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网络消费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消费市场的维权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归纳了网络消费市场出现的特殊侵权现象,并对目前我国网络消费纠纷的维权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具体措施努力维护消费者权利。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维权案件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中在若干行业领域,其中传统的餐饮服务行业,以及金融、电信、铁路、航空等垄断、半垄断行业一直是消费者维权的重点。近两年房地产、网络信息、汽车(销售、维修及保险)行业成为法庭被告席上的“新秀”。例如,仅与汽车有关的行业就引发了形形色色的维权纠纷:一辆12万元POLO车被撞后估值4万,车主索要贬值费引发纠纷;79万保时捷临时牌照系伪造,  相似文献   

3.
现在各商家为获取较大利润,纷纷推出各种会员卡。因会员卡引起的纠纷也日渐起多,许多商家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对消费者进行欺诈,不同程度上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必要对其从法律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从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形成了一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使消费者权益在法律上有了切实的保障。但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消费纠纷解决制度,导致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无从得到实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成了一句苍白无力的口号。所以,应改革和完善我国消费纠纷解决制度,从而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5.
2014年是消费者维权法治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药品纠纷司法解释将于3月15日生效,这必将加大违法经营成本,为破解消费者维权难扫除障碍。为配合"3·15"国际消费者维权日活动的开展,最高人民法院还将公布《2010-2013年人民法院维护消费者权益状况》白皮书,全面介绍4年来人民法院审理消费者维权案件取得的成就和司法为民的坚强决心,进一步宣传支持依法维权,倡导理性维权,抑制过度维权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正毋庸讳言,当前消费者的维权成本过高,极大阻碍消费者维权热情,导致消费纠纷出现恶性循环,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消费维权过程中,消费者面临取证难、投诉难、鉴定难、诉讼难、赔偿难等诸多问题。正如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教授所说,消费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维权比较困难,维权成本高,有的时候"为了追回一只鸡,必须杀掉一头牛"。  相似文献   

7.
教育消费已经成为我国家庭生活消费的一项重要支出,教育服务在"授业"与"营利"间一旦缺位"诚信",受伤的无疑是教育消费者。据统计,北京市海淀区法院近年受理的教育培训合同纠纷呈现持续递增趋势,其中2012年受案101起,2013年3月初已受案25起。欲笑傲教育消费之江湖,消费者不可忽视以下问题。培训服务资质要认清  相似文献   

8.
近日,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联合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共同推选出了“2009年度消费维权典型案(事)例”,除了厦门思明区法院判决餐厅返还顾客消毒餐具费外,还有5个案(事)例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三菱帕杰罗越野车事件、奔驰汽车质量问题引发的“砸车”事件以及北京国际汽车展上消费者与汽车厂商的质量纠纷引发的“砸场子”事件等汽车产品质量纠纷的发生,引发了中国汽车消费者(用户)一系列的涉外维权活动。但实践中,汽车消费者的一桩桩维权案件却常常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
赵丽 《法治与社会》2017,(12):76-77
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支付的发展,对于很多人而言,网购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在大家享受网购便利的同时,各种网购陷阱也随之出现.在电商平台购物,消费者如何维权? 这个问题,曾一度让经历过网购维权的消费者有苦难言.不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近几年,网购消费维权不再是"哑巴吃黄连".  相似文献   

11.
直播带货是指直播娱乐行业在直播的同时带货(带货,网络流行词;指明星、网红等公众人物对商品的带动作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说,“直播带货”可以帮助消费者提升消费体验,为许多质量有保证、服务有保障的产品打开销路,但是网络直播必须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那么,消费者在直播间购物时遭受消费欺诈时该向谁维权?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通过解读部分涉直播带货类纠纷案例,为读者讲解该类纠纷的裁判规则与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关于消费者维权中敲诈勒索行为的研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伪劣产品纠纷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是居于弱势地位,偶发的天价索赔案之中,被以敲诈勒索罪起诉和定罪的案件,较为罕见,随着新的维权案件的不断发生,关于维权过程当中的天价赔偿数额问题、敲诈勒索罪中的“要挟”及谁是弱势群体等问题不得不成为消费者维权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3.
《北方法学》2018,(4):79-89
消费维权案件中引发理论和司法实务争议的主要是消费者巨额索赔以及通过媒体曝光手段进行维权索赔正当性的判断问题,应该从维权基础事实的客观性与正当性、维权目的、维权手段、维权诉求内容的正当性等四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认定。单纯的知假买假者索赔、借媒体曝光索赔或巨额索赔等行为均不足以成立敲诈勒索罪。  相似文献   

14.
人物点评     
正江亚萍:遭遇户籍歧视执着维权彰显人权意识2014年8月初,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全国首例户籍就业歧视案终于得以圆满解决。原告江亚萍与被告南京市鼓楼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一次性支付原告1.1万元,本起人格权纠纷得到一次性解决。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网络正逐步向各个商业领域延伸,在催生消费者个人利益扩展网络参与空间的同时,也引发了系列网络消费纠纷。因特网的全球性和虚拟性使传统的客观连结点难以有效地适用于网络消费交易领域,不同于地理方位的网络逻辑方位使双方当事人的合同履行地、侵权行为地具有偶然性并难于确定,因此必须重新审视网络消费合同纠纷和网络消费侵权纠纷的管辖权问题和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今年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天波在中央电视台发布了2013年消费者维权年主题—让消费者更有力量。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手段维权成为实现这一主题的坚强后盾。为此,本刊选取10起消费者维权司法案例,邀请最高人民法院专门负责消费者维权审判工作的张进先法官对案件的审理思路和意义进行解读并点评。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全面体现了人民法院审理消费者维权案件秉持的支持依法维权、提倡理性维权、抑制过度维权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7.
马志华 《法制与社会》2014,(14):112-1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旅游已经成为国内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选择之一。国内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消费心理不成熟、消费行为不理性、维权不当等问题,因此要完善旅游立法;旅游企业积极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旅游者自身要自觉抵制低价旅游、不从众旅游、选择正规旅行社并与其签订旅游合同,遇到旅游纠纷要合理维权等,做成熟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8.
3月14日下午,时值"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北京市石景山法院召开"常见消费者维权案件特点及建议"新闻通报会。这次新闻通报会除了媒体记者外,还邀请了20多位来石景山司法局苹果园司法所及苹果园街道各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直接面向基层群众进行新闻发布,正面回应司法需求。通报会上,该院民事审判第三庭法官宋颖通报了近一年来该院审理的涉消费者维权案件的特点以及产生消费者维权纠纷的主要情形,并着重指出目前消费者维权存在着诉讼对象选择障碍、举证障碍以及维权成本障碍。为解决消费者维权中存在的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就餐成为一项大众消费活动,在餐饮业中,经营者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由此引发了众多的餐饮消费侵权现象,消费者进行维权时遭遇法律法规的盲点使得餐饮消费维权缺乏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遭受严重损害。因此,建立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餐饮赔偿标准或形成有效的餐饮消费维权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一个畅通、公正且高效的金融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既是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整个金融市场健康和稳定发展的基石。因此,金融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在整个金融消费者保护架构中处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荷兰的消费者保护法以及金融法均处于欧盟领先地位,其金融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也别具特色。在国内,拥有一个覆盖全部金融服务领域的统一纠纷解决机构——金融服务投诉局(KiFiD)处理来自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纠纷。同时,荷兰作为欧盟成员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