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关注民生并着力解放民生,为党领导人民进一步提升、发展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确立“一个宗旨”,提出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与工作要求;完成“两次革命”,创设解放民生的政治保证和制度前提;协调“三者利益”,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途径与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开年筹划民生,年底盘点民生、“十二五”开局之后,我们在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着力调整“蛋糕”的分配方式.锲入“民生”这一最重要的配比,让这块“蛋糕”散发出幸福的味道。从另一角度,也彰显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3.
遭遇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后,全国上下都以罕见的积极和热情,投身到危机的应对中。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再次启动了“拉动内需”的政策,并把“拉动内需”与“民生政治”联接起来,开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可喜的背后也浮现出了一个令人忧虑的深层问题:“狼”走之后,我们还有这样的热情吗?危机所激发出的“拉动内需”与“民生政治”的联接怎样才能稳定地坚持下去呢?笔者认为,把“拉动内需”与“民生政治”的联接制度化,建立二者的制度性联接,才是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龙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项目建设工作,克服财政紧缩的压力,加大民生资金投入,努力形成“大民生”格局。全省首创的《民生手机报》作为新型的电子阅读报纸,充分发挥“接地气”的优势,做足做透民生新闻宣传报道,成为龙井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5.
关注民生     
今年的“两会”,民生成了最流行、最关键的一个词。而在此前的新春团拜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两会”前各种“民调”结果亦表明公众关注的焦点是各种民生问题,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所提议案、提案、建议的重点同样集中在民生问题上。  相似文献   

6.
古时,曹孟德“哀民生之多艰”,今日,温总理“国民之福便是国家之幸”。他以国家总理身份于世界面前坦言民生为其所痛。这除个人情怀之外,似乎还可看见政府执政价值的温和取向。近日,记者走近吴忠民,与这位研究社会公正的学者、教授一同感受中国的“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日趋发展,把就业“打造”成为备受民生关注的要点和热点。而如今,作为民生之本的就业,俨然成了政府必须精“敲”细“打”的“瓷器活”。胡锦涛总书记于是强调,“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在“十一五”期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但是在面对“十二五”时期就业总量持续加大的压力,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的严峻形势之时,  相似文献   

8.
《江西政报》2007,(17):37-39
上半年,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民生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全省各地“民生工程”52件实事81项考核指标有7个指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73个指标都实现了“时问过半、任务过半”。“民生工程”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直接受益人数超过40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9.
李涛 《当代广西》2007,(22):11-11
十七大报告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和经济民生的具体政策两个层面,全面论述和回应了广受关注的民生问题,在报告中,“民生”出现60多次。落实十七大精神,把改善民生当作“第一要义”和最大的“政绩”,执政者要做到“有情”、“有意”、“有心”、“有行”。  相似文献   

10.
何忠  邓青 《广东民政》2008,(5):38-39
“民生状况如何,关键要看最困难的群众是否得到实惠,最困难的地方是否得到帮助,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这是梅州市委刘日知书记提出的评判梅州民生保障工作的标准。在实施市委、市政府“争当全省民生纾闲与和谐社会建设排头兵”战略部署中,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党建工作很实在.有价值。”江苏省扬中市各级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这种心态.来自于扬中市全面激活党建工作民生“元素”。中共江苏省扬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蔡敏认为,全面激活党建工作民生“元素”,就是以民生主导党建,围绕民生开展党建,充分利用党建工作的一切有效资源服从民生、服务民生,实现党建工作在民生领域工作成效的最大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扎实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2.
恽淇丞  刘丽华  解航 《群众》2008,(4):42-43
近年来,常州市坚持把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战略高度来看待。作为全局工作来推进。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利益问题,先后实施了“慈善常州”、公交优先、“五房”住房保障、公园免费敞开、菜市场改造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民生实事,形成了民生工作“十大亮点”。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10,(8):60-60
《当代广西》今年第2期有两条标题不妨推敲推敲:一是《小检察院的大民生记事》,“记事”一词可以删去,因为本文讲的大民生不是自身的,而是工作对象的民生。二是《北京现代新车——首尔南宁上市》,首尔与南宁之间应加个“在”字,否则“首尔南宁”易误读为新车型号。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在防灾减灾工作方面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紧紧围绕“改善民生、稳定民生、保障民生”的工作理念,站在“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取得了显着成绩。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落实民政部和上海市合作协议,真正为市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海市民政局与上海广播电台合作开设“直通990”栏目,为民生服务热线“一号通”的建立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一)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联手打造“直通990”广播节目,取得良好社会反响。2011年5月27日,上海市民政局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的“直通990”栏目正式开播。  相似文献   

16.
第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十大探索 “民生十条”: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上体现党的先进性。近年来,重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从“经济本位”向“民生本位”、从“GDP为中心”向“以人为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严翅君 《群众》2012,(10):17-19
实现民生幸福,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也是江苏“两个率先”的本质要求。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至今,是江苏“两个率先”不断推进的十年。汀苏始终把以人为本、实现民生幸福贯穿于推进“两个率先”全过程,增强“贯穿”意识,提高“贯穿”能力,丰富“贯穿”实践,使民生幸福随着“两个率先”的发展进程不断得到增进。  相似文献   

18.
莫涓 《中国民政》2012,(6):22-23
2012年,新疆自治区党委决定继续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惠民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大力实施25类90项重点民生实事工程,切实把改善民生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提高新疆人民的幸福指数。民政工作作为保障基本民生的“兜底工程”,作为实施民生实事工程的重要阵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全国“两会”之上,民生议题再度升温。民生年年谈,但是“旧问”蕴“新题”。 近日,人民网进行的一项“2012年两会热点”问卷调查中,“社会保障”以高票位居榜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众关切。  相似文献   

20.
“人大,人大,民生事大”,这是西峡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行使职权中达成的共识。自2007年新一届人大常委会选举产生以来,“改善民生、促进民富、确保民安”已连续三年成为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始终不变的指导思想。正是有了这个指导思想,西峡县人大常委会立足民生、推进民生的民生工程才结出了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