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政务》2014,(8):109-109
正2014年7月13日,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中国政务微信发展年度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全国政务微信总量已近6000家,其中公安微信数量数量最多。从职能部门看,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安政务微信总量达1094个,居首位;其次是共青团微信,总量为408个;各级政府直属、下属及派驻的办公室微信303个,居第三位;全国检察院系统的政务微信180个,居第四位;全国文物旅游系统的政务微信168个,居第五位。  相似文献   

2.
继政务微博之后,政务微信成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选取"上海发布"政务微信作为研究案例,从公共服务内容主题建构、多媒体元素融合的运用、信息发布节奏的设定及回应机制等视角,分析了"上海发布"的内容特征和治理结构;论述了政务微信在社会对话机制、社会信任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层面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6,(6)
正以工作微信群来治理管理城市,三亚是全国首创;以工作年会的形式推动工作微信群建设,三亚在全国是第一家。"互联网+政府管理",让三亚市的政务工作进入"秒时代";"互联网每秒钟都在办公",也让曾经传遍全国的三亚"海鲜宰客门"不再重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政务微信账号数量的迅速增长,政务微信的服务质量也日益受到关注。为了明确政务微信的功能定位,提高政务微信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首先从政务微信公众号的服务方式以及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对政务微信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公众的视角出发,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政务微信公众号的认知、阅读、关注、可用性评价及感知价值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个体因素与政务微信因素对关注行为、可用性评价及感知价值的影响。最后,针对政务微信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新时代政府创新治理与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与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推动政务服务模式转型升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以"互联网+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发展为出发点,指出"互联网+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分析其对辽宁全面振兴发展的实践价值,并结合实际对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从机构设置的数量来看,目前我们的基层政府对于政务微信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从功能上来看,大多数政务微信重发布,轻互动;从人员组织安排层面来看,政务微信缺乏足够专业的人员配置。政府部门在未来应该加强对政务微信的认识,增强团队的专业化建设,立足本地,做好定位,从而推动政务微信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文峰 《人民公安》2013,(23):33-33
就在近日.据一份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关于“政务微信观察”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I1月12日,全国政务微信发展总量已突破3000大关。其中.公安政务微信群体以单类总量逾1000的阵容,位列全国首位,三分天下有其  相似文献   

8.
高睿 《小康》2024,(2):48-49
<正>2023年,各地不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以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服务,以政务服务现代化推动县域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202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形成数字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与背景下,腾讯作为国内的互联网领军企业,目前也在跟政府和研究机构合作,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如"政务微信"的推出简化了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工作一样,我们还在不断探索大数据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价值,并承担起实现数据治国的技术支持者的社会责任,不断推动数据治理技术及模式的创新。因此我们提出,社会化企业的大数据应当服务于社会治理,并倡议推动全行业的企业发起大数据公众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客户端为代表的政务新媒体犹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近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认真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积极打造"指尖上的网上政府",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在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凝聚社会共识、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政务新媒体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功能定位不清晰、建设运营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心,物业管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关涉到政府、社会与市场三方的互动关系。为了解决传统社区治理在激发公众参与、促进政府回应方面的不足,本研究基于政务热线大数据探索数字化社区治理模式的实现路径,通过政务热线采集北京市社区物业管理的全量诉求,识别物业管理问题的时间趋势、类型特征和阶梯式的分布模式;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调研访谈和案例分析诊断社区治理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发现,城市化起步较早的核心区和中心城区,物业管理诉求集中于共有设备和公共秩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物业企业和业主组织等社区治理主体成为市民关注的重心。针对各城市发展区域之间差异化的物业管理诉求,政务热线可辅助社区治理决策的精细化和精准化,推动社区治理模式向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6,(6)
正"微信政务群,是政府在政务办公移动互联网化浪潮中一次积极有效的尝试,获得了巨大的成果,这也是腾讯创建、运营微信开放平台的初衷。"腾讯官方表示,愿继续与三亚开展政务民生相关服务的合作,更好更快地方便百姓办事。2015年12月25日,三亚召开工作微信群年会,首创以年会的形式,总结、交流三亚微信工作群的运作经验,探讨、学习专业的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公共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2015,(1):59
2014年12月25日,新华网发布《2014年全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全国各级政务新媒体活跃度继续提升,内容更加趋向于多元化,风格更加亲民,互动更加明显;包括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在内的政务新媒体,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政民互动、引导网络舆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对2014年全国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政务APP的运营成长情况进行了统计:1政务微博。2014年,"微博国家队"在各大微博平台中均成为传播最为活跃的第一梯队成员,截至2014年11月底,中国政务微博  相似文献   

14.
政治学首先介入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在当代中国,城市已经成为人们居住的主要场所,而环境、交通、住房等城市问题的出现也成为当代政治学必须持续关注的命题;同时在城市蔓延过程中,城市空间扩张与社会阶层分离带来的治理困境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将困扰城市发展与政府发展。城市治理必须同时解决城市中的政府治理问题与政府治理中的城市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发展与政府转型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5.
微信是政府提供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新型平台,顺应了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与要求。基于微信平台的电子化公共服务模式的特点表现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便捷性、微信信息发布的精准性、微信支付功能的即时性以及微信互动的私密性等方面。借鉴"武汉交警"政务微信平台的运营经验,可从完善政务微信互动形式、拓展政务微信服务范围、构建政务部门配套信息系统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基于微信平台的电子化公共服务模式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是数字政府与法治政府相结合的系统集成目标,必须遵循技术与制度融合的方法逻辑,统筹协调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与法治价值的规制机能,推动政府治理各个领域数字化发展与技术应用各个方面制度化保障的融合治理。在技术赋能上,数字技术助推法治政府现代化转型,实现对法治政府治理理念、组织结构、运行模式的数字化再造。在制度保障上,依托法治规则有效调和技术风险,从政务数据流动的标准化、数字权力运行的程序化与数字问责机制的规范化三个方面,搭建数字政府建设的法治框架。  相似文献   

17.
从整体分布、账号设计与运维、发布、互动、服务等多个维度对上海市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开展研究。研究发现,上海市政务微信开通数量稳步增长,多层级、多区县、多部门格局初步显现;微信界面与功能设计更趋人性化,但仍具提升空间;微信发布内容实用,形式多样,频率适中;微信互动方式人机结合,回复及时,众包合作;微信定制化信息服务初现端倪,全流程在线办事尚未突破。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政务微信发展提出建议:基于实际需求,打造立体化交叉式的上海政务微信群;以用户为中心设计微信账号的界面、功能、内容和互动方式;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实现全流程微信办事;与微博、网站等渠道相结合,建立跨平台的协同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编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于2014年6月25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3月底,政务微信发展总量已达5043个,除台湾地区外,政务微信全面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时,随着微信国际化的普及发展,其中还包括中国政府驻外机构政务微信7个,以及外国驻华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社会数据种类和规模的指数级爆炸性增长,大数据治理的概念应运而生,并深刻地影响着政府及社会和市场的运行方式。大数据作为新时代的战略资源和革新技术,对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高公共决策水平、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与日俱增。传统政府治理模式由于存在明显的弊端,已经不能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势必要加快转型,而大数据广泛而又深入的推广应用,则为传统的政府治理转型提供了变革契机和方法。为此,要着力培育全面、系统的大数据意识,运用大数据的治理属性,推动传统政府的治理变革,重塑政府形态和治理模式,以适应和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从而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多轮全国性大检查的推动下,各部门各地方的政务网站逐渐告别“建而不管”的局面,网站质量显著提升.同时,微博、微信等政务新媒体大量发展起来.据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超7亿,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超2亿,但只有近半数网民对在线政务服务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