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树立保障人权的执法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执法理念是执法者在执法活动中所持有的一种理性的思想观念。它来源于现行法律制度和执法者的法律意识,是执法者对现行法律制度的深刻认识。正确的执法理念对于执法活动尤为重要:它能够客观地评价法律制度,准确地反映法律的价值,能动地作用于执法活动,从而体现立法者的意志,维护社会公正,实现法律的功能和价值。保障人权,是现代法律思想法律文化、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反映了现代法律思想的精神实质。体现在执法活动中就要求执法者必须具有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意识,在执法活动中树立保障人权的执法理念,采取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司法腐败,加强对司法腐败成因的研究已势在必行。道德治理司法腐败,需要制度建设保驾护航。司法腐败道德治理模式:制度设计;司法伦理规范建设;司法人员德性养成。  相似文献   

3.
文明执法理念是司法公正的根本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法理念对于通过法律活动实现国家意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执法理念在执法工作中是带有根本性、综合性、深远性的重要问题,执法理念是正确执法的路径和航标。文明的执法理念是司法公正的根本保障。执法理念是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思维模式,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必须解析五大法律元素:法律事件、年代背景、案件特质、用法逻辑、法律本意。简单的思维形式难以达到复杂的辨析要求,需要形成主观的科学思维模式来应对,这个科学思维模式中包含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敏锐的逻辑思辨技巧,深遂的理性统括方式和观念整合能力,最终形成执法理念…  相似文献   

4.
监狱执法公正是监狱执法者在执法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严格依据法律公道正直、合乎情理、不偏不倚的态度和行为。然而,理论上,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仅限于合乎法律规则的范畴;实践中,即使做到了实体与程序并重,也可能产生实质不公正的后果。因此,本文从这个困惑出发,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和监狱基层执法实践,遵循社会公正理论,提出了监狱执法者应当追求合法性公正和合理性公正的结合,才能促使执法活动符合法律精神和法律目的,并达到社会和谐的效果。其中,合法性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它是最底线的保障;合理性公正是执法活动的道德要求和理性要求。文章还结合当前执法形势对监狱执法公正的应然内涵作了一定程度的价值分析,并提出实现监狱执法公正的两个“治本”的薄弱点。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法律的伦理基础,从立法、执法、守法到监督都渗透着道德精神。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能单纯在法的领域解决,还需要道德的力量,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法律,都是要靠人执行的,再好的法律,如果没有好的执法者,也不能起到法律的作用。削弱了道德的作用,法制调节必然势单力孤。道德和法制都是社会的基本行为规范,法制重在外在强制,道德重在内在自觉,防治腐败需要内在自觉与外在强制相结合。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就道德力量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做一论述,以期引起人们对道德建设的关注。一、道德的价值导向作…  相似文献   

6.
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人的主体性在道德活动中的具体化,构成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主体性,包括为“我”性、求善性、内在超越性、自由意志性、自我约束性。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教育和受教育通过以道德化为中介的交往而实现的受教育德性自我建构的活动。主体道德教育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它以教育和受教育主体性的发挥为前提,以民主、平等的教育关系为保证,关注个体的需要,以培养生活中的道德主体为根本。  相似文献   

7.
强化法律职业伦理规范建设对于提升法律职业道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近代以来法律由以德性和人格为中心转向以原则和规范为中心。我们对法律职业伦理的关注不只是规范,同时更是规范的理由。法律职业经过“公正”这一终极价值的范导,选择了一致同意的道德契约,由此构建了人类社会的司法制度。公正之运用,既可生存于司法亦可毁灭于司法。法律职业的道德目的是衡量一切行为的道德善恶或道德价值的标准。只有当拥有创造性特征的道德实践行为引起实践变化或对实践做出贡献时,才能被视为道德批判的对象和目标。我们绝不能低估我国法律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的重要性。中国法律职业伦理建设的当务之急,以及未来中国社会法律职业伦理信念及其表达,需要同时做出两方面的努力:既要指向法律职业伦理制度的规范化、合法化、合理化以及正当性本身,又要构建作为法律职业德性素养培育载体的法律职业伦理新框架。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公安执法活动中存在着侵犯公民私权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执法者不能准确区分执法权力边界导致侵权。建设和谐社会与法制国家,需要公安机关在执法中树立以权利为本位的执法理念,明确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边界,规范和限制公权力,保障私权的自由行使。  相似文献   

9.
“德性”确为一个古老的历史范畴,寻求道德德性确定性,可谓仁智纷繁.本文的伦理沉思指向道德德性的源泉与本质,以道德德性的历史与人性之源、派生之源、德性实践之源三方面探求其源泉,并以道德德性的意向性本质、“中道”本质和实践智慧本质三个方面阐发其本质,阐述其本真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文明、规范、平和、理性执法,是法治社会文明进步的评判标准,因此也是检察机关积极追求的执法方式。转变执法方式,不仅仅需要理念上的转变与认同,还需要技术上的支持与保障,即借助电子媒介和信息技术平台,并经一系列的具体规划与设计,把执法者主观上的创新理念,转化为可以通过一系列流程性操作来得以实现的规范化模式,从而确保检察执法活动  相似文献   

11.
职业伦理的非道德性,落实到法律人的职业实践中,即在具体的伦理行为规范中.要求法官只需对法律条文负责、律师只需对委托人忠诚,而对待正义以及公众利益方面,不需要承担任何道德义务;通过遵从职业伦理的具体规定,法官对于两造当事人、律师对于委托人通过法律手段实现道德上邪恶目的的做法漠然置之,  相似文献   

12.
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与环境行政互动式执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霖 《政治与法律》2020,(5):105-115
环境行政执法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内容,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以威慑式执法为主,执法实践陷入执法者与违法者对立冲突之困境,需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契机,向新的执法方式转变和发展。随着环境立法的发展,我国环境治理模式经历了从政府管制到政府与社会二元合作模式,再到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元互动模式的转变,形成了新时期社会共治的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社会共治理论相契合。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为构建环境行政互动式执法系统提供了互动前提与理论支撑。以此为基础,环境行政互动式执法的实现需要生态环境行政机关让渡权力空间,以吸纳企业协商和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3.
当前.执法中有很多不和谐的“音符”,如滥用自由裁量权、处罚不公、不遵守法定程序和越权执法、执法人员态度粗暴等问题。这些问题大多都与执法的道德缺失有关.也就是在执法过程中缺失或限制了伦理作用。为了使执法既合法又道德,我们应该加强执法伦理研究。实践证明,没有伦理制约或者道德约束的执法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绝不亚于违法所导致的后果。  相似文献   

14.
道德是否可教,不同的道德理论可认知性各不相同,因而要求不同的德育课程形态。弱认知的亚里士多德美德伦理学强调通过善的实现活动养成德性,因而可以从活动课程的意义上构建学校的公共活动;非认知的杜威共同体主义伦理学主张通过学校的共同生活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因而可以从隐蔽课程的意义上营造学校公共文化的道德氛围;强认知的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学说将公正观念看作是道德的核心,因而可以从研究性课程的意义上拓展学校公共治理的空间。增加儿童参与的积极性、广泛性和真实性是不同德育课程形态的共同要求,儿童公共参与建构了学校和班级生活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15.
司法伦理是一门探讨法官道德责任义务的学科。法官只有具备了美德才具有道德价值。司法伦理掌握司法本身的道德性及其理性价值、伦理关系和伦理评价,是对司法、文化与法官间的协作以及一系列共同、基本的伦理价值、规范及态度之基础的寻求和建构。司法公正既意味着维护公义也意味着“善”。对于法官的道德要求,就其形式而言,都试图将法官塑造成为比现状更加完美。司法的本体世界就是一个道德世界,是法官所从属的真正在职业精神上自觉的世界。法官生活的道德标准惟有借助于司法伦理才能形成,司法伦理的目的是为法官自身建构一个与其职业相关联的秩序。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救助立法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在努力建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这就需要我们为其寻找深厚的道德根基.国家伦理是一个国家作为主体所具有的道德性,具有对内和对外两个维度.国家伦理为社会救助立法提供了正当性的支持,是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道德基础;而社会救助立法又是国家伦理的现实转化途径,体现了国家伦理中的国家之爱.我们应当以国家伦理为道德支撑,确立社会救助立法的基本原则,即以国家之爱为核心,体现平等尊重和人道关怀的救助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一、“三位一体”办案规则是科学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先进的执法理念所谓执法理念,是指人们在司法活动中执行法律的意识、思想,也是执法者对执法活动具体模式的设计与选择。先进的执法理念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创造性、继承性、扬弃性、实践性和与事俱进的特征。笔者认为,服务化、透明化、人性化“三位一体”办案规则,既是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一项工作制度,也是检察机关办理所有刑事案件、开展刑事执法活动的执法理念。  相似文献   

18.
论执法者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是一个哲学概念,从词源学上考证,是“尊敬、敬仰”和“喜爱、珍爱”的意思。人除了期望财富、荣誉等,还要求诸如自由、平等、隐私、责任、机会、公正等类价值。这些价值常常关联到对法律原则和执法活动的性质和结果的评价。因此价值的法哲学观点应运而生。执法者的...  相似文献   

19.
执法一词,即指一个国家中的执法机关、执法者,按所立之法的章目条款之规定准确无误地依法制裁违反法律规定行为人的司法活动。它又绝不是简单的司法活动,因为历史的原因和人们的法律意识不同,尤其在我国新旧法律观的更迭中,所以。“执法”二字反映的问题极其复杂。它既与国家的命运相关联,也与世间繁杂的人事关系相关联;既与执法者的业务素质相联系,也与执法者的法律意识流相联系。本文试图以执法与执法人的关系为核心,阐明我们的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执法者职务犯罪中的人情因素的特征、现实表现、负效应以及执法者“人情观”形成的历史渊源、社会基础等作了全面论述,并提出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执法伦理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