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5年2月,《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和相关改革方案,经中央审议通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此之前,户籍制度多次被列入便民利民的重点领域。全国各地警方推出的多项便民利民举措里,也永远少不了户籍制度的身影。日前,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作出批示强调,加强户口登记管理,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构建新型户籍制度的基础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8月1日,《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居民转户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实施,重庆户改进入实质推进阶段,目标是在十年内让一千万农民转户进城。重庆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对全国而言,是一次重大的改革突破和有益尝试;对重庆而言,是建设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的重要举措;对群众而言,是推动城乡居民权益公平的有力杠杆。启动全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既是重庆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更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户籍改革全面启动第二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远牧率队调研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调研组指出,这项工作在全国是首创,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可以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进行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3.
户籍制度改革是当前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平阳县作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和温州市“三分三改”户籍制度改革先试先行地区,对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剥离各项依附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利益关系,实行“一元化”管理.因此,要实行农民合法权益固化,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和“同城同待遇”.  相似文献   

4.
近郊农村居民户籍制度改革与市民化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制度改革是统一城乡居民身份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农民流动进城落户是主要实现途径之一。然而调查表明,由于城镇近郊农村独特的地缘特征,以农民主体流动进城的方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面临困境。依托现有城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应该在尊重民意的前提下,探索多元化的实现路径。对于近郊农民来说,应依托临近城镇帮扶,采取就地转化与主体流动并重的方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正>陕政发[2015]12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推进我省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深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分析对于正确把握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逐步解决发展生产力与僵化的户口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这一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矛盾,正确处理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与保持社会稳定的关系,正确把握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设想对于探讨市场经济下的户籍制度,户籍管理职能的划分,建立政策调节与法律约束相结合的户籍管理机制等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甬政发[2016]4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5]42号)文件精神,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现就我市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8.
2010年7月28日,根据录音整理户籍制度改革历经半年的精心准备,方案已经成熟。今天召开启动大会,正式拉开改革攻坚的帷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充分认识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市委、市政府今年以来紧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推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精神,结合自治区近年来户籍改革实际,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0.
《人民公安》2014,(16):24-27
<正>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户籍制度改革的两个发展目标:一是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二是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意见》的出台,标志着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必要载体。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 ,公安机关防范和打击刑事犯罪的任务更为艰巨 ,社会治安工作更加繁重 ,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将面临更复杂的局面 ,队伍建设存在诸多不适应的方面。为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必须大力改革和加强公安工作 ,重点是深化刑侦和派出所工作改革 ,提高侦防能力 ;深化治安管理工作改革 ,提高管理能力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强化基础工作 ;加强公安队伍自身建设 ,为推进城市化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户籍制度改革是促进湖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中部崛起的重要举措。当前推进湖北户籍制度改革存在配套改革不同步、协调机制不完善、城市承载力不适应、法规政策不健全等问题。建议:全省统筹规划、梯次放宽户口迁移政策、进一步创新人口管理制度、统筹推进相关配套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12]25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继续推进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的通知》(渝府发[2012]10号)要求,积极推动政策落地,取得了明显进展。为了确保全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中的有关政策问题通知如下。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细化工作措施,尽快制定出台相关配套办法,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2014年6月6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到“户籍制度是推进人的城镇化的重要环节”,户籍制度改革是关乎亿万人民的重大举措,省政协的专题报告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主题,切合中央的政策热点。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4月15日)沪府发[2016]2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加强人口综合调控和服务管理,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促进社会融合发展,现就进一步推进本市户籍制度改革提出如下若干意见:一、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6.
《江西政报》2015,(1):1
本期刊登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4〕45号)。《实施意见》紧紧围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实现路径,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户籍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根据中央的精神,出台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措施,在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许多长期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  相似文献   

17.
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壁垒,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必经之路。襄阳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在国家现行的政策法规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改革的主要经验、做法、教训以及完善措施,对各地推进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10]269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了确保我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各区县(自治县)、各部门在户籍制度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政策层面、操作层面、工作层面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过渡期后农村土地的处置农民转户后退出土地,在《土地承包法》中有明确规定。为了确保转户居民实现平稳过渡,我市户  相似文献   

19.
正7月3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城镇化是社会发展之趋势。但是,户籍改革多年来进展不大,甚至有反复,正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复杂性所致。户籍制度改革涉及非  相似文献   

20.
正津政发[2016]1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号),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现就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