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修订已有两年,对医疗纠纷的处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通常,在这类案件中所涉及的鉴定问题,特别是《条例》对于鉴定人员回避的范围并不明确,给司法实务带来了不少难题。本文从司法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期为医疗纠纷案件鉴定人员的回避范围的完善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5,(9)
以一例盗窃案为基础,通过对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中,"毁灭""帮助""情节严重"等法律用语的解释,将司法实务中面临的问题与现有条文相结合,并综合对比各学说,全面考量案件情节严重性,解决法律在实务中应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杜邈 《公安研究》2009,(5):51-54
故意伤害罪是一种典型的结果加重犯,故意伤害致死案件的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法律性和直接性等特征。在司法实践中,应查明被害人受侵害前的原始状况,被害人死亡的直接原因,侵害行为的性质与程度和有无消极因素的介入,以科学认定故意伤害致死案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随机选取的100份被告方提起非法证据排除申请案件的裁判文书显示: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基本为司法实务所规避,被告方提出申请后排除程序启动及庭前会议的适用较少,法庭在审查过程中可能以对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判断替代证据非法性判断,目前重复自白的排除规则缺失,侦查人员出庭对辩护律师形成重大挑战。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发现为立法及司法中更为科学的完善、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提供了方向与指引。  相似文献   

5.
证明标准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问题,在发现案件真实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经过十几年的讨论之后,我国应当走出模仿西方经典法治国家的窠臼,面对司法实务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确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证明标准,科学引导司法活动。  相似文献   

6.
刑事和解已经成为检察机关目前广为实践和理论探索的一种适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司法改革措施,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在司法实务操作上出现的很多不协调的问题。本文对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如何做好轻伤害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从其所体现的效果方面对轻伤害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的规范提出了司法操作路径,以促进相关的立法完善及刑事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7.
司法鉴定中的多头鉴定、重复鉴定造成鉴定和诉讼资源的浪费,在妨害诉讼效率的同时,带来司法鉴定威信的缺失和司法鉴定启动的无序等问题。但再鉴定有其存在合理性,表现在对当事人权利的尊重和对案件事实的明确上。解决司法鉴定中多头鉴定、重复鉴定问题的关键和根本方法在于建立统一完善的司法鉴定标准体系。此外,专家陪审员制度和司法鉴定听证也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朱淼 《人民论坛》2014,(14):113-115
相较于民事纠纷案件、行政纠纷案件而言,由于刑事案件"生死攸关",更加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司法实践中,许多案件之所以引起舆论的高度关注,也是因为量刑问题引起的,量刑的失当严重威胁了司法权威、司法公信,对刑事法官量刑的自由裁量权进行有效的规制,成为当前司法实务界、理论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司法精神医学在刑事领域中的应用已有近30年的历史,虽然成绩斐然,但尚存不足。严峻的现实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伪装精神病的数量和手段均在逐渐提高,现行的流水分段作业模式已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有效地遏制这一不良增长势头;其二是国内的刑事犯罪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刑警只有针对性地借助各种科技手段提高侦查技能方能从容应对,而司法精神医学便是其中的一门技术,对一些案件的侦破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奇功效。然而,国内侦查实务中司法精神医学的运用范围仅限于鉴定与刑事案件相关的各种法律能力,刑警遇到其他与该学科有关的问题时很少聘请司法精神医学专业人员来协助,致使办案效率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朱淼 《人民论坛》2014,(5):113-115
相较于民事纠纷案件、行政纠纷案件而言,由于刑事案件“生死攸关”,更加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司法实践中,许多案件之所以引起舆论的高度关注,也是因为量刑问题引起的,量刑的失当严重威胁了司法权威、司法公信,对刑事法官量刑的自由裁量权进行有效的规制,成为当前司法实务界、理论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准确认定寻衅滋事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之间的界限,一直困扰着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结合个案来分析寻衅滋事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之间的关系,便于揭示两者之间的区分标准与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2.
公正仰仗于完善的司法,目前我国的司法会计鉴定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鉴定依据不充分、鉴定责任不明确,有时对于同一案件的财务事实,出现多种鉴定结论、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鉴定结论,使得法院无从审理。文中就司法会计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对规范我国司法会计鉴定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侦查机关就案件侦查过程中的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立功问题而出具书面说明进行阐释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此类情况说明在个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实践中对该类情况说明的证据属性没有统一的界定,这导致此类情况说明的大量滥用,造成证据越位并给司法腐败提供了空间。因此,有必要对其严加规范并对规范的方法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现今社会,利用库存现金进行犯罪的经济案件不断增多,因为库存现金在企业资产中的流动性最强,常常成为不法分子觊觎的对象,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常常需要对库存现金进行司法会计鉴定。本文详细介绍了对库存现金进行司法会计鉴定的内容、鉴定方法与鉴定要求等,并介绍了常见的利用现金造假账的手法,以期对司法会计实践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关于司法鉴定的委托及受理等程序方面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完善、加强规范管理的地方。文章结合司法实践,对司法鉴定的启动、材料提供以及鉴定文书的发送、告知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作为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司法鉴定在案件侦查、审判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司法鉴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在思想认识、规范制订、相关体制、实践操作、内外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困惑,必须予以纠正和完善,将司法鉴定人员职业道德纳入规范化轨道,使司法鉴定活动朝法制化、科学化、有序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轻伤案件因其多发而耗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对于轻伤案件能否进行和解,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有争议。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一些国家的轻伤案件和解制度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同案不同判"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司法实践的各个领域,不仅严重破坏了我国司法权的统一适用,而且给我国司法公平公正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这一现象具有我国成文法法律体系结构、裁判主体的主观方面和"同质化"程度以及司法程序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等方面的形成原因。为了抑制该现象的发生,我国既要做到进一步细化立法技术、加大案件审判过程的公开力度,又要加强裁判主体的"同质化"和"去行政化"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快落实案例指导制度和全面推进量刑建议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表见代理制度的确立,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对交易安全保护的重视,但在司法实践中表见代理的认定存在很大的争议。只有在司法实践中完善表见代理的认定依据,才能真正维护交易安全、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翻讼,是近年来多发于司法实务中的现象,不仅造成诉讼程序的反复启动,浪费司法资源,而且对司法公信力带来负面影响。翻讼具体表现为翻供、翻证和翻案三种情况,使案件在诉讼程序中出现反复无常、捉摸不定、似是而非的边缘化状况,不仅是困扰司法机关的一大难题,也是消耗诉讼资源的一大固疾。理性地看待翻讼并积极地“排除”翻讼所带来的“损害”,通过顺向思维、逆向思维、转向思维,达到铁证如山、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