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9年12月10日至11日,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人民调解宣传工作会议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相似文献   

2.
孟婷婷 《人民调解》2012,(10):5-6,2
9月12日,第三届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第六次理事会暨人民调解宣传工作会议在河南郑州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协会三届五次理事会以来的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调整补选理事会理事;总结一年来人民调解宣传工作的主要成绩和做法,表彰先进,交流经验;征求进一步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任务,振奋精神,扎...  相似文献   

3.
王学泽 《人民调解》2008,(10):45-45
今年7月17日至18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鄂尔多斯市召开了全区人民调解暨司法行政基层建设工作现场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和全国司法所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推广部分地区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改革、加强司法所建设、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经验.表彰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和司法行政基层建设先进集体.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调解和司法行政基层建设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4.
姜爱东 《中国法律》2007,(6):39-40,126-128
2007年7月6日至7日,中国司法部与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近年来人民调解工作,表彰在人民调解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安排当前和今後一个时期的人民调解工作,旨在进一步推进入民调解工作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刊 《中国司法》2010,(12):70-72
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通过的《人民调解法》将于明年1月1日施行。司法部于11月26日在京召开“学习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座谈会”,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任务。会上,黑龙江、上海等省、市的负责同志作了大会发言,分别介绍了学习宣传《人民调解法》的经验和做法。现将发言综述给予刊登,供大家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珏 《中国司法》2010,(11):16-19
今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以下简称《人民调解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三十四号主席令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人民调解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是人民调解制度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合召开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年来人民调解工作,表彰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调解工作任务,进一步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改革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6月25日,胡锦涛总书…  相似文献   

8.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于7月6日—7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律》2004,(2):8-9,55-57
2004年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座谈会。104个在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民法庭和司法所在会议上受到了表彰。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17日,山东省潍坊市司法局召开了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表彰会议,表彰了潍坊市一批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副市长潘强、市政协副主席王卫东出席会议。潍坊市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建设,推动了潍坊市人民调解工作的深入发展。近年来,潍坊市以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为契机,重新审视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思考人民调解工作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存在多种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不良因素,而未成年人正处于身体和智力的发展时期,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亲自去做,但由于他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所限,他们的认识能力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容易养成不良品质和恶习劣迹,最终导致违法犯罪。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考虑到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为了让他们既能改过自新又能健康成长,在对他们进行惩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教育、启发、感化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政策,这就是所谓寓罚于教。在管理过程中始终贯穿教育、感化、挽救的精神,从而达到治其心、治其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论诱惑侦查之合法性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的核心问题之一即是其合法性的标准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所提出的诱惑侦查的合法性标准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各个标准的利弊,提出了修正应立足客观,兼顾主观的标准,建立一种首先考察客观,然后考察主观的两步判断标准,以达到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继承客体的遗产,其范围的确定不仅涉及被继承人及遗产债权人的利益,且关乎其他继承制度的设计.囿于当时立法环境和立法技术,现行法关于遗产范围的规定不能反映现实之需,与公众继承习惯亦不相符.借鉴他国立法经验,尊重民情,重塑我国遗产范围制度.  相似文献   

14.
谭建华 《河北法学》2007,25(9):140-142
早期罗马法极重形式主义,凡为法律行为必依一定形式进行,否则不具法律效力.形式重于实质内容是早期罗马法形式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但随着罗马社会的发展,罗马法的形式主义经历了一个由盛及衰的过程.从罗马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法对罗马法的影响及罗马民族的务实精神等方面对其衰落的原因作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的劳动法发展——一种全新的思维和开放的观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嘉 《法学家》2001,(3):55-59
人类进入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潮流,由此也给法律的发展带来了广阔前景,劳动法的立法和研究也因此而更加繁荣。在开放的社会和世界性的经济环境下,以一种新的思维和观念来研究和探讨劳动法律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之救济,是指在仲裁裁决作出后,若有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则依照法定程序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审查申请,进而通过司法程序对裁决予以处理的一种机制。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仲裁机构作出裁决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和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两种方式来获得救济。本文在对仲裁裁决救济机制确立之依据从理论上予以阐释的基础之上,对我国现有机制运行之机理加以析明,最终得出结论:申请不予执行之途与理不合,须予删除;申请撤销在适用上亦存在缺陷,须予改进。  相似文献   

17.
对于民法上土地与建筑物的关系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但通过一种形而下的还原性考察可以发现,罗马法及近现代范式民法其实既未采取绝对的一元主义,也不是纯粹的二元主义,而是以一元推定主义为共性,英美法亦不例外。我国立法尚有必要进一步契合一元推定主义的法理,妥善安排土地权利与建筑物权利的得丧变更,以保障秩序、自由、平等和效益等多元价值目标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发挥政府的转移支付职能缩小贫富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缩小贫富差距是各国政府都极其重视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转移支付的职能,是缩小贫富差距的、有效的、基本的方式之一。转型期我国的财力还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转移支付的效用最大化,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减少政府投资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向教育科技文化、公共卫生医疗、社保、农业等领域倾斜是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知青作家”对于他们“革”中的“知青”身份有着强烈认同,而对作为“知青”前身的“红卫兵”身份却着意回避,这一方面意味着他们在刻意“剥离”其历史身份中的“革命”内涵,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历史反思的巨大局限,这一状况,与意识形态,历史转型以及他们的个人生命周期和身份认同历史均有重大关联。“知青作家”只有“正视”并且深刻反思其早期的“革命”身份,才能为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身份形象和话语体系的重建确立一个有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定位——从法律监督分类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 《行政与法》2006,(4):116-118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实践中的新生事物。从法律监督分类的角度,应当对人民监督员制度做出如下定位:一是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对人民检察院自侦案件进行的外部监督;二是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种权力监督;三是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人民监督员对人民检察院自侦案件进行的事后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