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松 《群众》2012,(6):69-70
近年来,南京市全力聚焦“人才第一资源、教育第一基础、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把“人才引领、科技创业”和“制度先试、园区先行”作为关键举措,准备用五年时间把南京建设成为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并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人才特区。为此,南京推出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八大计划”,  相似文献   

2.
二○一二年四月五日宁委发[2012]29号2011年11月,经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为国家第三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国家级人才基地的龙头带动作用,为全市创建国家级"紫金人才特区"奠定基础,现就建设国家"千人计划"江宁先进基地区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江苏省昆山市最大的财富、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铺就了“昆山之路”。近年来,我们通过实施亿元人才政策、搭建人才引进平台、加快人才公寓建设、推进人才特区试点、提高载体孵化功能等举措,建设人才高地。推进自主创新。截至2009年底,全市大专以上人才总量超过19万人.1人人选国家千人计划,17人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6人人选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10人人选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4.
《党建研究》2012,(2):4+65-68
大力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北京2011年3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支持北京市在中关村创建人才特区,通过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机制,打造特殊平台,大力建设"人才智力高度密集、体制机制真正创新、科技创新高度活跃、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国家级人才特区。人才特区出台了13项政策,构建了央地资源整合机制,连续5年每年投入100亿元支持人才创新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5.
“双城记”     
朱馨 《今日浙江》2012,(15):22-23
以秀美之地著称的青山湖如今聚集了一批大院名所、大企名校和高端人才,一群充满智慧和激情的科技创新团队正联手把青山湖科技城打造成为“中国硅谷”。杭州未来科技城,全国4个未来科技城之一,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浙商在此创业创新,科技新城、人才特区、创新高地已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6.
黄敬宝 《前沿》2012,(16):8-9
2012年6月15-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人才发展论坛在深圳召开.围绕《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目标任务,以“创新创业人才开发理论与实践”为主题,探讨了创新创业人才成长规律、培养方式、激励机制,为加快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中央机关等600余名代表出席.  相似文献   

7.
《党建研究》2012,(8):10
近期,李源潮同志出席第二届中国人才发展论坛开幕式并与专家座谈。他指出,科技创新创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要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努力创建中国特色创新创业人才开发体系,更好地培养、引进、使用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李源潮同志指出,人才是科技创新创业的主要承载者,大力培养、引进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必须不断变革不合时宜的阻碍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观  相似文献   

8.
《党建研究》2012,(4):45-46
近年来,深圳市坚持把人才强市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四个优先"的人才发展布局,围绕贯彻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这条主线,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核心,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和发展环境为  相似文献   

9.
无锡高新区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高新区之一。近年来,无锡高新区把引进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园区的关键举措。目前,世  相似文献   

10.
国之所以因才而立,政之所以因才而治,业之所以因才而兴,最根本的就在于,人才比之常人更能干事创业,更善改革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创业人才与创新人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着力开发和培养创业创新人才,深入推进我省“两创”总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党建研究》2012,(9):35
李源潮同志近期为中科院干部和专家作人才工作报告,介绍我国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情况,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培养、引进和用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人才支撑。李源潮同志说,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方政府“人才特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我国各地纷纷开展建设"人才特区"的探索实践。本文探讨了"人才特区"的概念内涵,总结了当前各地"人才特区"建设的三种主要模式,分析了"人才特区"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做好"人才特区"建设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人才工作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地方政府应结合实际开展"人才特区"建设工作,构建政府和社会合作共建"人才特区"的良好局面,共同促进"人才特区"建设顺利开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深入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关键在人才。必须围绕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努力形成湖州人才智力新优势,为全民创业创新提供更好的人才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曹世河 《浙江人事》2008,(10):32-32
为解决当前毕业生就业难题,助推青年人才主动创业,宁波市鄞州区从三方面人手帮助青年人才和未就业毕业生自主创业,有效解决青年人才创业的场地、资金和技术难题。 一是整合各类资源,建立社会化扶助机构。该区构建起以青年人才创业协会、青年人才创业发展服务中心、基层青年创业发展服务站为主体的三级社会化创业扶助体系,形成服务指导青年人才创业的组织架构,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创业指导。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0,(7):F0003-F0003
<正>江宁,打造现代产业的"集聚区";江宁,构筑人才创业创新的"新乐园";江宁,探索"产业+项目+人才"良性互动的发展之路。面对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  相似文献   

16.
徐行 《群众》2011,(10):56-57
人才是强国之本,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人才竞争呈现日趋激烈的态势,谁拥有更多高素质人才,谁就拥有发展的主动权。从2007年开始,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双创”计划),锻造吸引全球创新创业人才的“强磁场”。瞄准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在各自领域里占据制高点的高素质人才,以他们的加盟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进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党建研究》2012,(2):14
近期,李源潮、汪洋同志出席第十四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开幕式,为第三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授牌,并与参加"留交会"的外裔专家座谈。李源潮同志指出,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和转型进程中,人才发展的机遇很多。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引才力度,完善引才政策,优化人才服务,为海外  相似文献   

18.
最近,衢州市部署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即“百家亿元企业科技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千亿产业板块领军人才集聚工程”、“万名农村人才拜师学艺工程”,培养造就大批创业创新人才队伍,营造优势聚集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进一步发挥各类人才在“创业创新、富民强市”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朱讯 《党建研究》2011,(11):54-54
大力引进创新创业人才。紧扣沿海开发主题,突出港口建设管理、风电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年内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5名。  相似文献   

20.
《就业与保障》2014,(7):47-50
正近年来,为服务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推动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泉州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省上对泉州"建设民营企业聚集区,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目标定位,探索提出"365"民营企业人才工作机制。"365"民营企业人才工作机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民营企业对以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为主体的各类人才队伍的需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服务等六个环节的具体举措,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