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国家之基也”;“德惟治,否德乱”。这些话的意思是说,没有道德就没有国家的生存,道德薄弱就治理不好国家。而官德尤为甚。所谓官德,即为官者的道德,是指领导干部在实施领导、管理、协调、服务计程中所具有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及道德规范等。官德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对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前途、社会的发展进步。宋代名相赵鼎说得好:“更不善,政虽善不行。”领导干部担负着重要的政治使命,道德是保证权力…  相似文献   

2.
治乱循环的“历史周期率”是人们可以观察到的历史事实,又似乎是人们难以走出的“迷津”。历史周期率作用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集团失去民心,丧失政治合法性所致。那么,统治者为什么会失去民心,又是怎样失去民心的?统治者丧失民心是有以下认同危机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价值认同危机。民众对统治者倡导的价值观念予以认同,是赢得执政合法性的思想基础。因为民众对现成制度的认识,对统治正当性的理解,都是从统治者提供的价值理念中获得的。统治者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必然要对民众灌输自己的价值观。当统治者的价值观被人们普遍接受,其统治就具有合法…  相似文献   

3.
守住从政道德的底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生有医德,教师有师德,从政为官要有官德。官德,它不同于一般的职业道德,其本质是一种政治道德。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从政道德处于最高层次的核心地位。对其他方面的道德建设有着直接而广泛的影响。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对于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北京大学教授何怀宏曾提出底线伦理的理论,他说:市场经济初始,价值多元化胚胎形成之际,底线伦理面临着挑战,不杀人、不说谎、不欺诈、不奸淫、不偷盗亟待重申。你可以做不…  相似文献   

4.
杨世谷 《青年论坛》2004,(6):137-139
“吏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开明地主阶级政治家用以维护自己统治的法宝。“吏治”清明与否 ,关系着封建统治的安危。本文拟从封建统治者重吏治的手段和措施中寻找繁荣“盛世”的政治原因 ,以警后人。  相似文献   

5.
李桂梅 《湖湘论坛》2003,16(2):85-85,93
鲁迅先生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里 ,以狂人之语 ,辛辣的文字 ,一针见血地戳穿了封建伦理道德“吃人”的本质 ,发出了打倒吃人礼教的强烈呼声。在《狂人日记》中他写道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1 ]这种吃人的礼教突出表现在家庭伦理关系中 ,即夫权和父权。鲁迅先生对“节”、“孝”等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孝”是封建道德的一个重要规范 ,鲁迅把被封建统治者扭曲了的所谓孝道与封建君权…  相似文献   

6.
“官德”就是执政者的为政之德。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都很注重“官德”修养,因此,研究传统的“官德”思想,剔除其封建糟粕,吸收古代志士仁人立身处世的精华,对于促进当代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有着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历代具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在治理国家的实践中,在众多的历史经验教训面前,深深懂得讲究官德对于维护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因而十分重视政德、官德。早在商初,开国君主商汤总结了“有夏昏德,民坠涂炭”的教训,除了自己努力做到“不过声…  相似文献   

7.
官德和公仆之德有本质的区别。简单概括,就是私仆和公仆的区别。官德是中国封建文化的标志。我国干部道德建设的内容,从公仆之德变为官德是一种退步。退步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公仆制度缺乏,不少地方的干部已经没有公仆意识。中国干部道德建设要回归干部在民主法治国家的公仆定位。中国干部的道德建设,不是官德建设,而是人民公仆之德的建设。而建设公仆之德必须遵循民主法治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8.
张英 《理论月刊》2004,(10):142-14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必须提高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领导干部“官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官德”败坏对意识形态、公众社会和经济建设等方面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提高“官德”修养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9.
“伦理”与“道德”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与“道德”在词源学、英语语境及实存的人伦关系三个层面各有内涵和意蕴,但是“伦理”与“道德”又不是毫不相干的平行线,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伦理内涵着道德,道德有待于发展为伦理;伦理是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伦理的具体化;伦理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前提,是道德的原则和本质,道德是伦理的表象和必然指归。伦理与道德的具体内容都是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官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在古代社会,治理国家和天下被看作是最重要的职业,所以,“官德”也被看作最重要的道德。一个社会官德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民众的祸福。因此,官德也就成了传统文化中闪耀着先哲深睿智慧,包含着往昔成败经验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官德,并与时俱进,加强当前的官德建设,使以德治国方略更有效地贯彻落实。 一、传统官德的内涵 “官德”又称为“政德”,是为官者在其管理活动和权力运作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德行素质。由于中国古代几千年在政治上所实践的是儒家的…  相似文献   

11.
要讲官德     
官德,即从政道德,也就是党政干部的职业道德。它是万德之首,是社会主义道德系统工程的主体和枢纽。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的今天,必须加强从政道德的建设,也就是说,要讲官德。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来是重德的。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万物莫不尊道而重德”的句子,指出道德这东西既尊且贵。官德就更为先哲圣人们所看重了。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把天下为公视为为政之“大道”。(尚书·周官)里说.“N公灭私‘民食其怀。”青为为波着阳公心除主白R的私心,天下的百姓就会信任归附。汉村一学者有…  相似文献   

12.
官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在古代社会,治理国家和天下被看作是最重要的职业,所以,“官德”也被看作最重要的道德。一个社会官德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民众的祸福。因此,官德也就成了传统文化中闪耀着先哲深睿智慧,包含着往昔成败经验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官德,并与时俱进,加强当前的官德建设,使以德治国方略更有效地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一)西周时期“以德配天”、“敬天保民”思想商朝的暴虐,是殷商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西周统治者从殷商灭亡的教训和西周崛起的经验中意识到,殷商之所以灭亡,是因为他们“无德”,没有得到民心;而西周之所以崛起,是因为他们“敬德”,得到了民心。因此,西周统治者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天保民”的思想。这一思想突出地体现在周公旦的思想中。周公旦认为,“天”、“帝”是存在的,而且“天命靡常”,天命是以德为转移的,所以他指出,纣王“诞淫厥沃,罔顾于天显民祗,惟时上帝不保,降若兹大丧。”意思是说,纣王淫法失德,上帝不再保佑他,所以降下…  相似文献   

14.
所谓官德是指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领导干部严格遵守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就不会伸出贪污受贿的罪恶之手,也不会堕入违法乱纪的不归之路。所以,官德建设是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一条重要的道德防线。我们在为一些领导干部腐化变质而痛心,为他们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给党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而愤慨的同时,必须抓好官德建设,筑牢这条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  相似文献   

15.
南通长风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方美娟来稿中说 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重点应当放在职业道德建设上,而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即“官德”建设则是关键。领导干部不但是道德建设的言者,更应是道德建设的行者。所以,抓道德建设,首先应抓“官德”建设。 一、公仆形象是官德建设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李丽红  伍妍 《湖湘论坛》2003,16(2):18-18
在实施“以德治国”方略过程中 ,应当准确把握官德建设优先于民德建设、制度道德优先于个人道德、道德他律优先于道德自律三个基本原则。一、官德建设优先于民德建设“以德治国”的首要问题是主体问题 ,就是“谁以德治国的问题”。它的主体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作为当政者的由上而下管理国家各级政府事务的官员 ,一是广大的普通公民。以德治国必须从这两个主体着手 ,尤其重要的当属官德问题 ,官员的道德修养是国治邦安的前提。中国传统儒家德治理论历来主张以德化民 ,强调为政者应具有优良道德品质。孔子认为“政者 ,正也 ,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  相似文献   

17.
官德的正与公之纲做官要讲“官德”,是个老话题。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可称作四千年前的“官德”楷模。但古往今来,老话题却又常提常新。何以故?盖在于“官”的职业特殊性。“百业吏为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地、一方,乃至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甚至社...  相似文献   

18.
钱俊君 《湖湘论坛》2002,15(4):12-13
人有人品,官有官德。作为领导干部,要在广大群众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仅凭其地位和权力是不行的,还必须依赖其本人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地位和权力可以产生强制性作用,但如果少了品德和人格这两样东西,即使其职位再高,权力再大,也不会构成权威,群众不会从心理佩服他、尊重他。要在群众中树立威信,树立权威,必须做到德、才、理统一。一、德:仁者爱人“仁爱”是德。要以德行政,以德爱民,“仁爱”之心不可无。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最高道德的准则和道德境界。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这一…  相似文献   

19.
刘铭恒 《现代领导》2007,(10):44-44
世有名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尽管很多统治者也都懂此理,顺乎民心才能得天下,但就是得不到民心,常常倒是众叛亲离失天下。元人欧阳玄曾指出:“得土地易,得人心难。”难得民心的原因固然有许多,但首先有一条,就是不少统治者根本不知民心。他们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叫人望而生威,敬而远之;一些官员又狐假虎威封锁民声,  相似文献   

20.
权力和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  自从人类社会形成以后 ,就有了权力的问题。社会要成为一个有机体 ,要建立一定的秩序 ,必须要有一定的管理者。他们必然要行使一定的权力 ,这样管理和统治才能有效。那么 ,权力从何而来 ?封建时代及以前社会的权力 ,统治者声称权力来自“神”或“天” ,中国的皇帝乃“天子” ,是上天派来管理人民的 ,欧洲的社会也是崇尚神权的 ,以中世纪神权更为典型。这种由“神授”的权力由统治者施行于人民 ,是天经地义的。封建专制的压迫使人民感到不满 ,其最突出的就是感到不自由、不平等。要反对这种压迫 ,获得平等、自由 ,就涉及一个根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