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俄国社会革命党是俄国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民粹派政党。它吸收传统民粹派和马克思主义、伯恩施坦学说,形成自己社会革命主义的建党理论。社会革命党观点矛盾、组织松散、策略幼稚,是俄国从传统到现代过渡时期社会的不成熟性在政党上的反映。虽如此,社会革命党仍不失为一个代表农民利益,兼顾部分工人和知识分子利益的革命政党。  相似文献   

2.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策略和路线方针的基本出发点。苏共在制定治国方略中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原理,这是苏共执政失败的最大教训之一;苏共“超资本主义”倾向的社会历史根源是民粹派及其所代表的民粹主义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和后工业社会来临之际,西欧经历着重大的社会变迁。 在这一背景中,移民 问题、抗议政治、社会衰退,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以及经济利益等都为极右翼政党的产生提供了契机; 与此同时,极右翼政党自身利用政治机会结构,从本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中寻求对自己的支持,适时 地抛出吸引选民的政治议题,使其政坛地位日益凸显。要解释极右翼政党的兴起,必须构建一个多 元、多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因为它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巴西左派政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 0 3年 1月 1日 ,卢拉总统领导的巴西劳工党政府开始执政 ,这在巴西左派政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巴西左派政党在 2 0多年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从一个“在野党”转变为“执政党”,掌握了国家政权 ,而且也反映了左派政党所倡导的改革和社会理念已成为巴西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潮 ,对未来巴西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评价巴西左派党的标准是什么 ?在回顾和评价拉美或巴西左派政党现状和发展趋势时 ,首先遇到的一个困难便是如何来确定哪些政党属于“左派党”。“左派”的概念和内涵是什么 ?评价“左派党”的标…  相似文献   

5.
现今从理论上思考和从实际上处理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时,始终有三大关系纠缠在一起:一是本族文化与异族文化的关系;二是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关系;三是集中反映了前两种关系的文化民族性与文化先进性的关系。与此相应,在处理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时也有三种不同思维方式,一是把"本族"与"异族"对立起来的思维方式,即"我-你"对立的思维方式;二是把"先进"与"落后"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即"好-坏"二元化的思维方式;三是"民族性"与"先进性"综合考虑的思维方式,即"我-好"综合的思维方式。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和追随文化的时代进步,始终是一种需要很好处理却又难以很好处理的重大关系。只有在把文化从整体上区分为"没有先进落后之别的文化"和"具有先进落后之别的文化"两大类的基础上,才能处理好文化安全中的民族性与先进性关系问题。对"没有先进落后之别的文化",大力保持特色文化或文化的民族性,是维护和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要求;对"具有先进落后之别的文化",大力追随先进文化或文化的先进性,是维护和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在文化安全实践中需要公民个体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安全意识,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须有科学、正确和恰当的文化安全政策和文化安全导向。  相似文献   

6.
杰弗逊镇是一个规训社会的缩影,权力关系渗透到政府、法律、宗教、家族等等社会 机体中,后者运用各自的话语对违背规范和越界的“他者”予以规训和惩罚。爱米丽所住的大宅也 是对她进行禁闭和驯化的规训力量,然而“规训社会”并非“驯服的社会”,反抗和权力是“共生的, 同时存在的”。爱米丽做出种种努力反抗来自外界的规训力量,但她已经内化了父权制社会的主流 思想,最终还是没有逃出自我监管的魔咒。不过,在发现无法逃脱人们对她“末代贵族代表”的定位 后,爱米丽也借助父辈的独白型权威话语消解了新时代的权力话语对她的规训,为自己谋得一个 小小的尽管是封闭的生存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女性生存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阻碍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最主要的和最根本的因素是非经济方面的因素。在影响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各种非经济因素中,文化心理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且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因素。东北亚各国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不可避免地出现矛盾。为促进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各国要“爱其所同,敬其所异”,求得文化价值观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苏共没有顺应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完成从一个革命政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没有及时还政于民,完成从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向引导人民自己管理国家的转变;搞思想专制,不容异见,使社会创新能力衰竭。这是苏共败亡的几个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河内———越南的首都 ,越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河内居民的社会生活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整个越南 ,或者至少代表着越南大中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从这个视角出发 ,对河内居民宗教信仰的调查对研究越南老百姓的宗教倾向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在引用和分析有关数据时 ,笔者还需要强调以下两点 :第一 ,近代以来的越南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 ,从整体来看宗教在整个国家的作用被政治所制约 ;第二 ,今天的越南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是一个比较“讲政治”的国家 ,共产党的政治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 ,因而决定了在社会生活中宗教不可能超…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是一个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苏共为什么从原先一个朝气蓬勃的战斗力很强的革命政党,在执政了70多年后就如此毫无抵抗地停止了活动,结束了自己的生涯?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认真总结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正是由于苏共长期不能做到“三个代表”,使党失去了先进性,失去了民心民意,也就失去了执政的合法性根据,才会最终出现亡党的悲剧性结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处于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度更新之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日益突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苏共亡党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苏共亡党教训可知,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12.
苏联的干部委任制始于列宁时期 ,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委任制作为俄国文化的积淀在苏联一定历史时期的存在 ,有其合理性。但是委任制毕竟要被现代社会所抛弃。斯大林非但未能及时进行改革 ,反使之登峰造极 ,最后给后代留下了遗患。  相似文献   

13.
1917年11月7日,斯莫尔尼宫沸腾的欢呼声向全世界宣布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1991年12月25日,镰刀锤头国旗的悄然降落宣告了社会主义苏联从地球上的消失.短短74年转瞬即逝,苏联于一夜之间突然崩塌,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和不解,同时也为中外学者研究这一20世纪的"历史之谜"留下了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巴列维国王的白色革命动摇了在伊朗乡村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生产关系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伊朗的发展。伊朗传统的社会结构也因白色革命的成功推进而发生了激烈变革。经济现代化的长足进步客观上要求政治领域进行相应变革。巴列维无视这些变化 ,继续强化君主专制 ,推行独裁统治 ,致使新兴的社会阶层无权分享政治权力 ,传统的社会力量被摧毁。巴列维国王的独裁统治引起伊朗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 ,推翻巴列维王朝成为伊朗社会各阶层共同的战斗目标。因此 ,白色革命后伊朗经济现代化进步趋向与政治领域滞后状态之间的矛盾构成巴列维王朝覆灭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论苏联失败的经济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崩溃无疑是一种社会性失败,社会性失败必须从经济基础找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实际是这一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反映,这一矛盾就是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纳入统一计划,是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存在前提.个人消费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个人消费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由此便形成了否定苏联计划经济存在前提的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在苏联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这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对社会再生产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使社会经济陷入危机循环,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最终导致经济基础乃至整个苏联社会的崩溃.压制个人消费是苏联计划经济赖以存在的内部条件,与外部世界的制度性隔绝是其存在的外部条件,从长期看这些条件都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初俄罗斯经济迅速反弹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以来 ,俄罗斯经济走势一改经济转轨以来连续下滑的颓势 ,出现触底反弹并持续增长的积极迹象 ,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增长主要的仍是经济严重危机后的恢复性增长 ,由于制约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因素的存在 ,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从俄罗斯转轨以来的经济走势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经济持续好转的原因及经济增长前景 ,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有一定启示的。  相似文献   

18.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19.
南海局势与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南海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菲律宾国会通过了"领海基线法案",把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登上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光星仔礁宣示主权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与海洋法的新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就成了捍卫领土主权、维护合法海洋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东北经济落后原因诸说评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振兴东北经济必须准确找出其落后的原因。现学术界提出的“结构说”、“体制说”、“国企比重过大说”、“项目怪圈说”及“东北人观念落后说” ,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又都不很全面、完整 ,尚有其他原因需加以分析说明。国家在改革、发展战略与政策抉择上“失算” ,使东北地区收入过低 ,人才大量流失 ;在东北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缺乏必要的资金补偿与支持 ,这都是造成东北经济落后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全面科学地找出东北经济落后的真正原因 ,才能保证应对方针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