃勃生机,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非洲发展带来一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冲击和挑战,国小力弱的非洲国家多处境不利,步履艰难。近些年来,多数非洲国家先后从不同领域和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趋利避害,在改革和发展经济及地区联合方面的努力尤为突出,取得一定成效。但分散的努力尚未汇成集体的合力,应对的总体战略也有待形成和深化。一、全球化对非洲的影响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所有国家都不可避免地要卷入其中,但它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弊很不一样,对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差异很大,大…  相似文献   

12.
非洲国家贫困的普遍性、区域性、长期性特征,以及政府在掌控国家公共资源的支配特性,决定了政府在国家减贫中应发挥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通过行政手段和执政资源,将减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与执政党的施政纲领及执政目标之一,奠定国家减贫的制度基础;通过调整财政支出、信贷资金等经济手段,加大减贫的资金投入,构筑减贫的物质经济基础;通过土地改革、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手段,给穷人提供更多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增加穷人的收入;实施专项减贫计划,实行有针对性的减贫.而政府在减贫中也有诸多局限性.为保证非洲国家政府在减贫中取得实效,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私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以及穷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 0 3年的非洲 ,联合自强仍然是其发展的主旋律。经济持续中低速发展 ,政治联合稳步推进 ,打伊反恐使国际社会对非关注增多 ,非洲的国际战略地位有所提高。但政变、贫困化等问题积重难返 ,非洲复兴依然充满着艰辛和困难。一、经济继续保持中低速发展水平 ,在发达国家经济普遍不景气情况下表现出了一定的发展韧性。2 0 0 3年 ,随着发展意识的不断加强和改革的深入进行 ,非洲经济形势比冷战结束初期和“失去的 80年代”已大为改善 ,但与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所确定的减贫及其他目标尚有很大距离。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2 0 0 3年非洲的经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冷战的结束为界,对印度与中国在对非关系上的合作与分歧进行了论述。认为中印对非政策差异、中印边界分歧和国际格局三个因素,影响了中印两国在非洲问题上的合作。发展中大国印度与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非洲的合作,对于增强亚非团结与合作,推动南南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21世纪,印度与中国在对非关系上的一些分歧,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两国在非洲的合作和中非关系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作为力量对比最直接表现形式的国际战略环境呈现纵横交错、相互借重的特点;国际力量对比呈现4个等级层面,且具有特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基于全新的国际战略环境、中国所处的力量层面及其主要借重力量(发展中国家)性质的相对变化,中国有必要就现有的对非洲战略做出调整,制定新的对非洲战略,将非洲作为除大国和周边之外的又一"重点".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1月4日上午10时,举世关注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隆重开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举办的规模最大、与会外国领导人最多、具有广泛影响的一次国际会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48个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团团长欢聚北京人民大会堂,本着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宗旨,共商推动中非关系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计。  相似文献   

17.
由西方国家主导确立的传统的国际海洋法律秩序不能充分反映非洲等地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海洋权益。鉴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尤其是非洲国家获得政治独立以来,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法律秩序,开始全面参与构建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关系,具体表现在:努力推动新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确立;积极参与制定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履行新国际海洋法的各项义务。非洲国家为国际社会最终确立新的国际海洋法律秩序,以及为国际海洋法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发展日益深入,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多边外交作为一种新的外交观和新型合作机制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当今世界发生的一些变化,尤其是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也促使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和印度等国为协调在国际社会的立场,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提升新兴国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国际规则制定权,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加强了在国际多边机制下的合作。在国际多边机制下,中印两国的国际合作不断深化,领域也更加广阔。中印关系也从双边逐渐向多边扩展。  相似文献   

19.
2006年8月8日,国际移民组织高级官员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透露,非洲国家每年有2万多高素质人才流向欧美发达国家,“智囊外流”已成为制约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国际移民组织副总干事恩迪奥罗.恩迪亚耶在同日举行的“移民、发展和减贫”国际研讨会上指出,贫困与战乱、专业特长难以发挥、待遇偏低,以及科研条件欠佳等是造成非洲大量人才通过移民外流的主要原因。为此,恩迪亚耶呼吁非洲国家、移民途经国,以及移民目的地国协调移民政策,共同应对移民问题给非洲国家带来的挑战,逐步减少非洲人才外流。(资料来源:新华社达喀尔2006年8月…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人们正在热烈地讨论中国参与非洲发展的问题。在北京和其他地方,不同领域的专家都在分析、研究,并希望找到中国与非洲大陆建立新的经济联系的内在动机。站在一个非洲人的角度,我应该承认,是中国将非洲带到了西方大国的利益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