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阿碧 《检察风云》2013,(4):41-43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决定明确规定:"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此次立法对公民的网络信息安全进行保护,特别将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安全的保护提升到了十分显著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法学》1984,(9)
国家保护公民的房屋所有权,已载入宪法。公民对自己的房屋享有占有权、使用权。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可以用自己的房屋从事有益的社会生产和其他社会事业;可以将自己的房屋出租、出卖或者赠与、遗赠给他人。国家保护公民私有的房屋不受侵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非法查封、没收、侵占、毁坏。  相似文献   

3.
时评     
《中国律师》2011,(10):88-88
江苏立法保护个人隐私 买卖私人信息将重罚 9月20日,《江苏省信息化条例(草案修改稿)》提交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针对个人信息的泄露、非法买卖等乩象,草案修改稿明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一) 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2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规定,修改为:“任  相似文献   

5.
宗教事务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7日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通过2004年1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6号公布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信教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不信教公民)。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应当相互尊重、和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将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增加规定为犯罪,对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这些信息的行为也规定要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正《宪法》第10条规定了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土地制度。根据该条规定,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为了落实《宪法》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我国刑法第228条规定了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事业快速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  相似文献   

8.
立法开启土地流转之门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对于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流转,还是一个徘徊在意识形态争论中的法律禁区,国家宪法和《民法通则》都作了禁止性规定。1982宪法第十条第四款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1988年4月12日,对于农村土地制度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改革转折点。这一天,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  相似文献   

9.
立法开启土地流转之门 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对于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流转,还是一个徘徊在意识形态争论中的法律禁区,国家宪法<民法通则>都作了禁止性规定.1982宪法第十条第四款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相似文献   

10.
宪法中有关保护财产权的规定应当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有关保护财产权的规定有两条,一个是第12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另一个是第13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  相似文献   

11.
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笔者认为,对照监狱法、刑诉法等法律规定,宪法上述规定尚不完善,具体如下:一是将监狱排除在有权检查通信的国家机关之外,造成疏漏。由宪法上述规定可见,我国任何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均受法律保护,只有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才有权依法对通信进行检查,严禁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以任何理由对通信…  相似文献   

12.
第一条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利用合同进行的违法行为,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利用合同手段或者形式,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依法应受行政处罚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 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 视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信教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不  相似文献   

14.
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包括刑法保护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立法热点问题.<刑法修正案(七)>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此条规定应该是增加了两个罪名(第1款、第2款),有待两高司法解释准确确定罪名.从本条文的内容看,无疑是我国刑法保护公民人身权利的又一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或集体,“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它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但是,我国实行的又是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的使用权在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吴贻伙  陈婧 《政府法制》2009,(17):22-23
今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将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增加规定为犯罪,对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这些信息的行为也规定要追究刑事责任。此规定一经出台,舆论一片叫好之声,然而迄今为止山于一直没有作出相关的司法解释,基层司法机关在实践中感到难以操作。  相似文献   

17.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三条规定:“禁止任何人非法持有毒品。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可以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依照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这一规定为惩治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由于《决  相似文献   

18.
1997年3月14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作了重要补充和完善,确定了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罪。结合司法工作实践,笔者对此罪作一理论探析。一、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概念和特征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是指依法产生(如起草秘密文件)、经管、承办或使用国家秘密的组织和个人,违反国家法律和规定向境外机构组织或人员非法交付、出让或告知所知悉或持有的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行为。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特征:(一)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秘密、情报的保护和管理制度及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家秘密是一个主…  相似文献   

19.
(1994年2月4日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土地,依法属于国家所有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征用集体所有土地,划拨或者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也可以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第三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  相似文献   

20.
1.2011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法释〔2011〕4号3.自2011年3月18日起施行为正确适用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对人民法院处理国家赔偿案件中适用国家赔偿法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在2010年12月1日以后,或者发生在2010年12月1日以前、持续至2010年12月1日以后的,适用修正的国家赔偿法。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