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卢梭在其教育论著《爱弥儿》中说,希望学生对待学习像对待游戏一样,做一切事情都是兴趣盎然,令人高兴。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都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有学生对一门功课有兴趣才会爱学,爱学才会增知,增知才会长智。在法律常识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抓住一个“趣”字,做到趣讲、趣学、趣练。现仅就“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内容谈一谈趣味教学。 一、运用漫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与关键。艺术性的导入能把学…  相似文献   

2.
现行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可读性强而又通俗易懂,容易使学生初涉教材就自认为懂了,好像没有什么疑难的问题。其实,这种“无疑”并不是真正无疑,而是没有用心钻研教材,没有找到认知矛盾的表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疑点,鼓励学生发现疑点,启迪学生思维,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有机统一,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教学中,教材的重点、难点,概念…  相似文献   

3.
当前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照本宣科,强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做法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来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教学效果呢?根据中学生求知欲强、喜欢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心理特点,笔者认为设疑导思是个好方法。一、于无疑处设疑,疑中激化于无疑处设疑,疑中激化,就是教师有意在不难理解或看似无疑的内容中发掘疑点,引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正可谓“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因此,在无疑之处设疑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例如,在初三《思想政…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想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寓教于乐的实际做法。一、设疑引趣。设疑引趣,通过设置疑问,来挑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我国宋代学者张之厚说:“学则须疑”,  相似文献   

5.
爱迪生曾经说过:"文明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教会人们思考,因之要下决心培养有思维习惯的人。"思维是智力与能力的成分,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激发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内认识倾向,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反应,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从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中设疑,造成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让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如初三年级学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朝朱熹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问题,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设疑,教师要在学生看似无疑处设疑,有疑处释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把问题引入课堂。即以问题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主线,作为推动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内驱力,激发其探索与求知的欲望,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以疑引思,以思解疑,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案导学”中如何“设疑…  相似文献   

7.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是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大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应注意用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语言或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想学。如生动的故事,贴切的比喻,妙趣的讲述,诙谐的手势,巧妙的悬念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扩大学生视野。学生由于受年龄等因素的限制,对社会生活了解甚少,学习政治会有不少的疑难,从而导致他们厌学。…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与学习的效果有直接关系。正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所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学生感兴趣的,就容易接受,不感兴趣的,就接受困难。这就是说,越能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则乐,乐则学,愿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尝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加,在“探究”中创新。一、新闻吧新闻是一本活着的书,是一道风起云涌、日新月异的风景,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政…  相似文献   

9.
当前,思想政治课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其重要的原因是学生认为“政治理论是空洞的教条,学了没用”。现代心理学认为,兴趣与需要直接相联,需要越强烈,兴趣越浓厚。因此,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就要在培养和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需要上下功夫。一、持久的兴起来自需要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教学过程中,人们大都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事例、精巧的设疑、直观的情境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样激发的兴趣是短暂的,难于持久而稳定,极易随情境的变化而…  相似文献   

10.
1.设疑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有疑才有思,才有问。疑就是求知的动力。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感到有问题需要思考,“就难以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可以设置悬念为开头语,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2材料引入法。为了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开头列举大量直观的感性材料或已有的知识材料,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形成判断,概括出结论,而这个结论正是本课所要讲的主题,从而导入新课。3.激情法。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要讲好…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学教育特别提倡和强调“激发兴趣”、“强化动机”、“教会学习”、“发展智能”。而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对完成学习任务起推动作用,对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起着制约的作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以“情、奇、疑、争、用”五字入手,寻找并建立情知融合点,创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动之以“情”趣“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和改变学生情感的内容和品质。演员表演只有进入角色,才能打动观众;教师上课只有情真意切,才能激励和感召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如…  相似文献   

12.
课堂讲授是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基层政工干部在实施课堂教育时,应以激发官兵的求知欲和兴趣为切入点,以此调动他们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设疑导入。在政治教育中巧设疑问,于无疑处设疑,让官兵带着满脑子的疑问进入教育,这样既可激起学习兴趣,又可启迪思维。设计问题需把握好三点:一是紧扣主题,精心设计,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增强问题的目的性;二是深入挖掘,抓住教育内容与官兵思想实际、军营生活的联系,找准切入点,增强问题的实效性:三是难易要适当,面向全体,注意问题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13.
引趣三题     
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规律,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为了使学生的兴趣得到理想的发展,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三条途径,收效较好;一、以疑引趣。①于平淡无奇处引趣。通俗性、可读性是新编政治教材一大显著特点,不少内容,乍一看来,明白如话,一目了然,平淡无奇,学生学习容易滑过。这就需要教师于平淡无奇处引疑激趣。如,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教材上为什么要使用“一套”一词?从这“一套”可说明什么?这样于…  相似文献   

14.
一、幽默艺术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1.引起注意,激发兴趣。英国学者M·鲍门在《幽默教学:一门表演的艺术》一文中指出:“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他引用海特的话说:“幽默是一个好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幽默有多种功用,最明显的功用刺是它能使学生富有生气和积极注意。在教学中,幽默的真正目的要更为深入,更有价怕得多。”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运用幽默,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例…  相似文献   

15.
一、以情导入,激发兴趣“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教师应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导入新课,达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政治课,设疑导入较为常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学生的回忆、联想,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情绪的高涨.步入智力的振奋状态,这有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二、情深之处,点拨质疑课堂导入以后,让学生阅读教材,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阅读…  相似文献   

16.
古人有言:“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出热烈、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自娱娱人,产生教与学的双重效能。敲打学生心灵。教师整个教学过程,应直接指向学生的心灵空间,以新的情境和新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心灵震荡、促使学生时刻处于激趣与释疑的动态学习情境之中。教师对学生心灵的不断敲打,就能粹出学生闪亮的思维火花。留下思维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设疑置问,给学生留下悬念,甚至布设层层思维障碍,使学生处于学习“徘愤”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渴望,进而循着教师点拨的思维通道,层层深入,学习感悟,领略到创造…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常用策略有: 引而不发。一位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抓住学生的思维这只“小鸟”,同时又不使它感受到束缚,从而唱出美妙而动听的歌声。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解、设疑是“开而弗达”,“引而不发”,留有学生思考的余地,为他们的创新思维创造必要的条件。“引而不发’林现在每一项教学活动之中。例如,导语激发学生的情感之后,学生渴望知道得更多。这时,教师并不倾箱倒筐,而是提头留尾,或择举一二,余者让学生自己探求。讲授到…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中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较强,要求尊重,要求自立,喜欢独立思考,不喜欢人云亦云;另一方面又不会自学,习惯于“先生讲,学生听”。为了改革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这一弊端,变“学会”为“会学”,我在教改实践中,运用“预学、议学、导学、练学”,教学生自学,收到了转差为好的积极效果。一、预学新课开始时,教师指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我质疑、思疑、解疑、记疑。具体做法是: 1.以趣话诱预学。赞可夫讲过:“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预学前,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运用幽默风趣而富有启发性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欲知道理何在,须看课文分解”的心理状态,以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预学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可见,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不仅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习课也应如此。中学政治自习课的传统作法是:教师要求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内容,学生便硬背死记,教师“巡逻监视”。教师一来,学生就高声朗诵,闻于远近;教师一去,学生则偃旗息鼓,闲聊无事。这样,由于学生没有明确具体的任务,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我从去年开始,改变政治自习课的一贯做法,利用自习时间开展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变自习课为小论文课。1985年以来,全国15个省、市先后开展了高中学生政治小论文  相似文献   

20.
多年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教书有路“趣”为径,学习无忧“乐”作舟。一、转换角色引起兴趣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为了便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十分注意自己角色的转换:常常以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出现,教学过程始终体现出是一种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二、语言技巧激发兴趣思想政治课的感召力、说服力与教师的语言技巧、语言风采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一些风趣幽默、耐人寻味、内容深刻、饱含哲理的语言,能使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