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武小龙 《长白学刊》2023,(1):97-112
财政改革始终内嵌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构建“政绩压力—财政分权”的分析框架,对土地财政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理论解释,并以2002—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土地财政对人地城镇化协调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财政压力”和“政绩激励”构成了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占用土地的根本因素,“土地、财政、政绩”三位一体的模式正好契合了地方官员追求政绩与财政收入的双重目标;土地财政与人地城镇化协调呈现双向互动的影响效应;中部地区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比东部地区更强,并且土地财政对人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抑制效应也更深;人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还受到工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正面驱动,并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此外,城乡收入差距也受到城市偏向的发展政策以及地区经济开放程度的影响。这对于进一步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完善政府绩效考评机制、推进“人口—土地—产业”要素之间的联动发展、构建地区差异化的城乡发展政策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家庭联户代表制度是关于农村民主管理的一次有益探索。它的优势性主要体现在:创新了基层民主管理组织形式;促进了村务监督的有效化;解决了基层社会中的一些突出矛盾,等等。另外,这项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联户代表会决策效率较低等。但总的说来,这一制度为我国当今的基层民主改革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家庭联户代表制度是关于农村民主管理的一次有益探索。它的优势性主要体现在:创新了基层民主管理组织形式;促进了村务监督的有效化;解决了基层社会中的一些突出矛盾,等等。另外,这项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联户代表会决策效率较低等。但总的说来,这一制度为我国当今的基层民主改革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当前深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迫切需要政治体制改革与之相配套,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正确选任干部的基础,群众公认原则在当前尤为重要。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群众公认原则选任干部的主要难点是“公认不公”、“民主失真”。“公认不公”表现为: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中,能力强、坚持原则、政绩突出的干部有时票数低;相反,政绩平平、当“老好人”的干部票数高。前者因为缺乏所谓的群众基础不被重用,后者因“群众公认”受到提拔。“民主失真”表现为:形式上民主,实际上拟仔免的干部组织上已经内定,…  相似文献   

5.
<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相适应,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走上了一条增量改革之路,并进一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基本制度框架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6.
浙江台州30年来党代会常任制改革是一个制度保障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的政治发展过程。就发展党内民主而言,不宜把党代会常任制仅仅视为一个地方政绩框架下的工作机制创新和民主要素建设问题,而是应将之作为党内政治生活发展的保障性制度体系建构议题来看待和处理。换言之,改革开放以来,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的历史使命是对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提升予以制度建构。这种制度建构,把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创造性地嵌入党内政治生活,以保障党内政治生活的秩序与活力;以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制度化行为克服非制度化行为,以保障党内政治生活的公平与正义;从生活质量发现制度内涵,以保障党内政治生活科学与人本的制度方略。通过阐释党代会常任制改革对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建构逻辑,既可厘清党内政治生活重构的制度原则、制度主题和制度方略,也可以明确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的历史内涵和发展趋向,还可以辨别出党代会常任制改革与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提升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7.
沈满洪 《今日浙江》2013,(11):52-53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政府强力推进下的市场化改革。在这一背景下,政府政绩考核制度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且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但是,政绩考核制度安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落实。好的政绩考核制度可以将政绩考核导向生态文明建设轨道,坏的政绩考核制度可以将政绩考核导向破坏生态文明的轨道。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看,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政绩考核制度必须进行三次改革。  相似文献   

8.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更契合中国综合性情景的代议政治。中国人大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理论与现实背离的难题,代表制度是中国人大制度改革完善的突破口,人大代表专职化在改革完善代表制度过程中出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克服中国人大代表兼职化的诸多弊端以及适应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新情景变化和社会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和民主法治建设要求是证成人大代表专职化的强力价值性理由,而相关最正式与最权威的确认正名以及一系列国际化实践与本土化探索也为中国人大代表专职化创设了优良的政治保障条件和现实可靠经验。从部分人大代表专职化扩展至人大代表的整体专职化,并尽可能地多采取试点式技法、协同跟进调整原有的或再设计一整套新的配套式制度举措,是中国人大代表专职化的可能进路。  相似文献   

9.
梁胜利 《当代广西》2004,(18):28-28,32
近期,我在调研中多次听到群众反映:我们是既怕“政绩”,又盼政绩。怕的是个别干部只为自己升官需要不顾百姓需要的“政绩”,盼的是为百姓实实在在办好事的政绩。群众的反映,值得深思。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进展,政绩在干部的升迁去留中日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重政绩、创政绩,成为领导工作的一大热点。但是,由于政绩观的偏差以及虚假政绩等问题的出现,政绩的声誉一度遭受很大损害,致使一些领导干部不敢谈政绩,甚至连“政绩”二字在一些地方和一些人的心目中都成了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隆德 《湖湘论坛》2004,17(3):37-38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领导干部干好事业的思想基础 ,是防止和消除某些领导干部在实践中存在的短期行为倾向的迫切要求 ;正确的政绩观主要是指领导干部在为谁创造政绩、创造什么政绩以及怎样创造和评价政绩等问题上的正确观念 ;培育和强化领导干部正确政绩观 ,既要强化主体条件 ,也要优化社会环境 ,而根本途径在于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吴大兵 《桂海论丛》2010,26(5):60-63
构建农村基层民主运行机制,最基本的前提是要明确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客观对象和运行环境。基于主客观条件和环境背景分析,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运行机制应从着眼于提高民主意识,维护民主权利,激发参与热情,推进自我管理,深化体制改革,畅通参与渠道和促进健康发展等方面着力构建。  相似文献   

12.
陶元浩 《桂海论丛》2010,26(5):125-128,F0003
进入新时期新阶段,随着思想政治工作基础和环境的变化,主要是政党从革命到执政的转变、经济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政府从全能到有限的转变和社会从整体到个体的转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对人民群众和公务员群体双重作用缺失的困境。行政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共同的属性,是对传统思政工作的创新和超越。因此,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应不断加强服务型行政文化、法治型行政文化、民主型行政文化和科学型行政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加强县级领导执政能力建设,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改革开放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县级领导执政能力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仍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需要不断提升县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4.
管理模式的选择和确定是目前我国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的焦点。从体制改革和工具改善的角度来看,这种管理模式必然包括明确的分类、统一而不单一的职务序列、科学化的职数管理等核心内容。以能力管理为基础的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平台就是以这些内容为基本内涵。构建这一平台不仅可以解决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业发展通道单一化的问题,有效的绩效考评、阶梯式的学习体系、完善的薪酬结构等这些经常被谈及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也能够找到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专制与民主两种不同的政治生态。在专制条件下,作为世袭的君主,其权威至高无上,不容置疑,因问责君主必将有损于其形象而不被允许。在宪政条件下,国家元首是民选的,问责制的出台自然可行,只是这样做的事实依据与法理依据何在,元首能否同一般官员一样由行政法进行问责,在问责的过程中是否应当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等等,因其属于政治与法律的边缘课题,不仅需要相关理论的支撑,更需要从实证的角度作出有力的佐证。作为由专制向民主的转型的威权政治形态,囿于传统思想及尊君心理的影响,欲要问责于国家元首何其难矣,因此也需要作深刻检讨。  相似文献   

16.
Larry Diamond 《当代中国》2003,12(35):319-331
This paper assesses Pan Wei's proposal for a 'consultative rule of law system' for China, finding it a potentially important step along the path of political reform. China urgently needs political reform to deal with the rapidly mounting problems of corruption, abuse of power, financial scandals, rising crime and inequality, and declining legitimac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 rule of law, with an independent judiciary and other autonomous institutions of horizontal accountability, is vital if China is to rein in these problems and deliver better, fairer, more transparent and effective governance. However, Pan Wei's proposed system goes only part of the way toward addressing the deficiencies of governance in China, and is therefore best viewed as a transitional framework. To work, horizontal accountability must be supplemented with and reinforced by vertical account ability, through competitive elections, which give local officials an incentive to serve the public good and enable bad officials to be removed by the people. Ultimately, I argue, China can only achieve adequate and enduring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 by moving toward democracy. Among the other issues addressed in the paper are the architecture and appointment of a system of horizontal accountability for China; the rol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r its successor hegemon) in a 'rule of law' system; and the timing and phasing of the transition to a rule of law.  相似文献   

17.
突破制约依法行政的瓶颈,迫切要求推动理念创新,以引领依法行政的实践。本文认为,依法行政的功能不仅是治官、治权,更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适应依法行政从既靠政策又靠法律向靠政策,更靠法律的转变,要依法制定政策,推动政策的法律转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要体现依法行政的要求,重视公共服务制度化,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我国的改革已经从边改革边完善制度阶段进入了依法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改革创新应当在宪法法律框架内进行;培育法治社会,要把法制宣传教育提升到国家公民教育的高度来认识;积极推动依法行政动力机制的转型,构建政府自上而下推动与社会由外而内推动有机结合的依法行政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文化因素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深层次因素。主要表现为对民主的认知和态度、参与政治的动机和热情、现行的选举制度建设以及公民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障碍,影响了广大村民在民主选举中的投票心理,自己的真实意思往往没能通过选票的形式得到合理合法的体现。因此,要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必须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批判和整合,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完善农村政治社会化渠道,努力培养与现代民主相适应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9.
Feng Chongyi 《当代中国》2008,17(57):673-688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is the discourse of democracy among a group of senior retired officials and academics with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since 1989. The post-totalitarian regime prevents them from forming a formal faction, but does not stop them from establishing a visible network and effectively arguing for the case of democratization. They want nothing less than Western style democracy as a system involving effective competition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for positions of power through regular and fair elections, in which all members of the population enjoy the freedom of expression and the freedom to form and join political groups or associations. They publish chiefly on the Internet, but also through printing media home and abroad, including some high profile journals under their control or influence in China.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ir profound thinking, rich experience and particularly their seniority within the communist hierarchy, democrats within the CCP are making increasing impacts on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effectively keeping the debate on China's democratic future alive in the state media and among the CCP leadership. The response of the top CCP leadership to the proposals by their democrat colleagues is not entirely negative, especially on reaching a consensus of accepting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as universal values. The process of the conversion of Chinese communists to liberals is well under way, and sufficient intellectual resources have been accumulated for a democratic transition or a historical breakthrough of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中国"的正式提出使得我国法治改革不再停留在国家和政府层面,而拓展到社会之中,提倡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建设将法治改革落位到社会层面,使得社会个体获得应有的尊重,这是一种法治的回归。单靠自上而下的模式已经难以实现法治中国,因此需要借助一种批判竞争式民主的理念改革——协商性民主,从而建立一种基于平等、公开的博弈平台,实现公民真正的当家作主,推行属于广大民众的法治社会,并在"法治中国"的建设中得以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