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行政流程再造是政府根据电子政务运作的内在机理为原则,对传统的以行政职能为中心的行政流程进行再造,转变成以公众(广义的公众,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等)服务需求和输入各种公共信息为起点,到政府创造出对公众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终点的一系列借助网络进行政务活动。政府再造后的行政流程以公众满意为目标,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面向公众,以事务为中心;二是跨越职能部门,所属单位的现有边界。  相似文献   

2.
网上联合审批是地方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探索流程再造、实现一站式审批的重要项目;然而,网上公共服务面临的"碎片化"问题是我国电子政务向纵深发展的困境,也是提高地方政府服务能力面临的棘手问题。作为回应政府治理"碎片化"问题而诞生的"整体政府"理论为我国网上联审提供了突破性思路。今后,在将相关部门整合在一个办事大厅采用电子办公的基础上,需要加强"网络"和"审批"的整合,对于文化以及社会力量的整合,方能使电子政务真正实现以服务公民为宗旨。  相似文献   

3.
基于信息网络的政务流程再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斌 《电子政务》2005,(22):58-63
业务流程再造是组织摆脱困境的重要措施,也是消除潜在威胁、保持组织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作为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继承和发扬,政务流程再造是各级政府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改进公共管理与服务方式,提升政府绩效的必由之路。而将政务流程再造与电子政务建设相结合,则是积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以实现再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是当代公共部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公共管理的集中表现.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普遍推行的电子政务实现了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流程再造二者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为再造行政流程、实现政府资源整合、形成跨部门的网络化协同办公和改善政府服务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行政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应用,为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营造了政务环境.然而,我国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流程再造"两张皮"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因此,根据实践验证的逻辑和理论发展的逻辑研究分析我国基于电子政务应用的行政流程再造的问题和提出具体对策,将有助于调整和正确把握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推动电子政务的深度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电子政务视野中政府行政流程再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振  魏琼 《电子政务》2005,(22):47-52
科学、合理的行政流程是电子政务存在和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本文对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行政流程再造特征进行了基本界定,并阐述了传统行政流程在网络环境下的弊端,进而提出了电子政务环境下行政流程再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传统观点认为,地方经济或财政实力决定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但是,我们认为公民参与、社会组织、信息沟通、电子政务技术等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更具影响力。在公共治理理论框架下,本文分析了影响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综合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台湾的社造运动与我国社区再造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再造是当今构建和谐社区的根本路径。台湾社造运动将再造理论从企业与政府研究领域引入社区治理领域,为大陆的社区建设提供了诸多启示。社区再造要从社区形象策划出发,以社区制度再造为基础,以社区流程再造为重点,促进社区公民的再造,实现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郭渐强  杜金穗 《求索》2013,(7):232-234
目前我国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呈现出较为严重的"碎片化"现象,导致协调成本高,行政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的困境。"整体政府"理论中的协同理念及政策主张对破解公共服务中"碎片化"困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整体政府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的成功经验,从大部制改革、服务流程再造到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现象,实现公共服务协同供给。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介     
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互联网大规模普及和日常化应用,作为创新政府管理的工具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电子政务实践日臻丰富,且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正在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载体。顺应新时代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的召唤,增强电子政务教学研究的贴近性、课程内容的时代性、教学模式的互动性以及学习方式的自主性,了解电子政务的理论、掌握电子政务实践技巧,是数字时代公民互联网素质的必备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论电子政务环境下公务员素质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熊英 《理论月刊》2004,(9):141-143
电子政务的实施是经济和信息全球化浪潮下政府再造的必然趋势。我国现实的落后传统行政文化与电子政务的要求格格不入。作为电子政务的实施主体和行政文化承载者、创造者的公务员,其素质的提高是电子政务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以科技素质为突破口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促进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是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加速发展的要求和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1.
邓崧 《电子政务》2006,(8):113-116
本文从信息集成和业务集成的角度,将电子政务服务分成了4种模型,对各种模型的运作机制做了分析和比较。文中论及的电子政务流程再造模型的成本主要是指电子政务服务流程中所产生的应用成本。在做了一定简化假设的基础上,本文对各模型中的用户成本和政府成本等做了定量的评估分析;并认为,有信息集成和业务集成的电子政务服务模型最能减少用户成本和社会成本,而合理的政府业务流程再造是减少政府成本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功能的定位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具有公开政务信息,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网上互动参与以及业务处理等功能。要实现这些功能,就应当树立“客户关系管理”理念;统一电子政务标准,形成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适时推进电子政务信息流程再造;科学规划电子政务信息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德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中,德国属于温和型国家,其地方改革的原则策略选择与中国的渐进改革模式具有某些相似特征,即以法治为核心、以政府能力提升为目标、多价值平衡及公民间接参与为主直接参与为辅。在改革内容上,表现为公共服务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体制改革包括机构精简(含组织流程再造)和地方政府区划改革,机制创新包括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重新设计和公共物品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体制改革的直接价值取向是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绩效和强化公共部门的服务能力;而机制创新的直接价值取向则是创设一种新的治理文化,最大限度地动员市场和第三部门参与地方性公共服务的生产,让地方政府"瘦身",实现公共服务生产与供给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政务流程再造?实现由“传统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涉及改革问题:一方面是管理,一方面是服务,这两个目的不能达成,真正的电子政务就实现不了。可以说行政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子政府行为的改变。因此,政府在现有体制条件下还要考虑到行政机构体制改革后政务  相似文献   

15.
张君君  顾凡 《前沿》2010,(19):174-176
以顾客为导向的政府流程再造已成为我国地方政府建设的重要途径。无缝隙政府理论的注入为地方政府流程再造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文章在对无缝隙政府理论进行系统介绍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政务流程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进行地方政府政务流程再造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是开放的时代,互动的时代,也是参与的时代。在信息时代,政府改革面临无限的机遇和挑战。建立以公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政府政务改革和再造的方向。如何完成政府职能的转换,如何在管理决策中体现民情民意,这是电子政务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如果说政府门户网站在政府与公民之间搭起了全新的、便利的桥梁,那么其中的“市长信箱”则是这座桥梁的拉索,它是集中体现民意、民主行政的窗口。“市长信箱”这个载体,可以折射出政府部门对电子政务核心理念的理解,测量出电子政务的建设水平和政府改革的步伐。一、调查背景省会…  相似文献   

17.
政府信任是政府与公民之间良性互动的重要表现,体现为公民在理性选择中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的认可。当代中国社会中地方政府的信任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主要与利益多元、理性公民、风险社会等因素相关。一般情况下,地方政府的信任指数与政府公共服务的绩效是正相关的,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表现越优良,获得的信任指数会越高。当前,地方政府在现实行为中,并没有很好地执行新公共服务的理念,出现一些行为背离现象。基于新公共服务的视角,提升当前地方政府信任指数的路径主要有: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培育理性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建立及时有效的回应机制;强化行政责任与民众监督力度;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人民导向化;坚持公共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18.
观念“提升”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实际情况是,电子政务大部分紧紧围绕着内部网络建设,以管理为核心,注重内部工作效率的提高。仔细分析政府的核心职能所在,就会发现“服务”才是一个政府最为核心的职能,政府的任何一个部门都是为了服务公众而存在的。因此,作为政府职能的电子化手段,电子政务自然也应该遵循“以公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电子政务思想。以公民为中心的电子政  相似文献   

19.
面向公共服务的电子政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近几年国内外大量文献,指出面向公共服务是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通过面向公众需求为核心的电子政务建设来推动政府公共服务的改革,以共享服务方式来提高整个政府系统的效率并为公众提供完整的服务.为使目标能实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都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强有力的领导与组织架构,保障跨部门间的横向合作的协调.同时,通过文献分析指出,我国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政府电子服务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相关实践,积累的实践经验急需发现与总结,以通过科学研究完成具有本土意义和普适性学术价值的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20.
何洋 《电子政务》2007,(8):45-52
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政务流程再造(GPR)的理论,探讨了GPR的内涵、特性、指导思想以及基本原则,分析了GPR实施过程的策略和系统模型,通过对GPR的研究为政务流程再造和电子政务提供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