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自己鼓掌.是自信的体现,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是一种自我激励,是对自己生命潜能的激发。当然,为自己喝彩,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有的人以为对自我鼓掌是“出风头”.是不稳重、不成熟的表现.因而不敢在大众面前表现自己,使自己失去了许多成功的机遇;有的人自我估价过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总觉得自己不行.甚至拿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自卑。长期这样.就会形成“我不行”、“我不能”、“我不敢”的潜意识。这样一来.不但失掉了很多机会,而且给人留下了平庸无能、无所作为的印象.自然得不到好评和重用.、到头来,不免发出怀才不遏、壮志难酬的叹息.陷入苦闷之中,由此看来,必须学会给自己鼓掌。  相似文献   

2.
杨云龙 《创造》2006,(4):10-15
策划一组反映劳动者工作状态的报道的想法由来已久,今天通过《创造》面市,乃一大快事, 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有人在为自己、为亲人、为朋友、为老板、为单位、为国家而工作。其实.说白了,都是在为自己工作——我们不奢谈所谓的理想、抱负、价值、奉献.对所有的劳动者来说.不论你是国家干部、工人、农民,还是老板、演员、服务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哪怕是一天、一小时、一分、一秒,都敬职敬责,你都将有所获.现在.或者将来;亲人朋友将为你高兴,老扳、单位高兴,国家高兴——什么是“职业”,  相似文献   

3.
我们要特别学习李云龙这个人.李云龙“凶”、“憨”,“狡猾”。“凶”.包含着两个含义.分别是对敌人和对自己部队的。对敌人.他是狼.他要使部队成为全狼,他要吃鬼子的肉。对自己部队.他严格训练.打仗和抢战利品两头都要求冒尖,大局观也强.在赵庄阻击战一役中.独立团晋西北的老底子全部打光了,  相似文献   

4.
当前,很多青年士兵存在这样一种心理困扰:一方面对自己在部队的环境感觉压力比较大,对未来就业忧心忡忡、茫然无助;但另一方面又缺乏奋斗目标.业余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感到茫然、郁闷与无奈.进而影响了训练和工作。这些都是青年士兵缺乏励志目标的表现。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走出误区.明确志向,引导他们学会赏识自己、激励自己,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淑合 《人民公安》2009,(13):60-61
民警来信: 去年下半年我经过竞争上岗成为本单位的科长(原来是副科长.科长退休).任职以来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是感到工作安排不好.总是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二是感到什么事自己都不敢做主.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三是感觉自己理解能力很差.对上级的要求也不知道该怎么具体实施:四是即使有些工作也做了计划.但几乎每次似乎都会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目前我好像对工作产生了畏惧感.  相似文献   

6.
周天柱 《台声》2007,(7):57-59
初识吴一香是15年前,那时她刚刚到上海来创业.而此刻端坐在我面前的吴一香.仍是那样斯斯文文、贤淑大方.却多了一份精明、果断。15年对任何一个女企业家来说.都是一段不短的时间.“可以这样说.我是把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焙烤业、包装业.奉献给了我的第二故乡上海。”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法学界有一部分专家学者正在提倡和呼吁制定一部独立的侵权法.甚至有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侵权法草案专家建议稿”。但是。关于侵权法的归责原则问题.这些专家实际上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归责原则是侵权法的灵魂和核心。是侵权法立法的根据。也是侵权法实施的基础。如果制定出来的侵权法是一部在归责原则问题上是非不清、逻辑混乱的法律.很难想象这样的法律能对具体的社会实践起到什么积极作用。我认为我国侵权法的归责原则只有一个.即过错责任原则。下面我就自己的观点作一论述.并对有关错误的观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现实生活中.有的官兵诚信意识淡薄.把诚实守信看作是“犯傻”,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说成是“老土”.甚至别而远之。相反,对那些夸夸其谈.说话不着边际的人崇拜有加。有的说话不算数.诺言不兑现;“台上讲真理,台下讲歪理”.对人一套,对己一套;把自己从来都不信的道理说得天花乱坠.还要求别人接受。说到底.就是缺乏诚信。  相似文献   

9.
法眼天下     
《时事资料手册》2008,(2):124-124
父母给子女买婚房,子女离婚时父母的出资怎么办? 律师:父母为子女结婚购置房屋出资的.子女结婚前.该出资应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单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子女结婚后.该出资应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父母如果是全额出资,最好将房产落在自己名下.日后再作赠与处理。  相似文献   

10.
小事糊涂点     
邹积隆 《现代领导》2006,(10):47-47
从近几年发生的腐败案件来看.往往发生问题的多数是领导干部.从中可以看出.领导干部在抓好部属的管理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对自己的管理.遇到挫折、困难.就怨天尤人.心理失衡.甚至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把握不住自己.被“糖衣炮弹”所击倒.这些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相似文献   

11.
刘嗣元 《世纪行》2009,(6):37-37
一、对政协的性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二、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担任政协委员是一份政治荣誉,也是承担的政治责任,既光荣,同时,责任也重大。通过这次培训班的学习。我认识到.当一名合格的.尤其是一名优秀的政协委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要充分认识到政协在我国民主政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外.还要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政协委员不是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或许是去年中国十佳劳伦斯颁奖时受到了邓亚萍的影响,刘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明确规划。他希望像邓亚萍一样.成为一名国际体育官员。刘翔认为.一名运动员如果能够在退役后继续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做贡献.应该是很不错的。  相似文献   

13.
批评要让战士服气。首先要给战士解释的权力。有些基层干部把自己当成“土皇帝”。搞“一言堂”。认为自己是领导,领导主要是管人的。是有身份的,应当自己说了算。无论自己批评的对与错。战士都没有辩解的权利。只要战士一开口说话。就给其戴上“顶撞领导”的高帽,变本加厉地训斥。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里.干部与战士之间在政治上是平等的。无论批评的对与错。都要给战士解释的权力。即使批评错了。让战士纠正自己批评的错误。也是给自己一个改正的机会.更是再次给自己赢得战士尊重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民主与法制》2007,(4S):62-62
2006年第24期《请你断案》栏目中《“一女”能否嫁“二郎”》一文中法院认为:在本案中,被告张行峰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的承包协议在前,原告李振强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的承包协议在后.原告与村民委员会签订协议时,被告对原告的承包行为是非常清楚的.被告同时也应当考虑到.原告的承包行为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应对原告的承包作出补救的办法,但被告在明知有可能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而不阻止,反而在原告的承包合同上签字,同意让原告承包荒山的行为应当认为是一种过错,被告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被告对自己的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被告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对原告造成的损失,应当认定为侵权。  相似文献   

15.
科学地确立目标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自己,这是确立目标的根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将目标建立在自己的特点之上,目标才有可能实现。那么,自己的特点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很难做出准确回答。对于我们公务员来说,也同样如此。原因是每个人都有四个自我:1.生理自我,包括一个人的相貌、身材、穿着打扮等。2.心理自我,包括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意志等。3.理性自我,包括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方法、道德水平、情商等。4.社会自我,包括自己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在社会中的责任、权利、义务、名誉,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以…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人可一生不仕,但不可一日无德.为政当官.则垂不能一日按德。德是立身之本、为政之要,看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注意自己的言行,才有好的政绩和政声。“德成以谨言慎行为要”,在道德缺失、道德滑坡的严峻形势下,记得一个“谨”字,育德、养德、修德、成德,善莫大焉。  相似文献   

17.
某连二级士官小王的未婚妻小叶从老家来到部队看望小王。考虑到小叶是第一次到部队,连队干部就特批小王一天假.让他陪未婚妻到城里看看。由于驻地的旅游景点对军人一律免票.所以在某景点,小王习惯性的就买了一张票。检票的时候。工作人员要求小王出示证件来证明自己的军人身份.这时小王才猛然想起士兵证放在连队统一保管.自己由于来的匆忙,忘了去取证件。  相似文献   

18.
按我的理解,“精神支柱”与理想、信念大约是一回事,都是对某一种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体现在行动上,则是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去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去开拓、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除了那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除了那些物欲横流的“金钱拜物教”,人都有自己精神的追求和向往,或叫心愿,或叫理想,因而也都有自己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9.
1.兴趣哪里有兴趣,哪里就容易记住。对我们有兴趣的事物,记忆力就能很好地激发出来。2.动机有了动机才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强烈的动机可以促进记忆。3.自信不要怀疑自己,要对自己的记忆力充满信。乙,这样能大大增强记忆力。4.愉快当记忆和愉快的事情相联系时,你会觉得记忆变得容易了。5.静气当身心处于安静状态时,从外部传来的信息就容易记住。6放松疲劳会降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让大脑有一定的休息、放松,对记忆将会事半功倍。7.方式从种种因人而异的方式中找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8观察你对一事物观察得越细越…  相似文献   

20.
《上海机关动态》2007,(5):38-39
徐文娟是杨浦法院一名普通的信访法官.1995年从事信访工作以来.共接待信访上万人次,参与化解各类复杂社会矛盾50多起.化解中央政法委直接交办的案件15件。在十余年的信访工作中.徐文娟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角色,凭着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极度负责的精神,不断化解社会矛盾,为社会的平安和谐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