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陈斯喜 《中国人大》2011,(13):22-22
食品安全事件不时发生,者百姓对食品安全感到心有余悸,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监管体制机制不顺,监管力度不够大,还有企业的法律意识淡漠、道德水准滑坡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2.
《协商论坛》2012,(5):28-28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属于多部门、分段管理模式,为解决多部门监管存在的职能交叉和职能缺位问题,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还成立了议事协调机构。监管体制看似严密,但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很少有监管部门能事前主动发现问题,总是媒体率先曝光,随后相关部门再加强监管和查处,这说明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仍存在着监管漏洞及运行不畅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行的食品监管体系中,小作坊、小摊贩一直是一个“软肋”,是各类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高危地带”。这主要缘于食品小作坊、小摊贩具有规模小、分布散、条件差的特点,从而给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某些地方,它们甚至成为监管的“真空”。正因为如此,如何加强对小作坊、小摊贩的有效监管,更好地应对它们所带来的食品安全挑战,是当前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一个很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郭跃进 《世纪行》2012,(3):18-18
食品安全乃基本民生,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甚至一些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仍不断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存在不足,需要完善。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可以用“以打为主”四字来概括。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体制存在着较多的弊端,建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与食品安全监管事业科学发展。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结合近年来的食品安全监管实践,我们建议建立“一委、两段、两部门”(简称“122”)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以有效解决多部门、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3,(9):I0048-I0049
围绕把江苏建设成为食品消费最安全、最放心地区的目标,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加大食品安全统筹协调力度,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着力在强化食品安全全程监管措施、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有力地提升了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7.
亮点一:明确责任,全程监管不留真空“几个部门管不了一头猪,十几个部门管不了一桌菜”,长期以来,职责不清和权责不明是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因此,在食品安全立法过程中,许多人建议将食品安全问题交一个部门统一监管,以解决食品监管“九龙治水、各管一头”问题。这种建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食品生产的链条比较长,从农田到餐桌,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面临严重挑战,存在协调差、部门利益化、监管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以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为研究对象,从分析我国现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出发,在总结丹麦和美国两个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框架。本文认为:为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顺应国际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监管体制需要走合并重组之路,最终由一个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统一监管。  相似文献   

9.
《世纪行》2012,(9):9-9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积极履职,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作,我省食品安全监管总体上保持健康向好的良好态势。但与此同时,我省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也存在一些弊端,对整体监管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1、监管体制上下不对口。机构人员编制落实不到位。市州县一级有的由卫生部门综合协调.有的由食品药品监督局综合协调,未执行统一的监管体制,增加了上下沟通协调的难度。2、监管部门法定职责不明确,监管空白与重叠并存。“九龙治水、分段监管”导致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有利争着抢、无利没人管。3、经费保障不到位。基层监管力量奇缺。食品安全由地方政府负总责,但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有些地方政府还未纳入财政预算。工作人员较少.与点多面广的食品安全协调工作不相适应,制约了综合监管的开展。4、食品安全监管激励机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少数地方由于片面追求政绩考核指标等原因.在日常食品安全监管中避重就轻,怕暴露问题.食品企业违法成本低,敢于铤而走险。  相似文献   

10.
数据     
《时事资料手册》2009,(2):119-119,121,123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月28日通过的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1.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这一食品安全监管“预防在先”的理念,转变了只注重“事先许可、事后抽检、出了事故进行处罚”的传统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今年7月1日,武汉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中涉及的职能调整、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划转已基本到位,实行新的全链条食品监管模式。这种新体制打破食品安全监管"分段治水"格局,完整锁定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主体。据悉,这种新体制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尚属首例。打破分段治水,实行全链条监管,这是一个真正对群众生命健康负责的决策,是一个真正对食品安全监管负责的政策调整,相信在这种全链条监管的模式下,当地的食品安全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百姓可以吃上放心食品药品了。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因此,管好食品药品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  相似文献   

12.
韩忠伟  李玉基 《求索》2010,(6):155-157
分段监管易产生行政权的碎片化,引致职能部门对监管权行使的掣肘与推诿。行政权衡平监管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有效的公共行政资源得以有效配置。在相互推诿与掣肘中无谓地耗损与抵消了权力的威慑力度与执行力度。"多管"与"少管"甚至"不管"业已成为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仍的根源。因为"多管"源自我国食品安全法分配的权力不均。不均衡的行政权结构诱发"争权夺利"的冲动。在权力争夺过程中必然损伤良性的行政权架构,导致低效率,甚至行政权运行限于停滞。美国、日本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行政执法体制反映了行政权衡平监督对食品安全的有用性,这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多部门食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食品安全究竟以哪一种方式进行监管最为合适,这一问题一直是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本文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研究发现,"单部门"监管模式在中国不可行,食品安全监管的历史沿革和行政生态决定了我国应采取"多部门"监管的模式,它适合食品安全风险监控的客观需要,总体上利大于弊,存在正效益。  相似文献   

14.
《时事报告》2011,(2):82-82
为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实现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充分发挥各地工商部门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15.
《世纪行》2012,(9):15-15
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武汉市的食品安全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全市未出现大宗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实现了食品基本安全。当然,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我市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一是监管力度分散.资源整合不够,监管保障亟待加强。二是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领域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和无证无照占道经营还存在监管盲区。三是对违法行为惩处力度不够.处罚措施大多限于收缴原材料、罚款等行政手段,追究刑事责任的少.违法成本过低。四是发动全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机制尚不健全、氛围还不浓厚。为此,建议:一、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监管保障。提高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0,(3):94-94
刘俊海在《法学论坛》2009年第3期撰文认为,我国《食品安全法》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有若干制度创新,目前监管合作比监管分工更具挑战性与艰巨性,因而应废除各类商品免检制度。政府官员的问责机制不能取代国家对受害消费者的赔偿责任。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树立发展与规范并重、公平与效率兼顾、监管与服务相统一、监管与维权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部委以及北京市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部署,提高机关食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确保机关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日前,中央国家机关爱卫办召开会议,布置中央国家机关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机关食品安全和食堂管理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近些年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危机,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强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本文就在食品安全危机中,政府监管不力的原因、政府监管的定位以及政府监管的转型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事关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有毒、有害食品的出现不但让消费者饱受其害,也严重侵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为理论基础,介绍了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从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加强对食品安全信息的规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采用“两段式”监管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进行政府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的监管与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食品安全问题.很多人已经见多不怪,甚至到了麻木的地步。2009年6月1日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了,但新法的实施并没有杜绝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就应该引起我们思考.为什么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了。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所以现在我们不能再简单地归结为法律体系不健全。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其实这是食品安全中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我们的监管体系出了问题。由于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才造成不断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