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多种手段自杀的现象较为少见总种手段致伤出现在一人身上,往往很难认定自杀。本文对15例利用多种手段自杀的案例作一浅析。资料统计1.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性11例,占73%,女性4例,占27%;年龄18~35岁者4例,占27%,36~45岁者8例,占53%,46岁以上者3例,占20%;农民12例,占80%,工人2例,占13%,军人1例;占7%。2自杀原因15例中,畏罪自杀的6例,占40%,均为男性;精神异常的2例,占13%,均为女性;婚姻纠纷的2例,占13%,均为男性;夫妻感情不合的4例,占27%,其中男2例,女2例;奸情败露的1例,占7%。3.现场情…  相似文献   

2.
自杀是多种社会、心理因素综合造成的结果。国外研究较多,我国有关的资料,特别是农村的调查研究尚少。笔者对某县1980年~1991年农村发生的113例自杀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一般资料1.自杀方式本组案例,服毒90例。其中男22例,女68例;自缢13例,男5例,女8例;跳井4例,男1例,女3例。其余自溺、自勒、触电、卧轨、刎颈、自毙各1例。2.自杀因素本案例因家庭纠纷、被人拐卖和畏罪自杀为主要因素。畏罪自杀是男性自杀的主要原因,占1062%。家庭纠纷、被八拐卖为女性自杀的主要因素,分别占36.28%和22.12%。其他因素为精神病…  相似文献   

3.
手电,是人们外出携带的一种照明工具,在农村、工厂使用较为普遍。因此,在斗殴中,随身携带的手电常用来作为一种致伤工具。据统计,手电筒致伤法医检案,占总检案的1.8%。本文收集36例手电筒致伤案例,就其资料和有关问题探讨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案例男性31例,女性5例,男女比例为6:1。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61岁,以21—41岁组居多。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9%。损伤程度:轻微17例(47.2%),轻伤12例(3.3%),重伤4例(11.1%),死亡3例(8.3%)。其中软组织损伤36例,骨折13例,颅脑损伤9例,内脏损伤5例。单纯1处损伤4例,2处…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湖南省桃源县10年来受理的225例自杀死亡案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资料统计本文资料来自湖南省桃源县1982~1991年间法医检验的225例自杀死亡案例,统计如下:一、性别、年龄、文化、职业及婚姻1.性别男性111例,女性114例,男女之比为1:1.03。2.年龄最小13岁,最大80岁,20~39岁年龄组153例占68%(其中男性68例占4444%.女性85例占55.56%)。3.文化小学及文盲118例占52.44%,中专以上8例占3.56%。4.职业农民158例占70.22/,工人28例占12.44%,学生14例占6.22%,无职业者13例占578%,干部9例占4.00%,军人3例占1.…  相似文献   

5.
<正> 笔者将15例头部外伤诱发癔病发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一、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致伤原因本组15例中,男性4例,女性11例(占73.3%);年龄21~30岁7人,31~40岁5人,60岁以上2人,20岁以下1人;农民14人,学生1人;初中文化5人,  相似文献   

6.
自杀是一种直接自我毁灭行为,是多种社会、心理因素综合造成的结果。在非正常死亡案件中,自杀案件占很大比例。本文是对黑龙江农垦区1981~1994年,14年来检验的608例自杀死亡案例,按统一标准和要求对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自杀方式、自杀原因、自杀季节与时间、死亡场所等方面进行的统计分析。 结果 1 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 1.1 年龄 年龄最小13岁,最大90岁,20~39岁年龄组378例,占62.1%(男性178例占29.3%,女性199例占32.7%),见表1。  相似文献   

7.
刘娜 《法医学杂志》2002,18(1):32-32
本文对某地区1998~2000年间的75例司法精神疾病鉴定案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法律能力评定的一般规律和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1资料75例中男50例、女25例,男:女=2:1。年龄最小为11岁,最大为60岁,其中34岁以下55例,占73.33%;35岁以上20例,占26.67%。职业状态以农民为多,75例中占44%;无职业者占20%;干部与学生最少,占1.33%。文化程度以文盲小学居多,共63例,占84%;初中以上共12例,占16%。被鉴定人中,有精神病发作史者12例,占16%。2…  相似文献   

8.
广泛软组织挫伤,指人的机体皮下组织大面积的挫伤出血,因其致死的案例,近十余年来国内已有较多报道[1,2]。据笔者经验,追究其死因,并非都与广泛软组织挫伤有关。本组案例表明,广泛软组织挫伤可因各种原因致死,可分直接死因和主要死因。现将其55例死因的不同性作一分析,并就在检鉴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报告如,以供同仁参考。案例资料一般资料55例死者,男性54例,女性1例;年龄在17~56岁之间,其中45岁以下的青壮年45例(81.8%);职业以农民占大多数,共40例(72·7%)。除9例患精神疾病,4例患有肺炎和其他慢性疾病外,其余身体…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情况河北省共监狱现有在押女犯×××名,其中死缓、无期徒刑占14.2%;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占57.2%;九年以下刑期的占28.6%.是省内重刑女犯集中关押的大型监管场所之一.按犯罪心理特征分类:其中初犯、倡犯占98%以上;其他(合惯犯、累犯)不足2%;年龄结构:21岁至30岁占26%;引岁至50岁占63%;引岁以上占1。1%文化结构:小学20、2%文盲52%;初中23%;高中以上4.8%职业成分:干部1.4%;工人6刀%;个体2.4%;无业0.9%;农民84.4%婚姻状况:已婚有子女的84.6%;已婚无子女的1.9%;未婚13.5%;改造状况…  相似文献   

10.
急性病灶性间质性心肌炎猝死(附2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肌炎在摔死案例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属心源性摔死中第三位。近5年来,笔者复习了心源性摔死案例发现急性病灶性间质性心肌炎摔死共22例,如此多的数量,值得引起重视,观介绍如下。尸检资料;1.性别、年龄22中例急性病毒性间质性心肌炎中男女之比为《.5:1,男性占多数,年龄10-20岁《人,21-30岁13人,31-40岁2人,41岁以上3入,年轻人居多。2.摔死诱因22例中有明显外伤者16人,睡眠中摔死1例,有腹痛症状住院猝死4人,猝死于车站侯车室1人。3.成人死者中,心脏重250g以上15人,其中最重者达455g,大于300g者10人,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过敏性反应死亡的法医病理学特点,从而解决困扰法医学工作者对过敏性反应死后诊断的鉴定要点。方法 对华西法医鉴定中心1995--2004年尸检检出的26例药物过敏性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6例药物过敏所致死亡案例的死者年龄以31—40岁的例数最多.占了38%;26例因药物过敏所致死亡的案例中,12例为青霉素类药物过敏,为引起过敏最常见的药物;而药物使用途径引起过敏反应死亡的案例中以注射为主,共20例;以个体诊所及基层医院多发生过敏反应死亡的案例;18例在使用药物后出现典型的严重的过敏性反应的临床表现;15例为在用药后半小时内发生死亡;病理解剖可见咽喉粘膜水肿20例,其中咽喉腔阻塞大于75%2例,50.75%5例,25-50%7例,小于25%6例,显微镜下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咽喉粘膜者21例、肺组织18例;6例血清IgE检测值呈现出显著的升高。结论 过敏性反应的死后诊断应结合死者的生前临床病史,死亡时间,生前临床表现,病理解剖发现及血清IgE检测值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误咽窒息死多见于儿童,成年人在醉酒、麻醉未醒、癫痛发作、脑外伤、脑中风而发生昏迷或昏睡时可将呕吐物误咽吸入呼吸道造成窒息死亡。本文收集了我局法医室自1990年以来检验的24例酒后误咽窒息死亡病例,现报告如下:案例资料一般资料24例中男性23例,占95.8%,女性1例,占4.2%。30~55岁年龄段18例,占75%,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65岁。农民19例,占79.2%,机关干部、工人5例。,占20.8%。22例有明确饮酒史,占91.7%,最长者达40余年,短者为2年多,日平均饮酒,量多者达600余ml,少者达300余ml,均有醉酒史。尸检情况22例…  相似文献   

13.
眼外伤是导致视力障碍主要因素之一。在眼外伤及视功能的法医学鉴定中,国内主要涉及轻、重伤评定,确定损伤、眼疾与视功能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诈盲和功能性视力障碍的鉴别。本文对所鉴定的85例眼外伤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鉴定中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一般资料1.性别:85例眼外伤中,男性63例,占74.12%;女性22例,占25.88%;男女比例为4:1。2年龄:年龄分布范围5~71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5~9岁5例;10~19岁10例;20~29岁19例;30~39岁16例;40~49岁25例;50岁以上10例。3.职业:农民、工人占多数,其中农民34例,…  相似文献   

14.
颅脑外伤后,应用CT检查诊断外伤性气颅已有报道,但对外伤性气颅的损伤程度评定少见报道[1]。本文收集50例,作分析探讨。资料分析1.发生率在因头部损伤到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CT检查的2909例病人中,发现颅脑损伤500例。其中外伤性气颅50例,其发生率占头部损伤的1.7%,占颅脑损伤的10%。2.年龄10岁以下8例,11~20岁13例,21~30岁12例,31~40岁6例,41~50岁5例,51~60岁2例,61~70岁2例,71~80岁2例。其中30岁以下的病人33例(66%)。3.原因头部钝物击伤21例(42%),车祸伤13例(26%),高坠伤12例(24%),锐器伤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窒息死亡的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1982年10月1日-2006年9月30日所作160例窒息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窒息死亡案例占整个法医学检案的9.9%,年龄:30-39岁的死者占整个研究对象的29.4%,平均年龄为31.25岁。性别:男性103例,女性57例。男女比例1.81:1。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63.1%),其次为自杀(24.4%)和他杀(12.5%)。死亡原因:缢死最多(21.9%),其次为CO中毒(17.5%)、溺死(16.25%)等。医疗纠纷共计39例,均为新生儿窒息,主要发生在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76.92%)。结论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安全隐患意识等是减少窒息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窒息急诊抢救的临床技能是防止窒息引起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2001年至2003年,临河市院共批准逮捕青少年(14—25岁)犯罪嫌疑人占批准逮捕总人数的55.3%;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罪嫌疑人(14—18岁以下),占批捕总数的11.1%。其中2001年,批捕未成年嫌疑人32人;2002年批捕未成年嫌疑人29人;2003年批捕未成年嫌疑人33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烧炭自杀案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3—2018年晋江市74例烧炭自杀案例,对死者性别、年龄、案发时间、场所、现场特点、法医尸检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4例烧炭自杀中,男性多于女性(3.625:1),20—40岁年龄段最多(占79.7%);案例数逐年上升,12月份、 1月份及2月份案发相对较多;50%同时合并服用酒精、安眠药、农药等辅助手段。结论烧炭自杀案件具有一些较突出的流行病学特点,可为法医学鉴定及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济南市5个区法医共检验尸体4 473例,其中自杀者675例(15.09%)。现将自杀者的基本状况、自杀原因、手段,以及处理自杀案件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分析。1案例资料1.1自杀者的基本情况男性374例(55.4%),女性301例(44.6%),男女之比为1.24:1;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91岁。其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婚姻状况见表1。1.2自杀原因、手段及其时间地点675例自杀案件,发生在1~3月份的147例(21.78%),4~6月192例(28.44%),7~9月172例(25.48%),10~12月164例(24.30%)。其发生原因、使用的手段、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见表2。2讨论本组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19.
3130例法医尸检资料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汕头市1977年1月至1996年12月20年间3130例法医尸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性别、年龄、季节、死因和案情性质构成,并与国内外文献比较。结果表明男性为女性的2.3倍;青壮年居多;尸检数逐年增加;损伤、窒息、粹死、中毒占2829例(92.3%),意外1226例(39.2%),他杀776例(29.8%),自杀658例(21.0%)。与广州、湖北部分地区资料相似,与日本东京、美国佛罗里达资料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尸体检验2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江农垦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边疆地带,垦区共有14个农场,跨跃3市、5县,目前人口有20余万人。笔者对从1981年10月至1991年12月全部登记在册的200例法医尸体检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例法医尸体检验中年龄最小2岁,最大74岁,其中他杀63人,占31.5%,自杀51人,占25.5%,意外和交通事故死亡69人,占34.5%,猝死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