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腐败的历史性、世界性和顽固性决定了腐败成为21世纪各国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经历了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和制度反腐的实践,良好的制度建设已成为我国治理腐败的关键。但多而快的制度建设不一定能减少腐败,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制度漏洞"和"制度软约束"反而可能导致制度性腐败。本文在提出制度性腐败概念的基础上,从制度设计、制度变迁和制度约束三个角度对制度性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就如何对制度性腐败进行破解提供了一定的解答。  相似文献   

2.
铁路系统反腐倡廉取得实效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保留传统特点的腐败并未绝迹,具有新特点的腐败现象已经产生。依靠制度建设根治腐败,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确立的一条反腐败斗争的思路,旨在对腐败进行事先预防或者事中控制。提高制度反腐科学化水平,注重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可执行性和合理性,不断推进反腐制度的创新,是在新的考验面前防治腐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腐败,人人深恶痛绝;然而、腐败又难于根本上铲除。如何使反腐有一个新的突破,《制度反腐:让官员"不想且不能"腐败》一文,从反腐战略"三不"境界:"不敢"、"不想"、"不能"方面对腐败预防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4.
<正>关于反腐败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杜绝腐败蔓延,需要形成依法反腐的制度性格局。从根本上解决反腐过程中的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三个根本性问题,做到依法反腐,才能长治久安。依法反腐要求有法可依,加强反腐败立法刻不容缓。依法反腐要求执法必严,提高反腐败法律的可操作性。依法反腐,还必须做到违法必究,对腐败行为"零容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南宁市运用“制度加科技”手段建设涵盖决策、执行、监督、评价“四位一体”的综合科技信息平台,把制度反腐和科技反腐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打造具有南宁特色的监督检查新方式、防治腐败新模式、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如何搞好反腐败工作。是摆在新的中央领导班子面前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政治规律性的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表明了我党反腐的决心,意义十分重大。同时。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防治腐败的制度机理。提出了反腐倡廉的现实路径。"反腐治本。重在制度"。  相似文献   

7.
网络政治参与对治理腐败的意义及其影响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政治参与不仅开创了舆论监督的新形式,同时也成为治理腐败的有效路径,推动着中国反腐工作的转型与发展。而网络公共舆论的生成是整个治理腐败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它的强度决定治理腐败的效果。而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新的手段,逐渐暴露出非理性、无序性、非制度性等弊端,制约其长远的发展。因此,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相应对策对其予以规范,使得网络政治参与在治理腐败中更加制度化、理性化。  相似文献   

8.
周四清 《前沿》2013,(2):38-39
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根本特质.以人为本决定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是自觉反腐,而不是被动反腐;要坚持走法治反腐轨道,而不是选择性反腐;对腐败现象和腐败行为应“零容忍”,而不是容许适度腐败;要借助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不是仅仅依靠机构反腐;要构建防治腐败的立体防线,而不是一味强调惩戒或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种反腐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了局限性,尤其是制度反腐,不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腐败。腐败现象的深层次根源是在思想、体制、机制、制度上,这些都是廉政文化建设层面的问题,遏制腐败需要进行廉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严重的腐败问题是困扰印度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严重影响了印度的国际形象,对于国际投资者的信心也产生了很大打击。莫迪政府执政以来,致力于在制度上铲除腐败;从主要政治领导人入手进行反腐;强调改革放权和发展经济,通过放权来促进反腐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1.
胡春贞 《前沿》2008,(4):121-123
腐败现象日益成为阻碍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顽疾。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从政府“经济人”的角度来分析腐败产生的成因,具有创新意义。对腐败的治理要以转型期我国国情为基础,强化制度的监督与约束、引导国际力量的介入、借鉴西方反腐先进经验,积极为我国的反腐败工作寻找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制度自觉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提出"两个责任"的前提和基础,"两个责任"则是中国共产党之制度自觉品格的典型确证和逻辑必然。"两个责任"的存在价值和依据不仅在于制度反腐,而且在于制度防腐,制度反腐主要是从事后消极应对意义上说的,而制度防腐则是从事前积极预防角度讲的。"两个责任"的提出和确立一方面从消极意义上为"已然"之权力腐败的应对和治理提供了清晰的责任追查路径,另一方面则从积极意义上为"未然"之权力腐败的监督与防控提供了明确的责任担当主体。不管是清晰的责任追查路径还是明确的责任承担主体,终究都是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以制度化、常态化方式预防和治理腐败,从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两个责任"的提出是党基于制度自觉对国家和人民所作出的制度性承诺,能否承兑,直接关乎党的制度信用,党对制度信用的高扬与持守在此意义上成为了"两个责任"落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制度自觉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提出"两个责任"的前提和基础,"两个责任"则是中国共产党之制度自觉品格的典型确证和逻辑必然。"两个责任"的存在价值和依据不仅在于制度反腐,而且在于制度防腐,制度反腐主要是从事后消极应对意义上说的,而制度防腐则是从事前积极预防角度讲的。"两个责任"的提出和确立一方面从消极意义上为"已然"之权力腐败的应对和治理提供了清晰的责任追查路径,另一方面则从积极意义上为"未然"之权力腐败的监督与防控提供了明确的责任担当主体。不管是清晰的责任追查路径还是明确的责任承担主体,终究都是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以制度化、常态化方式预防和治理腐败,从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两个责任"的提出是党基于制度自觉对国家和人民所作出的制度性承诺,能否承兑,直接关乎党的制度信用,党对制度信用的高扬与持守在此意义上成为了"两个责任"落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把反腐建设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任务,要扎实推进反腐建设,达到改善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遏制腐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首先必须确立反腐建设的基本理念。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根据中国目前的反腐实际情况,在反腐建设中应树立制度创新、全过程监督、依法反腐、成本控制、公众参与的理念,这是反腐建设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 在目前暴露出来的各种腐败案件中,以贪污、受贿为主要特征的经济腐败最为突出。公正地讲,我们党并非不重视反腐败斗争,为此建立的制度很多,法规很严,打击也狠。但为什么经济腐败依然呈增长蔓延之势呢 ?我认为,除开经济腐败是一个与公共权力相联系的世界性、历史性的“顽疾”,现行的反腐制度、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等多方面的原因外,我们忽视利用经济手段遏制经济腐败,即忽视了利益在反对经济腐败中的巨大作用,恐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是举贪反腐基本上无利可图。其结果往往是,有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证,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制度性腐败的主要形式有各类公务人员职务消费过度、公职世袭及垄断国企高管工薪失控等。制度性腐败的主要成因是部分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高管的思想道德滑坡和缺乏制度约束。为有效遏制制度性腐败,必须创新党内监督体制,推进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健全法律规章,建立以网络监督为基础的全民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两会”,与往年的“两会”有一个显著共同点,那就是反腐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今年是换届,代表、委员们对治理和预防腐败寄与了更殷切的期望。他们在提案、议案、建议意见中明确地写道,“反腐,不要扬汤止沸,要釜底抽薪”,“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才是上策”、“反腐,最关键的是要靠制度”、“不解决司法腐败,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就形同虚设”等等。他们这些呼声的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就是新一届政府还将闯反腐败的地雷阵。  相似文献   

18.
反腐也要去“泡沫”雷羽某地在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廉政建设的过程中,开了不少会,搞了不少宣传,也制订了多项制度,声势很大。但是,很长一段时期内,几乎未查出什么腐败案件,一些群众反映很强烈的人和事,也根本无人过问。上级机关向该地领导了解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情...  相似文献   

19.
腐败问题已成为当前人们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尽管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但党员领导干部中的腐败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这说明在我国现行的体制(制度)中还存在着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反腐败如果仅仅着眼于案件的查处和单纯强调思想教育以及自律显然是不够的,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改革过程中通过持续的制度创新与制度建设来改变人们行为的激励机制,并强化对权力行使的约束机制,即变“权力反腐”为“制度反腐”,才能有效地遏制和防治腐败。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5,(9)
<正>当前反腐斗争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必须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建立严密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在全党范围内形成根治腐败的关键在于推进制度建设的共识,展开新一轮的制度反腐实践。制度反腐的关键是"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制度反腐,就是通过制度设计约束权力,扼杀权钱交易的可能性,是预防和抑制腐败的根本抉择,其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权力的约束问题,即如何创新党和国家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