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贞观之治”的空前盛世与唐太宗的用人思想是分不开的,那么唐太宗用人思想的高明之处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唐太宗非常重视用人,他把进用善人作为自己终身奉行不渝的三件大事之一。他说:“朕今勤行三事,……一则鉴前代成败事以为元龟;二则进用善人共成政道;三则自弃群小不听谗言。吾能守之,终不转也。”他认为只有依靠大批有才干的官吏,才能稳定、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也已明察到能否得才、用人乃李唐王朝的安危所系。因而,他反复强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非用其人,必难致治”。唐太宗把“为官…  相似文献   

2.
江主席反复强调 :“要有一种有效的机制把人才吸引住 ,并且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当前 ,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核心是要做好人才的准备 ,而培养高素质人才亟待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一、着眼优化整体结构 ,建立人才引进和选拔机制。当前部队人才队伍结构令人担忧。人才结构没有形成梯次 ,有的专业甚至出现青黄不接 ,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更为缺乏 ,这已成为影响部队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瓶颈”。“为政之要 ,惟在得人” ,建军、治军之要 ,也惟在得人。面对军事斗争准备的新形势 ,建立和培养一支掌握现代技术、结构合理、整体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微观察     
《乡音》2012,(10):40-40
让优秀人才施展才华《解放军报》: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中华五千年文化,对人才十分推崇,惜才爱才可成佳话,礼贤下士堪称美德。历次盛世的开辟,都与人才使用息息相关。而在世界竞争上升到人才竞争高度的今天,是否把人才当做第一资源、当做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是否善于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推进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同样关乎治国安邦的  相似文献   

4.
褚家永 《北京观察》2003,(12):63-64
素质高、操守好的官吏是廉洁清明政权的基础。历史上,开明君主或统治集团中的代表人物总会在不同程度上重视官吏的选拔与任用。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早在西周时期,太师姜尚就提出了“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的思想。管子从历史经验中认识到,圣王之治,“非得人者,未之尝闻”;暴王之败,“非失人者,未之尝闻”。唐太宗李世民集前人重才思想之大成,结合自己的治国体会,提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著名论断,这是当时对人才重要性的最高概括。朱元璋非常重视人才群体的作用。他对礼部臣僚们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大厦非一木所成,必  相似文献   

5.
人才强桂路     
为政之要,在乎得人;国势强弱,系乎人才。作为全国的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广西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最大的差距在于人才资源的差距,最大  相似文献   

6.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当好人民公仆是“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需要。一、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是对历史的经验总结历史是最权威的教科书。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就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名领导干部不善  相似文献   

7.
<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坚决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历来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廉政准则》第四条对党员领导干部在行使用人权力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禁止。在这一要求下"不准"的行为包括:"(一)采取不正当手段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职位;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多次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再次强调了这一重要要求。其中,常修为政之德,居于“三常”之首,是为政的基础,是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内容,是党性修养的基本途径,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这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的干部工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重要制度成果,是新时代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遵循,是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制度保证。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5,(9)
<正>"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新近出台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首次对干部"能上能下"做出专项规定,剑指干部制度多年存在的能上不能下的积弊,这对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规定》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的重要突破《规定》破解了干部能上不能下长期积弊。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  相似文献   

11.
问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如何建设一支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中国古人既有对选贤任能之“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等的期盼,又有对干部素质之“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等的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恩格斯要求共产党内每个人“具备久经考验的耿耿忠心和坚强性格”,列宁则要求干部“要懂行”“要精通生产的全部情况”“要懂得现代水平的生产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正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的顶层设计,是规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监督的基本法规,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举措。当前,基层党组织在进行党内监督政治实践中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把握好"关键少数"和"绝大多数"的关系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解决中国的  相似文献   

13.
卢松 《创造》2023,(3):22-24
<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最重要的是通过“经常抓”和“抓经常”,实现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持续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的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曹洁 《人大论坛》2006,(9):33-34
《论语&#183;子路》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路问政.孔子回答“先之劳之”,又问“请益”.孔子答:“无倦”。这就是孔子关于“为政”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张军 《今日浙江》2010,(12):22-24
“为政之要,在于得人。” 在全国率先开展“双推双考”形式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最早将党委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引入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程序,较早将生活圈、社交圈“两圈”纳入干部考察范围……近年来,浙江高度重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管理监督机制和退出机制,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6.
要真正发挥好党的政治核心作用,重点是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不放松。因为为政在于得人,得人者昌。但在这几年,从宣传媒体公开曝光的案例来看,跑官要官者有之,卖官鬻爵者也有之。之所以发生这种令人深恶痛绝的现代政治上的腐败和封建残余的沉渣泛起,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单位和企业党的领导人把党管干部的原则当作尚方宝剑拉帮结派,或当作“摇钱树”贪污受贿。而要根治这一腐败现象,就是要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大力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认真落实全  相似文献   

17.
杨起林 《前进》2001,(6):47-47
“为政者多,知政者少”,这恐怕是不争的历史经验之论。“为政”者未必真正“知政”。就是说,在其位者未必善谋其政。从历史看,也确实如此。然而,“为政”者却必须“知政”。只有“知政”才能“为政”,“有知”方可“有为”。否则,何以谈“为政”呢 ?“为政”乃万端中之首端,大事中之大事,关系国之命运,民之祸福。大到朝代更替、政权倾复,小到一地治乱、事业兴衰,无不与为政者没有干系。所以,“为政”之事不是谁都可以为所欲为的。   “为政”者如何才能善于“知政”呢 ?以愚之见,举烦择要而言,善“知政者”,必先善于“知…  相似文献   

18.
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归根结底要靠人才。近日,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着眼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从管理体制和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机制以及组织领导等8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提供了重要遵循。人才是第一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9.
张民省 《前进》2004,(2):46-46
所谓权力道德,是支配权力运作和行使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实践的总和。它既表现了社会对领导干部运用权力所提出的道德规范,又反映着领导干部在权力行使过程中所应追求的价值目标、道德人格和精神境界。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认为:“政者、正也”。他把公正、正直看作是统治者最高的道德规范;还指出,“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中国古代廉洁被视为“国之四维”、“仕者之德”,其重要性被推到“为政之本”、“为官之宝”的高度。目前,在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即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要消除权力腐败只…  相似文献   

20.
正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为进一步强化示范引领、弘扬实干担当精神,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奖励办法(试行)》,自治区党委、政府2019年12月24日作出决定,对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表现特别突出的16个集体和95名个人予以通令嘉奖。受奖励的16个集体,包括2个区直单位、3个市级单位、11个县处级以下单位。受奖励的95名个人,包括厅级干部4人、处级干部43人、科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