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政府法制》2014,(32):6-6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0月27日在京举行,继续审议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审议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草案。根据草案,中国拟将每年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相似文献   

2.
资讯     
《中国律师》2015,(1):102-104
全国人大:设立"国家宪法日"2014年12月4日,13亿中国人迎来了第一个"国家宪法日"。1982年的这一天,经过为期4个月的全民大讨论,八二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设定为"国家宪法  相似文献   

3.
法律关注什么?——写在“12·4”法制宣传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月4日,本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但从2001年12月4日开始,中国人给她赋予了不平常的意义。19年前的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即现行宪法颁布实施了。从此,刚刚从灾难深重的恶梦中解脱出来的祖国,开始踏上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正常轨道;19年后的今天,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四五”普法规划明确规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相似文献   

4.
惊鸿 《政府法制》2012,(34):8-9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982年12月4日,出席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的3040名代表,以3037票赞成、3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共和国历史上第四部宪法,也就是现行宪法。  相似文献   

5.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宪法日已经成为现代法治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多元的社会价值,发挥着独特的社会功能。宪法日是民主的纪念日。宪法是民主国家的法律标志物,一个国家的民主合法性往往通过制定  相似文献   

6.
行程之二:设立国家宪法且十八届四中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张德江出席“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座谈会,要求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内涵: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相似文献   

7.
胡健 《政府法制》2012,(34):4-7
30年前的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四部宪法,与广纳民意的1954年宪法一脉相承,同“文革”色彩鲜明的1975年宪法、“左”的思想尚未彻底清除的1978年宪法果断切割,  相似文献   

8.
现行宪法自从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以来,已经整整20个年头了。在这不平凡的20年里,我们的国家在共产党领导下,沿着宪法所指引的道路阔步前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今天再次学习宪法,益感宪法的博大精深。兹值此华诞,特书写几点粗浅的体会,作为对这部旷代之伟大文献的纪念。……  相似文献   

9.
法治快报     
《公民与法治》2014,(24):2-3
12月4日确立为国家宪法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把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此举意味着,中国人将以崭新而生动的形式向宪法表达敬畏,宪法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在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北京市高级法院隆重举行法官宣誓仪式暨法院开放日活动。北京市高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慕平出席宣誓仪式并作重要讲话。近百名来自企业、学校、网络等社会各界人士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参与了开放日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整个宣誓仪式进行了现场直播。中央及北  相似文献   

11.
正欢迎辞:高祥(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会长,《比较法研究》主编)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下午好!我们成立北京市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时规定每年要开一次学术研讨会。去年我们举行了第一届比较法北京论坛——南海问题与海洋法治,今年是第二届比较法北京论坛——宪法实施研讨会。我们想把比较法北京论坛做成一个品牌,目的就是做法律方面的国家智库,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的日子。  相似文献   

13.
贾清 《中国法律》2004,(5):40-41
中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首次将“人权”由一个政治概念提升为法律概念,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主体由党和政府提升为国家,从而使尊重和保障人权由党和政府的意志上升为人民和国家的意志,由党和政府执政行政的政治理念和价值上升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政治理念和价值,由党和政府文件的政策性规定上升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原则.  相似文献   

14.
宪法作为一个国家最根本的政治宣言、法律誓言,承担着人权保障书的责任。宪法不应是奢侈的政治装饰品,在期待法治、憧憬宪政的今天,宪法的实现可谓我们共同的政治、法律理想。如何让理想成为现实,如何实现宪法成为法学学者们热衷探讨的问题,同时这一问题也激发了研究者的想象力。宪法适用不是宪法实现的必然途径,但却是其后盾和最终保证。如何适用宪法,很多论者想起了专司法律的司法机关,于是宪法司法化成为学界的流行话语。  相似文献   

15.
宪法与私有财产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利明 《法学杂志》2004,25(2):9-12
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第四次修正案。修正案中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宪政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进一步提升了私有财产的法律地位,扩大了私有财产的范围,为进一步完善私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制度提供了宪法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创设宪法委员会实现宪法可诉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现行宪法自1982年12月4日颁布以来,经过了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三次部分修改。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制定了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现行宪法的某些规定与形势的发展已不相适应,亟需进一步加以修订,与时俱进,以完善我国的宪政制度。也就是说,实践在发展,实践无止境,宪法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本市部分政治学、宪法学专家学者就这个问题谈谈他们的看法和建议,供有关领导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把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此举意味着,中国人将以崭新而生动的形式向宪法表达敬畏,宪法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8.
李勇 《特区法坛》2004,(5):13-14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它也再次唤起了全民的宪法意识。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知道,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是一切法律法规赖以存在和适用的基础。而宪法司法化作为一个理论和实践都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必要对其加以认真研究和把握。  相似文献   

19.
宪法基本权利是个人作为人的固有主张或资格.它是每一个公民对于国家机构、公共机构、社会团体和组织的权利.它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权利.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公民在宪法上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以及这些权利能否得到切实保障.本文在阐述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的概念、分类、救济等基础之上,还例举了英、美、德三国的宪法基本权利做了基本的比较,以期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20.
曾萍 《法学》2004,(4):8-12
20 0 4年 3月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中国 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以来的第四次修改 ,是宪法内容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保持了宪法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宪法修改始终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要求。宪法修正案内涵深刻 ,立意高远 ,都是关系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尤其是对私有财产权与人权的保护性规定 ,对中国宪法发展和我国整体法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