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治理犯罪要解决报应与预防这两个根本问题。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出发,如何给罪犯以法律和道义上的报应,如何对犯罪进行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是国家刑事政策的出发点。刑事实体法,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法分别解决了什么是犯罪、如何追究犯罪、如何认定犯罪的问题,然而如何惩罚、矫治与预防犯罪的问题却非上述法律所能解决。刑事执行法解决的就是如何惩罚、矫治与预防犯罪的问题。根据这一立法目的,不仅应着眼于对有罪之人的惩罚与矫治,更应着眼于对无罪之人的预防与矫治,所以,刑事执行法不仅应包括刑罚的执行,还应包括保安处分的执行、刑事保全措施的执行。明确刑事执行法的立法目的,调整范围后,辅之以刑事执行权的改革,相信我国会制定出一部体系严密、分工合理、经世致用,领先于世界的刑事执行法典。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刑事执行制度存在着法律匮乏、执行主体混乱、行刑权配置不当等问题,为加大我国刑事执行的力度,提高刑罚的效益,应制定统一的《刑事执行法》,实现刑事执行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的刑事执行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刑事执行的重视,俄罗斯近年来积极推动一体化的刑事执行立法和制度构建,不仅制定了统一的法典,还建立了一体的执行体制。在西方现代刑事司法理念的影响下,建立健全具体刑事执行制度,其做法有诸多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刑事法律和民事、行政法律在属性方面区别很大,因为其主要发挥法律的强制功能,其法律适用的后果是消极的,并且以限制人权作为基本形式.同时,由于法典和单行法不可能同时制定,一些涉及社会重要领域的单行法律的制定要晚于刑事法典,因此,在刑事法典中将最新的犯罪行为予以规制不太现实.这样,通过附属立法的模式,可以应对法律空白问题,使刑法能够及时规制相关的社会领域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刑罚的形式演变是过去到现在的一个发展过程,这种过程展示的是刑事执行改革的历程,这一历程要求我国刑事执行法典的创制和相适应的刑罚招待体制的改革,创制刑事执行法典,进行刑事司法体制改革是行刑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完善现行刑事执行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行刑事执行存在认识不到位、权力不制衡、行刑机构分散重叠等弊端,已影响行刑效果为适应现代行刑的需要,应改革现行刑事执行体制,要端正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确立刑事执行的地位;制正统一的刑事执行法典;明确行刑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陈婧 《法制与社会》2014,(8):135-137,141
在刑事法律制度中,刑事执行虽然是最后一环,但是该制度与定罪和量刑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刑事执行是定罪和量刑实现的保障,同时也是刑法所包含的公平与正义的体现。在刑事执行法律相关问题研究越来越深入细化的今天,刑事变更执行的监督研究也被单独提出且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刑事变更执行活动直接引起被执行人服刑期限、服刑地点和服刑方式的改变,与刑罚执行状况以及犯罪人的人身权益息息相关,因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联邦刑事执行制度研究”将以俄罗斯联邦刑事执行法为基础,对俄罗斯刑事执行制度做比较系统的研究。“俄罗斯联邦刑事执行法概述”是“俄罗斯联邦刑事执行制度研究”系列文章之一,重点介绍了现行的刑事执行法与过去的劳动改造法的承袭关系以及立法结构、基本原则、罪犯处遇等基本内容架构。  相似文献   

9.
正刑事执行是刑事司法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不仅发挥着对罪犯的惩罚与矫治作用,而且还检验着刑事侦查、诉讼和审判的质量。可以说,一部完善的刑事执行法律规范,在刑事法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完善《监狱法》是逐步建立健全刑事执行法律规范,稳步推进刑事执行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步骤。一、《监狱法》的完善《监狱法》作为刑事执行法律规范的主干部分,  相似文献   

10.
刑事执行权归属刑事行政权的命题必然产生刑事行政与刑事执行相对人这一对基本范畴,刑事执行相对人的权利是刑事执行法治的核心课题,廓清刑事执行相对人实体性权利与程序性权利的分野和关系,对深化权利保障理论和规范刑事执行权力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秉志 《法学研究》2014,36(6):181-191
刑法的法典化是统一刑法典的制定和完善过程。当代中国刑法的法典化程度,与中国社会形势的变迁、法治的整体发展水平、立法技术的提升密切相关。中国刑法的法典化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法律文化价值、比较法价值、社会价值、现代法治价值和规范价值。中国应综合运用外部和内部策略,制定和发展形式合理、内容全面、科学的统一刑法典。  相似文献   

12.
刘远 《北方法学》2016,(4):84-93
刑法学应当立基于刑法的具体概念而不是抽象概念。刑法概念具体化的法条依据是《刑法》第1条。学界不把该条作为刑法的概念问题而是作为刑法概念之后的刑法根据来理解是值得商榷的。刑法概念具体化的理论进路在于找到刑法内容的两个来源,明确宪法作为两个来源及其关系之根据的意义,并全面理解刑法的两大功用。《刑法》第1条的理论地位是刑法学的基石概念,其规范地位则是刑法根本原则,可名之曰"刑法正义原则"。根本原则统摄两大基本原则:第2条的法益保护原则和第3至5条的罪刑法定原则。刑法根本原则的司法实践要讲司法逻辑,控辩审对《刑法》第1条的落实各有其功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用三个不同的概念对不追究刑事责任作了规定。《刑事诉讼法》第16条所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可分为三种情形,但《刑法》第201条第4款中规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并未归属其中。现行刑事立法在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中概念不统一,《刑法》在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方面不当缺位,已有的规定也较为粗糙,《刑事诉讼法》缺乏特赦令执行的程序规定,我们有必要完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立法规定。  相似文献   

14.
Re-modifying China’s Criminal Procedure Law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within theoretical circles. Many scholars discus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modify Criminal Procedure Law. The author considers re-modifying Criminal Procedure Law based on basic scientific ideas; if these ideas contain paying equal attention to fighting crime and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initially setting up a procedural idea and a view of legal truthfulness, giving priority to justice with due consideration to efficiency, and obeying and consulting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judiciary justness guidelines that will be followed in re-modifying Criminal Procedure Law, then this re-modifying will be successful.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People Justice, 2005, (5) (in Chinese)  相似文献   

15.
现行刑事立法采取了将所有犯罪规定在一部刑法典中的模式,没有在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律中直接规定构成要件与法定刑,导致刑法典中出现大量的绝对空白刑法规范与相对空白刑法规范,并且形成了自然犯与法定犯一体化的立法体例。法律保留原则、明确性原则与比例原则是宪法原则;绝对空白刑法规范违反了法律保留原则,相对空白刑法规范不符合明确性原则;自然犯与法定犯一体化的立法体例不符合比例原则。只有改变现行刑事立法模式,在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律中直接规定相关犯罪的构成要件与法定刑,在刑法典中仅规定自然犯,才能使刑事立法模式与宪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6.
石经海 《现代法学》2020,(1):143-157
基于《监察法》的宪法性法律地位和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等理论基点,《监察法》的有效实施需《刑法》与之有机衔接。然而,《刑法》在相应职务犯罪主体及相关犯罪对象、罪名体系、刑罚配置和认罪认罚从宽规定等方面,存在与《监察法》不相对接的诸多问题,使得依《监察法》意图实现的监察全覆盖等目标难以实现,并会滋生新的权力滥用风险。《监察法》与《刑法》衔接实施以上问题的有效解决,应是基于以上理论基点,通过法律解释和刑法修正的路径,完善《刑法》相应规定的司法适用规则和立法规范设置。  相似文献   

17.
就目前而言,中国刑法学的表面繁荣的背后暴露出理论创新的贫乏与回应实践问题乏力的危机。所以刑法学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刑法学科的属于自己“专业槽”,刑法学只有成为“最精确的法律科学”,①才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与工艺流程的“专业槽”,只有最精确的刑法学,才能最精当地解决实践中棘手的刑法问题。陈兴良教授和周光权教授合作完成的《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一书正是对此的回应。作者站在时代与学科的前沿,多维度立体式展示了两代刑法学人对超规范的刑法学的基础命题、规范刑法学的前沿问题与实践课题的最新思考,展示了理论“突围”与专业槽建设的努力。突出展示了罪刑法定原则视角转换、死刑问题的观念引领、刑事政策的深刻洞见等内容。全书“充满了人文气息及高度学术性”,是践行刑法学者使命,体现刑法学创新与突围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8.
正确地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关键之一是证据的应用,侦查阶段的取证工作则是诉讼证据的重要来源和基础。侦查阶段的取证工作,必须以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为依据,方能保证刑事诉讼证据的完备和有效。  相似文献   

19.
刑法修正案(八)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促进了刑法的发展、完善,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立法中还存在一定的完善空间,这对于有效打击和预防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保障人权、实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刑法条文的解释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刑法学范畴,对有些刑法条文的理解需要结合证据法学的相关内容来思考其含义和适用规则。基于此,认为在犯罪之间设立界限和区分标准不利于犯罪认定的观点,是对证据法裁判原则存在误解的表现。污染环境罪、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等犯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应同时包含故意和过失,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主观要件的证明困难问题。不能依据犯罪论体系的推定机能将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交由被告方承担,证明责任的分配应主要依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内容来确定。对于《刑法》第238、247、289、292条等存在法律拟制和注意规定之争的法条,如果从证据法学角度将其理解为刑事推定,可以克服法律拟制说和注意规定说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