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西方古代和近代哲学也涉及到非理性问题,但都只是作为其理性主义哲学的从属和辅助内容而在哲学中占有一席地位,它还没有形成一股比较全面和系统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现代西方不少哲学家一反西方理性主义传统,把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转向非理性问题,宣扬非理性主义、形成了较全面和系统的非理性主义思潮。这股思潮的主代表人物有唯意志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生命哲学家柏格森、精神分析哲学家弗洛伊德、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等。  相似文献   

2.
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是贯穿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史的一对矛盾,也是理解科学进步的基础。逻辑经验主义者和波普主要站在理性主义的角度讨论科学进步。理性主义受到了库恩等人的挑战,他们在科学进步问题上表现出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倾向。拉卡托斯、劳丹和科学实在论者力图克服非理性主义的思潮,他们的科学进步思想表现出重归理性主义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何植民  王珂 《前沿》2009,(12):20-25
非理性研究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国内学界对非理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理性的概念、非理性研究的意义、非理性的研究方法、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传统理性主义超越的评析、非理性的结构与特征、非理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对非理性因素的引导与培养等几个层面。理论界虽然取得了一些新的阶段性成果,但从总体上来看,对非理性的研究仍比较薄弱,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与当前中国处于大变革的时代要求不相符合。我们必须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推进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相结合、完善关于非理性问题的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研究的协作攻关力度、进一步拓展研究的国际视野等方面,继续深化对非理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 新时期文学在走过最初的复苏、振兴和繁荣以后,于八十年代中期,出现一种非理性主义倾向。部分作家疏离了我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热衷于描写本能、直觉、意志,极力张扬人类意识中的非理性成分。一时间,似乎唯有写“本我”,写“内宇宙”,写感官刺激的作品,才是文学的“正宗”;唯有标榜非理性的作家,才是真正有才华的作家,这股非理性主义的逆流由注重文学中的非理性成分,而逐渐发展到唯非理性是举;又由非理性一步一步地走向非传统、非道德、非社会的邪路,最终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坑。分析文学中非理性主义倾  相似文献   

5.
吕特 《湖湘论坛》2001,14(3):81-82
毫无疑问,湖湘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主要特征应该是理性主义。但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湖湘文化还有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它主要表现为一种浓郁的非理性色彩。如果把湖湘文化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或者说中原文化对比的话,那么这种非理性色彩就更加明显。本文试从文化渊源、历史传统以及现代意义等方面论述湖湘文化的这一特征。 一文化渊源 早就有人注意到地理位置对一个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意义。湖南这一特殊的地理条件对湖湘文化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湖南位于我国的南部,相对于中原地区土地肥沃、食物比较丰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角度,探讨了非理性主义产生、盛行的根源。旨在揭示非理性主义是对传统理性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否定,只有认识其偏颇和危害,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地理解主体的非理性。  相似文献   

7.
西方美学的美本质研究有其独特的哲学背景,具体而言,西方哲学史有一条“本体论──认识论──本体论”的脉络。以此为基础,西方美学对美本质的研究也就有着浓厚的理性主义认识论哲学的历史气氛和文化传统,当代西方美学的主观性、相对性和非理性倾向并未从根本上走出西方哲学的二元论传统。  相似文献   

8.
李建红 《传承》2011,(21):58-59
人本主义思想的形成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在人本哲学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人本主义的传统。现代西方人本主义通常指的是"主体哲学",既继承了以往人本主义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的思想,又抛弃了其理性主义传统,大力宣扬非理性主义。因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表现出与以往人本主义不同的特征,对社会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彭志敏 《传承》2007,(8):74-76
近代以来人们依据理性主义来推进社会生活理性化和制度化,但某些时候由于忽视了社会生活的非理性化和非正式制度化,新农村社会构建的理论和方案不能够真正解决社会矛盾冲突。我国目前农村社会理性化和非理性化、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并存,矛盾冲突的解决应注重非理性化、非制度化对理性化、制度化的限制,重构日常生活世界,以实现转型时期的新农村构建。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既是个体对国家、民族之爱和文化认同的情感表达,更是国家、民族的先进政治和优秀文化对个体内在情感、价值理性深层激发之后的自觉之爱。但是,有一种"爱国",它过于偏重情感而忽视理性约束和制约作用,属于直观的非理性民粹式爱国,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体的狭隘化、行为的极端化、情绪的媒体化。当代青年在表达爱国情感时,容易沦为非理性民粹式爱国的主体。新时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要解决好理性与感性的冲突与矛盾的问题,用理性主义对非理性民粹式爱国行为进行约束和提升,使之成为理性爱国,从而使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理性与灵性的融合: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建设方向李江帆有的学者认为,西方企业文化是理性主义的,中国传统企业文化是灵性主义的。所谓理性主义,就是尊重客观事实,遵循客观标准,推崇科学理性;所谓灵性主义,就是推崇信念和情感的力量,排斥理性逻辑。虽然把西方企业文...  相似文献   

12.
有关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国内学术界多归因为非理性行为。而西方学者探讨群体性突发事件时逐渐意识到理性与非理性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存在一个中间状态——有限理性,而且情感与理性也不是矛盾的,情感有时是理性的基础。在“瓮安事件”中,事件的参与者既有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成份,群体逐渐把群体性突发事件作为表达诉求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一种满足其要求的捷径,即集体性启发。  相似文献   

13.
福柯与西方传统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视角与研究历史的内容截然不同,他批判理性主义的历史观,揭露理性的话语霸权,力图使非理性在真实的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福柯运用谱系学方法对起源和历史的连续性进行批判,倡导非连续性与间断性。他还对总体化的历史观进行批判,以消解大写的历史,倡导小写的历史。消解历史主体,宣布"人之死亡"是福柯历史观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王铮  龙超 《思想战线》2001,27(4):22-25
霍布斯宣扬赤裸裸的利己主义,斯密则把个人的自利行为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但他对理性的理解掺杂着道德、历史和文化诸因素.新古典经济学把理性变成最大化价值的代名词,这对一贯强调历史对人类行为重要性的马歇尔是痛苦的.尽管对经济学理性主义的批判由来已久,但贝克尔、诺斯等人的努力开始了经济学理性主义的扩张."囚徒困境"是对理性主义的致命一击,如何化解这种冲突成为经济学发展的关键.对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回顾与反思表明,在坚持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必须重回古典,这是经济学演变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理解“以人为本”,不能将“以人为本”等同于个人本位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工具理性主义。“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当代开辟出来的崭新视阈,群众史观、实践观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现,是“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实现“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把生产力发展与人的能力发展统一起来.把制度建设与保障人权结合起来,并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理性主义和信仰主义杜镇远理性主义是科学的旗帜,信仰主义是有神论的特征。理性主义鼓励质疑和批判,为科学所必需;信仰主义提倡盲从和轻信,是迷信思想的温床。我们需要正确的信仰,但不能陷入信仰主义;我们只能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唯科学是尊。区分科学的理性主义和...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基层维稳运行机制的理性化建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稳问责机制的日益强化与公众利益诉求的日益凸显,导致基层维稳运行机制朝着非理性方向发展,正面临着运行成本非理性、运行行为非理性和运行目标非理性的困境。建构基层维稳运行机制的理性化,需要改变目前基层政府直管的维稳模式,实现基层维稳主体的多元化;改变维稳的压力型模式,形成激励型维稳运行机制;扩大公众利益诉求的表达空间,将基层维稳的目标从静态稳定转变为动态稳定。  相似文献   

18.
非理性原本是一个哲学概念,有理性也就有非理性。虽然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但非理性在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也多有关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问题,非理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非理性因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差异;二是非理性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青年大学生可因疾病、性格、刺激、逆反、定势等产生非理性因素类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成效有可能产生影响。我们的教育中,要有一个关注非理性的视角,并用这样的视角来考察分析大学生的一些现象,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伍志燕 《前沿》2012,(1):50-53
"合理性"的概念来源于"理性",但又高于"理性",它是一种合乎扬弃传统理性和非理性的理性。从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来看,先后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转向;"合理性"概念的历史演变也相应地经历了"原初理性""启蒙理性""近代理性""非理性主义"等几个发展阶段。从"理性"到"合理性"的转变表征了当代西方哲学主题的转换,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施特劳斯看来,现代西方虚无主义的出现与现代理性主义对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背离紧密相关。现代理性主义对古典政治哲学所主张的研究目的的弃置、现代理性主义对理性平等主义的过分强调及其所持的理性绝对主义倾向,都使现代西方虚无主义的生成成为可能。施特劳斯对现代理性主义的批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并来摆脱现代理性主义的主体性恩雏,也忽略了其所主张的精英主义路径可能存在的困境及偏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