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清真寺之所以能够成为伊斯兰文明的符号象征,既表现为经训等文化原典中大量经文的系统阐释,又凸显出清真寺在创造伊斯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具体实践中所发挥的重要建构作用;伊斯兰传播的历史既是清真寺的建设历史,也是穆斯林的移民历史,清真寺在伊斯兰文明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扮演了文化符号与传播媒介的双重角色,并在穆斯林由游牧--定居--寺市并存--伊斯兰城市--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文化圈--全球穆斯林教缘共同体的形成中功不可没;对于清真寺在伊斯兰文明发展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一问题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充分发掘宗教礼拜场所先在的精神资源优势进行对话,以形成教际对话的长效机制;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和爱资哈尔的伊玛目已在不同层面承担起全球化时代宗教领袖的责任,他们的对话精神值得倡导;拥有清真寺这一话语平台的阐释者应秉承伊斯兰"创制"传统对经训做出合乎时代精神的诠释,以维护伊斯兰文明的阐释权威性.  相似文献   

2.
清真寺文化及其价值——兼论当代伊斯兰社会现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真寺文化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伊斯兰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标志,伊斯兰教早期的政治制度为政教合一,其宗教、政治实践活动以清真寺为中心,在清真寺进行动员、策划、实施。后来政教分离,不再是一体,但许多政治家还继续在清真寺从事政治活动,民众也习惯在清真寺接受那些政治家的政治宣传。不论是政教合一或是政教分离,清真寺的政治作用始终存在,政治认同也一直存在。清真寺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政治、文化、教育等场所。在伊斯兰社会发展中,清真寺是宗教、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生活变迁的产物,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生活成为社会主流文化,清真寺文化处于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其价值是多元的,不仅具有宗教价值,还具有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等。  相似文献   

3.
李兴刚  周烈 《西亚非洲》2023,(1):3-19+156
阿拉伯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与多样化中,成就辉煌,贡献甚巨。在中世纪时期,阿拉伯文化对人类进步的贡献巨大,它不仅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与文艺复兴文化之间起传承之功,而且首显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文化形态。阿拉伯字母是除拉丁字母外世界上使用最广的一套字母。籍伊斯兰教,阿拉伯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韧性,更是其他文化难以企及。然而,辩证言之,游牧文化相关特性虽曾助推阿拉伯历史辉煌,增强阿拉伯人对殖民压迫和剥削的抵抗,但无助于国家和地区的和平稳定。部落文化盛行不利于建构和增强国家共同体意识。误读甚至曲解教义易滋生宗教极端思想和行为。社会文化中潜藏的盲目服从、专制主义、崇洋媚外等特性掣肘国家发展与进步,且为外来干涉提供了可能。过度尊古,不仅排斥理性思维,阻碍创新,而且敌视现代化与世俗化。从阿拉伯世界动荡教训可知,21世纪阿拉伯世界要实现团结、稳定和繁荣,需要有一种更包容、开放且与时俱进的阿拉伯文化。  相似文献   

4.
先知穆罕默德以其成功的经商经历和执著的信仰追求而成为阿拉伯民族"经商、信教"文化传统的个体典范,起步于欧卡兹集市和克尔白神庙的阿拉伯商人则在经训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借助朝觐商路与海外贸易又将这一文化传统予以传扬;清真寺和集市分别成为神性与俗性的象征符号,二者的关系就不只在空间上的并存,更多还在于集市经济活动要受到清真寺伊玛目所宣传的伊斯兰经济思想的制约,进而彰显伊斯兰经济文化与穆斯林特定生存环境间的内在关联性;伊斯兰经济文化也面临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应深入探究利息理论在现实操作中的变通策略及实施办法,积极寻求寺院经济融入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并充分认识清真寺在伊斯兰经济文化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5.
叶青 《西亚非洲》2006,(1):43-46
宗教和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有深厚宗教传统的中东地区,伊斯兰教对中东国际关系有很大影响。外交政策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可分为指导外交政策的思想目标、制定和实施3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领域。伊斯兰文化是主导伊斯兰国家、社会和人民的信仰体系与意识形态,伊斯兰文化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内化在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内容之中;政府和民间的巨大张力限制了伊斯兰国家领导人的外交决策选择,将其约束在伊斯兰文化的价值框架之内;在伊斯兰国家间,尤其是阿拉伯国家间的外交实践中,伊斯兰规范正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努尔西到努尔库运动--土耳其文化伊斯兰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敏敬 《西亚非洲》2004,(2):42-47
文化伊斯兰是土耳其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创始人是土耳其著名宗教学者赛义德·努尔西.文化伊斯兰有许多派别,它们的共同点是重视文化教育,主张宗教与政治互不干涉,反对宗教政治化.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派别是新努尔库运动,它的各项主张和社会活动均显示出土耳其伊斯兰复兴运动中截然不同于政治伊斯兰的另一种发展趋势,为了解土耳其政教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政治伊斯兰相比,文化伊斯兰的政治色彩较淡,其宗教观点和社会主张都不太激进,与官方也保持了较融洽的关系,因此仍然存在发展的空间,对土耳其社会的影响会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7.
中东中世纪伊斯兰城市形态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中世纪伊斯兰城市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城市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它们的布局和功能存在明显的差异。聚礼清真寺、宗教学校、公共浴池和巴扎属于公共领域;环绕在城市中心区周围的居民区是私人领域。清真寺、巴扎与商队旅馆、城墙、城堡与王宫、居民区、住房为城市形态的六大组成要素,各具特色与作用。由于在伊斯兰城市社会中宗教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伊斯兰城市形态的形成与伊斯兰教密不可分;同时,在前工业技术条件下,城市规划也是从生产商品的人口较少和交通运输工具为畜类的前提出发的;另外,阿拉伯人征服地区的早期城市文明也对伊斯兰城市形态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的主导文化是什叶派伊斯兰宗教文化,在革命后的前十年其影响达到顶峰。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青年人逐渐发展起了本身的文化认同,它以越轨、反叛为主要特征,在很多方面颠覆了传统伊斯兰文化的范畴,这就是当代伊朗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是现实与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根植于当代伊朗社会变化的诸多条件,又同长期断裂式的社会发展模式息息相关。另外,它表现出裂变和融合的二元特征,体现了同主导文化既对抗、又妥协的关系。它本质上体现了青年人对多元生活的喜好和追求,给伊朗政府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而建设宽容的文化环境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9.
刘月琴 《西亚非洲》2006,28(8):56-64
伊斯兰文化认同是以伊斯兰宗教和精神认同为基础的。伊斯兰文化研究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挖掘,一是伊斯兰文化理论;二是伊斯兰文化思想。伊斯兰文化是宗教与文化的统一体,两者关系密不可分。伊斯兰文化理论是由伊斯兰宗教理论发展延伸而来的,文化理论完全遵循伊斯兰教的精髓,融合全部的宗教理论,理解伊斯兰文化须从了解伊斯兰教的基础理论开始。由于伊斯兰文化理论源于宗教,与宗教信仰、宗教理论和理念等密切相关,因此它具有神学文化的特点。伊斯兰文化理论的定位亦是一神教理论,还包括信仰基础理论、哈里发理论、伊玛目理论、和平理论、圣战理论、服从理论和报应理论等。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文化理论及实践(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月琴 《西亚非洲》2006,4(9):26-33
伊斯兰文化是伊斯兰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上,伊斯兰教首先是和平的宗教,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旨在通过宗教实现人类和平。圣战是重要的伊斯兰文化理论之一,它作为一种政治手段,一直与伊斯兰教相伴生。圣战还是一种宗教意识形态,它包括内部冲突、对外冲突、战胜敌人和战胜自己的私欲。在伊斯兰教诸多精神中,圣战精神最具魅力。服从理论是伊斯兰教的精髓之一,伊斯兰教是服从真主意志的宗教,服从使者也是根本特征之一。在神权至上的伊斯兰社会里,服从意识成为宗教文化发展的重要特色。报应理论,是伊斯兰的经典主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理论与社会生活十分密切,在社会上有很大市场及文化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文化之间的相通是客观存在,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相通性便是佐证.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许多文化,对报应学与人神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具有广泛的认同,皆是实践最多、运用最普遍的宗教理论,它是人生哲理、思想内涵和道德规范的精华部分.一个民族的宗教是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从宗教文化角度诠释社会的内在重要性就包含在其中.任何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皆植根于丰厚的社会土壤,以及适应社会需求,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均具有很强的社会存在价值与意义,因此,也就有了理论实践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阿拉伯世界动荡所反映出来的态势是:世俗力量的救国和改造社会的道路难以为继,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也渐趋式微。阿拉伯世界面临第三条道路的选择:或是选择移植西方式民主政体;或是寻找一条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发展道路,建立既适应现代社会和国际潮流,又尊重本地区历史和文化传统,包容宗教和世俗民主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文化以固有的社会属性,通过宗教礼仪形式参与并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对构建社会秩序和规范社会秩序的有序性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独特的社会参与功能.宗教文化构成了伊斯兰社会的主要元素,在穆斯林的宗教生活,以及世俗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宗教叩拜文化不仅是穆斯林的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种固定的社会生活秩序.从时间、空间到人间.社会上的一切几乎都是宗教的,伊斯兰社会形成了一种立体的宗教管理模式.礼拜的要素之一是人际连锁关系,宗教生活形成了一个"社会文化场",每个人都不能离开以"社会文化场"为中心的生活圈,且都是社会宗教活动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14.
阿拉伯国家的政治文化是阿拉伯民族关于政治生活的心理学。阿拉伯国家的政治文化只是阿拉伯文化流变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特殊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阿拉伯地区政治生态先后经历了民族国家构建、伊斯兰复兴运动以及最近席卷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之春"。在此期间诸多政治思潮、宗教主义与文化观念融入到阿拉伯国家,深入到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构成阿拉伯国家政治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由于阿拉伯世界特殊的宗教地域特色,导致其政治文化不可避免地具有阿拉伯民族性与伊斯兰宗教性,二者的此消彼长则是阿拉伯政治文化最鲜明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中亚伊斯兰复兴、世俗化和全球化、中亚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变迁三个角度考察中亚伊斯兰极端主义产生的根源。中亚伊斯兰教的发展存在"文化断层",导致中亚伊斯兰文化发展缓慢、接受外部伊斯兰世界影响滞后。中亚伊斯兰复兴对中亚伊斯兰极端主义的产生有重要促进作用,推动中亚伊斯兰教发生量变与质变,令伊斯兰激进思想向极端思想演变、原教旨主义组织向极端组织演变。世俗化、全球化对中亚传统伊斯兰社会造成的巨大冲击,"文化全球化"引发出的世俗力量与宗教力量的冲突,成为宗教极端思想、宗教极端势力产生的重要原因。中亚国家独立后,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进入解体和重构时期,无论在价值观方面,还是伊斯兰信仰方面都出现了思想裂痕,让宗教极端主义有机可乘,得以内外结合、滋生。  相似文献   

16.
《西亚非洲》2012,(2):3
素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的中东地区,是人类文明的最初发祥地之一,不仅诞生过美索不达米亚诸文明、波斯文明、犹太文明、阿拉伯文明,还孕育了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在这片拥有丰富文化土壤上建立起的中东诸国,受本土历史文化及其他东西方外力影响,逐渐形成中东各国的政治文化气质,包括政治伊斯兰、威权政治、宗族政治、军人政治、多党民主政治等等。然而,当下的中东社会,正处于转型之特殊时期,是各种  相似文献   

17.
公元7、8世纪,随着阿拉伯商人来到东南亚海岸,逊尼派伊斯兰教在东南亚传播开来,并成为一些国家的国教。目前东南亚10国都有穆斯林族群,其中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属主体族群,在其他国家均为少数族群。随着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以及80年代初伊斯兰复兴运动在中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在阿富汗开始立足,对“伊斯兰认同”及其价值观的重新认知与肯定浪潮波及东南亚,于是清真寺、宗教学校和宗教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增多,伊斯兰书刊、报纸有了巨大的需求市场,尤其是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伊斯兰势力不断发展。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这些国家的伊斯兰极端势力更是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后期,俄罗斯境内的各种宗教开始复兴,其中伊斯兰教发展最为迅速:清真寺的数量剧增,1989年注册的清真寺有870个,到2005年已发展到7000多个;信教人数也大为增加,1989年穆斯林占俄罗斯总人口7.9%,到目前已有2000多万人,占13%以上;与此同时,伊斯兰文艺出版物大量涌现,伊斯兰网站和经文学校也纷纷建立。伊斯兰教的复兴为其宗教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现在俄司法部登记注册的伊斯兰组织有2500多个,没注册的组织大约也有这个数目。它们代表着俄罗斯穆斯林各方利益,活跃在社会、宗教和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对伊斯兰教的复兴有极…  相似文献   

19.
爱德华·布莱登的宗教思想,确切地说,他关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非洲社会发展的论述,可以概括为贬斥基督教、褒扬伊斯兰教。其依据是基督教文明有悖于非洲传统,它侵蚀了非洲社会的肌体,亵渎了非洲文化,抑制了黑人个性的发展;而伊斯兰文明则适宜于非洲社会的发展,它增强了非洲社会的凝聚力,维系了非洲人的尊严,有益于非洲文化和黑人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宗教除其本位功能外,还有其他的社会功能.伊斯兰文化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但各有其内涵,互不等同,它们分属于各自领域.伊斯兰政治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伊斯兰文化的范畴却远远大于政治.笔者论述的文化功能包括伊斯兰政治功能,立足于阐述政治文化与宗教的密切关系,早期政治民主与协商,教法文化,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的关系等.伊斯兰教中的政治功能源于其本质,它脱胎于伊斯兰教历史,并经历了纯粹的政教合一、哈里发权力与王权合一、政教分离等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