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螺旋形骨折并非发生于外力作用点的损伤,其成伤机制有多种方式,依据成伤机制不同可以分为意外、过失和故意伤害等,准确判断螺旋形骨折的成伤机制对案件的后期处理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螺旋形骨折的成伤机制进行探讨,为法医临床学鉴定提供参考。1螺旋形骨折形成机理在一定程度的外力作用下,骨骼组织任何部位的连续性、完整性遭到破坏,便可造成骨折。不同性质的外力可以造成不同的骨折形态,管状骨骨折形态分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985年10月至1994年3月,作者对所办理的988例案件中的32例四肢管状骨扭转骨折的形态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骨折形态有72%呈螺旋形,28%呈斜形;骨折角平均为26.8°,与45°的传统标准差异显著。作者认为:影响骨折角的原因很多,除与骨骼成份、结构和复合加载等因素有关外,骨骼组织并不服从虎克力学定律,是造成显著差异的主要因素,因而认为骨折角不是恒定的常数而是变量,45°的传统标准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另外,作者对管状骨扭转骨折的生物力学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也是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常见的损伤,但对该损伤的鉴定意见却常有争议,甚至影响诉讼。本文通过分析股骨颈骨折损伤程度鉴定中的难点,就如何应对股骨颈骨折损伤程度鉴定进行探讨。1股骨颈骨折的损伤机制及并发症股骨颈骨折的损伤机制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外力直接作用于股骨大粗隆,传递至股骨颈而发生骨折;其二是负重肢体处于旋转状态,股骨颈受剪切应力而发生骨折。  相似文献   

4.
在民事纠纷和刑事伤害案件中,人体四肢管状骨扭转外力所造成的骨折,往往因双方当事人大相径庭的陈述.使法医对骨折致伤方式的推断增加了难度。为此,作者对四肢管状骨扭转外力性骨折的形态和骨折角,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资料  相似文献   

5.
<正> 口腔颌面部骨折是导致咀嚼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其法医临床学鉴定的有关报道,文献较少。本文作者曾于1990年至2002年间鉴定104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案例,现根据法医临床学鉴定书中的有关资料,就这类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骨折是法医临床学鉴定工作中常见的损伤类型,然而对骨质疏松基础上骨折的损伤程度评定存在一定争议。有观点认为此类情况为伤病共存不适于评定损伤程度,而亦有人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为生理现象,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仍属于正常人范畴,因此适于评定损伤程度。针对此争议,笔者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7.
砖石致颅骨小孔状骨折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挫裂伤是头部外伤后脑组织发生的器质性损伤,骨折引起的局部脑挫裂伤较常见,但外力作用于左颞部致孔状骨折,骨折片在脑组织内游走,到达小脑并形成8cm长的创道,在以往的法医检案未见报道,笔者遇到1例,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某日18时30分许,阎某(36岁)与人发生争执倒地后,被人用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2):180-183
寰椎骨折在临床病例和法医损伤案例中均相对少见,其骨折后造成的高位颈髓损伤后果严重,甚至可直接导致死亡。寰椎属于上段颈椎,周围解剖结构复杂位置隐蔽,损伤多样,法医解剖过程中常被忽视。寰椎骨折机制和类型复杂多样,尚无定论。本文查阅总结寰椎骨折相关研究文献,加以综述,为寰椎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钝性外力作用致四肢长骨干骨折的法医临床学鉴定要点,为此类损伤的检验及鉴定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福建省古田县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99例成年人四肢长骨干骨折的实际案例,按骨折位置、致伤方式、骨折类型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99例中棍棒打击、足踢、摔跌等致伤36例,车辆碰撞63例,前者致伤以尺骨最多,后者致伤以胫腓骨最多。骨折类型包括横形、短斜形、长斜形和螺旋形骨折,分布于长骨干中1/2段的骨折多为横形骨折。结论不同类型的四肢长骨干骨折,不仅与引起骨折的受力负荷有关,还与四肢长骨干各段的结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0.
法医临床检验鉴定中,颞骨骨折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类型之一,但拳击致颞骨茎突骨折相关报道甚少,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一名37岁女性遭受丈夫殴打,造成下肢受伤。医院诊断为右髌骨和左胫骨骨折,伤者遂接受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由于丈夫否认对其实施家庭暴力,声称其下肢骨折系交通事故坠落伤。警方遂委托对该女性的损伤进行法医学鉴定。经过审阅X线和CT检查资料,结果为伤者右侧髌骨骨折、左胫骨骨折,以及左眶内侧壁骨折。鉴定意见为髌骨的横向骨折系由肌肉的牵拉暴力引起,左胫骨损伤符合直接和间接外力所致,左眶内侧壁骨折在施暴期间形成的可能性较大。本文阐述了运用影像学技术对家庭暴力案件与交通事故损伤进行鉴别,强调了影像学技术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4例拳击致肋骨骨折分析曹际玉(山东省莒南县公安局;莒南276600)在法医临床检验中经常遇有拳击胸部致肋骨骨折的案例,由于外表无特征性损伤,很难作出致伤物性质的结论。为探讨拳击致胁骨骨折的一般规律,掌握损伤的特征,便于作出正确的结论,现将检案中所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眼眶骨折的法医特点。方法 从3653例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中筛选出涉及眼眶骨折的案例,分成3组:Ⅰ组:爆裂性骨折,眼眶骨折而眶缘无骨折;Ⅱ组:直接骨折,合并眶缘骨折;Ⅲ组:复合骨折,上述两种骨折兼而有之。结果 涉及眶骨骨折50例。Ⅰ组26例,占52%;Ⅱ组19例,占38%;Ⅲ组5例,占10%。爆裂性骨折以内、下壁多见,占96%,致伤物以钝性工具多见占63%,视力和眼球结构损伤较重。复合骨  相似文献   

14.
腰椎横突损伤在法医损伤程度鉴定中较常见。本文对48例腰椎横突骨折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腰椎横突骨折的特点,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笔者多年从事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现就损伤分析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与同行探讨。1损伤形态与鉴定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常见的损伤形态是皮肤的创口形态和骨骼骨折的形态。1.1皮肤创口形态创是致伤物或外力作用于皮肤组织造成皮肤及以下组织解剖学结构完整性破坏的结果,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多年从事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现就损伤分析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与同行探讨。1损伤形态与鉴定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常见的损伤形态是皮肤的创口形态和骨骼骨折的形态。1.1皮肤创口形态创是致伤物或外力作用于皮肤组织造成皮肤及以下组织解剖学结构完整性破坏的结果,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眶壁爆裂性骨折法医学鉴定相关问题探讨(附2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眶壁爆裂性骨折在眼损伤鉴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有关其法医学鉴定相关的问题,在法医临床学方面少见分析报告。本文对21例眶部爆裂性骨折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对其致伤方式,眼部X光片与头颅CT及眶部CT片比较,眶壁骨折伴有眼球结构的损伤情况,眶壁骨折部位及复视情况,鼻眼相关损伤等问题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进一步阐述了眶壁爆裂性骨折是一种人体保护机制的理由;提出了眶部爆裂性骨折早期易于漏诊、眶部X光片显示率低易造成眼损伤鉴定失误的临床特征,以及鼻眼相关损伤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作者就此类损伤法医学鉴定的一些建议,以资法医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临床漏诊眶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在眼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实践中,有些临床漏诊的眶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已被大多数法医同行所关注。本文作者对32例临床漏诊的眶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漏诊原因和法医学鉴定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1 案例资料 1.1 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 2011年6月21日,某山上发现1具男尸.尸体俯卧位,左上肢向下伸直,右上肢外展,双下肢伸直,上衣向外翻卷至肩胛骨下角上方,短裤脚向外翻卷至膝关节上方,现场未见死者生命活动征象.破案证实,死者为朱某,72岁,被1辆面包车撞倒后移至此地. 1.2尸体检验 尸体已近白骨化.枕骨外板见16cm"Y"形骨折线,从枕骨大孔后方向上延伸至枕外隆凸上方分叉,止于人字缝两侧.枕骨外板局部小片状骨质缺损,露出板障.枕骨大孔处可见2条骨折线,其中1条为环形,长18.6cm,沿左侧枕髁外侧缘、舌下神经管、破裂孔向前延伸,经咽结节前、右侧破裂孔、颈动脉管外口、颈静脉孔、枕髁后外侧缘与枕骨大孔"Y"形骨折线相连;另1条为竖行,长3.5cm,位于枕骨大孔咽结节正中偏左,与环形骨折线在咽结节前方相交,将双侧枕髁分为左右2块.  相似文献   

20.
<正>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或称无放射学影像异常的脊髓损伤,是指损伤暴力造成脊髓损伤而经X线及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脊柱骨折、脱位等异常,属于脊髓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1]。成人多见于颈段脊髓损伤,儿童胸段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则明显高于成人[2-3]。本文报道1例相关案例,并就其损伤因果关系鉴定进行分析。1案例资料1.1临床资料女童,7岁,某年7月15日,在练习下腰动作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