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邓中元 《人权》2003,(5):27-30
我是一名北京市监狱的服刑人员,在这里已经服刑4年多。2000年9月的一天,我侨居国外的家兄来监狱看我,他悄悄地问我:“你在监狱里能吃饱吗?有人打你吗?劳动是不是很苦?冬天挨不挨冻?”家兄的疑问使我愕然,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外媒体对中国监狱状况的不公正报道的影响,而对我的处境表示担忧。  相似文献   

2.
服刑人员医疗保障不仅是其人权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监管改造工作持续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调查表明,对服刑人员实施“全额医保”模式并不能得到监狱、监狱民警以及服刑人员在价值观念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支持。规范服刑人员的劳动报酬、将服刑人员纳入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实现监狱医院的社会化医疗管理模式是破解服刑人员医疗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全额保障”的现行服刑人员医疗体制无论在资金还是医疗技术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困难,这种制度并未得到监狱、监狱民警以及服刑人员在价值观念上的认可和行动上的支持,负性影响日趋显现。探索监狱医疗社会化模式,使其始终遵循社会公民一致性原则,将服刑人员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使服刑人员在就医、缴费、保障上摆脱“免费困境”,无疑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4.
陈淳安 《人权》2012,(1):16-17
每一个服刑人员,最渴望的就是走出监狱回归社会的那一天。但是久处监狱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会使这些服刑人员与发展很快的社会“脱节”。尤其是服刑时间长达十年、二十年的服刑人员,在走出监狱大门的那一刻,怎样才能融入快速发展的社会,获得真正的“新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监狱对服刑人员自杀防控成绩斐然。为什么防控?能不能防控?怎么样防控?这三大问题一直困扰监狱实务界的同行。本文从人道救助、监管安全和监狱形象三种视角解读服刑人员自杀防控的价值,来回答为什么防控的问题;从特有规律、防控条件、干预水平三个层面分析监狱对服刑人员自杀防控的现实基础,来解决能不能防控的问题;从五步法评测、三级预防策略、亲情与沟通三级路径提供服刑人员自杀防控的思路方法,回应怎么样防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松  张平 《人权》2006,(5):43-46
在当今我国的社会生活中,老年人、病人、残疾人处于弱势地位,实现尊重和保障他们的人权就更加重要。而老病残服刑人员更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监狱中的人权能否得到保障?监狱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带着这些问题,2006年6月中旬,我们驱车来到长城脚下,对北京市延庆监狱进行了探访。通过观看监狱医院、监舍,和一线干警座谈,与服刑人员交谈,我们了解到,这座特殊的监狱在保障老病残服刑人员的人权方面有许多独特的做法。独特的管理体制延庆监狱关押着1000多名北京籍的男性服刑人员,其中老病残服刑人员900多名,健康的青壮年服刑人员200多名。我们…  相似文献   

7.
监狱内部生活显现出社会化和阶层化,出现“牢头狱霸”乃至“牢头治所”现象不可避免,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阶层的客观存在导致了这种特殊生活场景下类似于“法”的群体规则的产生。我国应充分利用这种内在的“体制”和“结构”来进行监狱管理,既可以使得许多矛盾在服刑人员内部自行解决,又可以形成服刑人员内部的“秩序”,便于监管人员对其进行集体监督,其效果不仅好过个体监督,更胜于粗暴对待。  相似文献   

8.
提起苏州监狱,在老一辈的苏州人中,几乎无人不晓。因为当地地名“狮子口”,也俗称“狮子口监狱”,和南京“老虎桥”监狱、上海“提篮桥”监狱并称为“民国_二大监狱”,是一所关押重刑服刑人员的高警戒等级监狱。  相似文献   

9.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渗透以及对监狱管理行为性质认识的误区,导致监狱管理行为长期游离于司法审查范围之外,导致服刑人员权益得不到切实维护。将监狱管理行为纳入司法审查具有重要意义,但基于服刑人员的特殊地位,只有日常的、涉及到"重要事项"的监狱管理行为,且在服刑人员穷尽内部救济的情况下才能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0.
余罪存在于服刑人员之中,是影响监狱安全、服刑改造的重要因素。以江苏某监狱从严管控监区处置的四起余罪案件为例,以真实的谈话和笔录为基础,看服刑人员为何交代余罪?交代余罪后民警和服刑人员遇到的哪些问题?对余罪处置、服刑人员管理、协调办案中碰到的问题等无疑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刑法是犯罪人的大宪章,那么《监狱法》就应该是服刑人员的大宪章。作为刑事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监狱法》既规定监狱的刑罚执行权和狱政管理权,同时又规定了在押服刑人员的权利。然而《监狱法》实施20年来,由于其规定的过于粗疏、而且未就“服刑人员权利及其救济”专章规定,导致行刑实践中监狱执法者随意性较大,服刑人员的权利不能得到完全保障,监狱侵犯服刑人员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在分析现行《监狱法》在服刑人员权利保障方面的不足的基础上,试图提出《监狱法》在完善服刑人员权利保障方面的一些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邓中元 《人权》2004,(5):31-33
2004年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2003年国别人权报告》,又一次充当“世界人权警察”,对包括监狱罪犯人权在内的中国人权状况进行不符合事实的歪曲和指责。我作为一名北京市监狱的服刑人员,至少对我所在的北京市监狱里的罪犯人权状况是有发言权的。此前,我以《一名服刑人员眼中的监狱人权状况》为题写了一篇文章,主要从生存权的角度谈了监狱的人权状况(见《人权》杂志中文版2003年第5期,英文版2003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自古“女扮男装”、“巾帼不让须眉”等传奇故事屡见不鲜。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却有一名地地道道的女性罪犯“混”入男性监狱服刑。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已经38岁的女服刑人员从记事那天起就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男人。如果不是监狱医院的一次例行体检,这个女服刑人员的“男人”生活或许还将继续……  相似文献   

14.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司法部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受助状况堪忧,有高达94.8%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没有受到过任何形式的社会救助。换言之,几乎所有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都被“道德连坐”阴翳下的“救助盲区”所覆盖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父(母)入狱  相似文献   

15.
教育改造是监狱纠正服刑人员不良习惯的治本之策,也是监狱人民警察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但在当前,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存在监狱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再犯率居高不下、再就业水平不高、与社会严重脱节,社会化程度偏低、监狱人民警察教育改造专业化程度不高、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式陈旧落后等问题,亟待通过贯彻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提升监狱服刑人员的社会化水平、为刑满释放人员提供再就业机会、提升监狱人民警察教育改造工作的专业化程度、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等举措来完善监狱教育改造制度。以此,服刑人员才能转变为守法的社会公民,服刑人员的再犯率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  相似文献   

16.
随着监狱硬件设施的完善和监狱管理的进一步科学化,服刑人员想要脱逃成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但服刑人员中的暴力倾向却明显增强了。在监狱中,服刑人员中的激情犯罪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罪犯的激情犯罪进行界定、描述,对罪犯中激情犯罪的现场处置策略、方法、要点进行细化阐释,可以指导监狱民警按照规范的程序、正确的方法对服刑人员激情犯罪事件进行处置,以确保监狱安全。  相似文献   

17.
在永安监狱2011年第一期创业培训班上,培训老师一句句“学员们”的亲切称呼,拉近了服刑人员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在课堂学习中,服刑学员们如饥似渴的学习态度,极大地鼓舞了组织培训的相关单位。永安市技校与永安监狱多年合作,共同做好服刑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利用学校有利资源,为服刑人员开展多个工种的技能培训和鉴定、学历教育等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立为  鲁建  鲁嘉微 《人权》2010,(2):24-26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一个摆在每个人面前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监狱服刑人员在刑满释放后能否顺利回归社会,这不仅是本人和其家庭的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安定的大问题。近年来,山东省监狱系统提出“着力提高服刑人员生存发展素质”,并围绕这一核心在服刑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劳动就业素质、现代文明素质等方面展开探索与实践,取得成效,全省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监狱工作应以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为核心,教育改造工作应树立“注重教育实效”、“充分运用社会教育资源”的理念。教育改造工作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监狱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监狱的各项职能。  相似文献   

20.
陈淳安 《人权》2010,(2):22-23
10年前,23岁的刘全(化名)因诈骗罪成为一名服刑人员,但因其爱情故事感动狱警,从而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在监狱结婚的服刑人员;10年后,刘全因故意杀人再次走进河南省豫东监狱。1月12日,记者在豫东监狱采访时了解到,入狱后,经过监狱警察的说法教育,刘全对搞发明创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几年时间里先后获得8项发明专利,这些专利均被认为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很多企业纷纷通过监狱和他联系开发,刘全因发明创造再次成为监狱内的“明星”服刑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