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探讨CD11c和CD103分子标记物标记的树突状细胞(DC)及CD68分子标记物标记的巨噬细胞(Mφ)在双峰驼肠系膜淋巴结(MLN)中的形态特点和分布规律,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0峰成年双峰驼MLN不同部位的DC和Mφ进行了定位和观察。结果显示,CD11c阳性树突状细胞(CD11c+DC)的核较大淡染,突起细长且弯曲,环抱周围的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生发中心、滤泡间区和小梁周围;CD103阳性树突状细胞(CD103+DC)的形态在不同部位相似,细胞核大、淡染,突起不明显,形态规则,主要分布在小梁周围和滤泡间区,髓质也有较多分布,滤泡生发中心分布较少。结果表明,CD11c+DC和CD103+DC在MLN中的主要分布差异是,前者在生发中心分布较多,而后者在髓质分布较多。CD68+Mφ主要分布于胸腺依赖区的高内皮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和髓质淋巴窦。上述三种细胞的分布特点均与它们的抗原递呈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用免疫金银法(IGSS)对兔出血症病毒(RHDV)在淋巴-网状器官及其靶细胞中的动态分布进行了观察,发现兔出血症(RHD)病兔各淋巴-网状器官均有不同量的胶体金颗粒沉着。肝、脾、骨髓阳性反应较强,淋巴-网状组织阳性反应较弱。在淋巴-网状组织中,髓质阳性反应比皮质强,皮质以淋巳滤泡周围为主;淋巴滤泡内仅有个别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同时发现病毒主要定位在胞浆中,后期进入细胞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牦牛淋巴结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的变化,研究牦牛淋巴结的结构发育特点,选取新生、1岁及成年健康牦牛肠系膜和下颌淋巴结样本,运用组织学方法对其组织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新生牦牛淋巴结内可见初级和次级淋巴小结,1岁及成年牦牛淋巴结中以次级淋巴小结为主。牦牛淋巴结单位面积内生发中心数量及皮质相对面积百分比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岁时最高,成年次之,新生最低,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髓质相对面积百分比随年龄增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新生最高,成年次之,1岁时最低,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除新生牦牛外,1岁及成年牦牛下颌淋巴结生发中心数量均显著多于肠系膜淋巴结(P0.05);三个年龄组中下颌淋巴结皮质相对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肠系膜淋巴结(P0.05),肠系膜淋巴结髓质相对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下颌淋巴结(P0.05)。上述结果表明,牦牛在出生早期其淋巴结内已经形成生发中心,牦牛淋巴结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年龄及其解剖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4.
对4只1岁龄犬的胸腺、淋巴结和脾进行了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并以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法显示T淋巴细胞的分布,结果表明:1岁龄犬胸腺发达;ANAE阳性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胸腺小叶的皮质部;髓质内淋巴细胞数量较少,但分布有胸腺小体(直径约36μm).淋巴结内分布有生发中心的次级淋巴小结,ANAE阳性反应的淋巴细胞分布在淋巴小结周围的套层及淋巴结的副皮质区。脾脏被在和小梁发达,白髓以典型的脾小结和动脉周围淋巴鞘的形式散布在红髓之间,脾小结有生发中心,脾窦较宽大,ANAE阳性淋巴细胞分布在脾小结外周、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边缘区和椭球内。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乳牛在产后期的生理性免疫状态,检测了产后期乳牛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及其变化。结果发现,乳牛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在分娩后第1 d最低,然后表现出缓慢上升的总体趋势。CD3细胞数在产后第15 d低于产后第1 d,到产后第30 d时达到最高值;CD4细胞数一直多于CD8细胞数;CD21细胞数在产后第15 d时达到最高值,以后缓慢下降;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能力在产后第30 d最高,未观察到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凋亡和增生现象。结果表明,乳牛免疫状态在产后第1 d最低,以后逐渐升高,第15 d时细胞免疫最低而体液免疫最高,第30 d时细胞免疫最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0头青海牦牛血结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并与相应部位的淋巴结进行了组织学比较。观察结果表明:血结的微细结构与脾脏、淋巴结有相似之处,尤其与前者更接近。它们之间的共用之处是均具有典型的淋巴小结,淋巴小结内可见亮区和暗区等结构。在有的切片上的淋巴小结内也能看到明显的生发中心。但是,血结的皮质、髓质分界不十分明显。血结边缘窦比中间窦宽大,窦内充满血液,无输入淋巴管和输出淋巴管。血结的被膜比淋巴结被膜厚。  相似文献   

7.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了兔圆小囊及其他肠道组织中产抗菌肽细胞的分布定位.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发现,产抗菌肽细胞在兔圆小囊的黏膜上皮、圆顶上皮以及淋巴组织的滤泡生发中心、圆顶区和帽区均有分布;在兔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圆小囊及其他肠道组织中的抗菌肽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阳性反应增强.免疫电镜细胞化学观察结果显示,除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异嗜性白细胞、巨噬细胞中存在抗茵肽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信号外,在淋巴细胞内也发现阳性反应信号,尤其是在圆小囊淋巴组织中的DNES细胞内发现抗菌肽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信号.表明圆小囊的DNES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可产生抗菌肽.  相似文献   

8.
对1日龄SPF鸡通过口服腔上囊提取液,4 d后剖杀称重及对腔上囊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鸡增重较快,腔上囊重无明显差别;组织学检查试验组鸡腔上囊发育较快,腔上囊淋巴滤泡增多、滤泡间隙变窄、滤泡皮髓质分界明显,其内充满大量淋巴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人工感染大肠埃希氏菌试验显示,腔上囊提取液能推迟感染鸡的死亡时间.结果显示,通过粘膜接种途径不会影响该物质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9.
负载灭活口蹄疫病毒树突状细胞启动的CD4~+T细胞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负载灭活口蹄疫病毒(iFMDV)树突状细胞对CD4+T细胞的活化效应,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白介素-4(rmIL-4)将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分化成树突状细胞(MoDCs),以信号阻断法制备淋巴结CD4+T细胞,利用负载iFMDV的MoDCs与CD4+T细胞共培养,以iFMDV+MoDCs作为对照,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用溶酶体抑制剂处理MoDCs,2h后再负载iFMDV,并与CD4+T细胞共培养,对照组则用iFMDV+MoDCs+CD4+T细胞,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在共培养后第9和48小时,CD4+T细胞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共培养后第24和36小时,CD4+T细胞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酶体抑制剂处理后,共培养第9、24、36和48小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MoDCs可通过溶酶体-MHC-Ⅱ途径向CD4+T细胞提呈iFMDV抗原,并且活化的CD4+T细胞可分化成Th1细胞。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日龄蛋鸡气管黏膜中免疫细胞分布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蛋鸡气管黏膜不同时期的免疫状态,选择不同日龄海兰白蛋鸡的气管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不同免疫细胞的出现、定位分布及数量变化。结果显示,气管黏膜中免疫细胞出现较晚,直至出壳后7日龄,气管黏膜中才有部分免疫细胞出现。从7日龄开始一直持续到35日龄,除MHC-Ⅱ~+细胞外,气管黏膜中的所有免疫细胞数量和分布都无显著变化,此阶段CD3~+T淋巴细胞以CD8+T淋巴细胞为主,B淋巴细胞以IgM~+细胞为主。56日龄至90日龄时,气管黏膜中各种免疫细胞显著增多,形成了许多淋巴聚集物,特别是在黏膜固有层底端开始形成生发中心,CD3~+T淋巴细胞分布在生发中心周围的滤泡间区域,形成了典型的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结构特征,即形成气管相关性淋巴组织,此阶段CD3~+T淋巴细胞显著高于Bu-1~+B淋巴细胞,而且CD3~+T淋巴细胞以CD8~+细胞为主,B淋巴细胞此时以IgA~+细胞为主,巨噬细胞不断迁移,黏膜固有层及上皮中巨噬细胞继续增多,而黏膜下层及软骨纤维膜中却减少。结果表明,蛋鸡气管黏膜中免疫细胞的分布和数量都呈现日龄相关性变化,并且在56日龄时形成气管相关性淋巴组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制备BALB/c小鼠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构建了树突状细胞与灭活口蹄疫病毒(FMDV)的体外作用系统,考察树突状细胞对灭活FMDV的泛素化作用。收获荷载灭活FMDV后不同时间的树突状细胞,制备树突状细胞裂解液,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灭活FMDV抗原是否被泛素化。结果发现,在将灭活FMDV荷载于树突状细胞后的第0.5、3、6、10和20 h均可检测到分子质量约为75ku的FMDV蛋白,并且被FK2抗体标记的泛素化蛋白含量明显多于FK1抗体标记的泛素化蛋白含量。说明灭活FMDV被树突状细胞加工提呈的过程包括泛素化作用,并且泛素化蛋白主要在溶酶体内被降解。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上海地区乳牛球虫感染的季节变化情况,对上海地区3个牧场乳牛抽样直肠采集粪便,检查了718头乳牛粪样。结果,查出球虫阳性牛269头,平均感染率为37.46%,其中1月龄以内牛的感染率为33.89%,1~12月龄牛的感染率为42.33%,12月龄以上牛的感染率为25.95%。平均感染率最高的4月份为44.44%,最低的8月份为28.57%。3个牧场球虫阳性牛的感染强度(OPG值)为0~169 000个,平均OPG值为9 477个,其中1月龄以内牛的OPG值为8 270个,1~12月龄牛的OPG值为4 318个,12月龄以上牛的OPG值为145个。调查发现了6种球虫,分别是牛艾美球虫(Eimeria bovis)、椭圆艾美球虫(E.ellipsoidalis)、邱氏艾美球虫(E.zurnii)、怀俄明艾美球虫(E.wyomingensis)、柱状艾美球虫(E.cylindri-ca)、亚球形艾美球虫(E.subspherica)。结果表明,2005年上海地区乳牛球虫感染率无明显季节差异,12月龄内乳牛的球虫感染率与感染强度均明显高于12月龄以上乳牛,乳牛球虫的优势虫种为牛艾美球虫、椭圆艾美球虫、邱氏艾美球虫。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外源性TGF-β1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表达CTGF mRNA的影响,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和纯化出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鉴定细胞的纯度。然后用不同浓度的外源性TGF-β1(0,1,5,10ng/mL)作用乳腺上皮细胞,作用12,24,48,72h后分别提取细胞的总RNA,以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CTGF 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并对CTGF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TGF-β1处理组(1,5,10ng/mL)较对照组(0ng/mL)差异显著(P<0.05);处理组CT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并呈正量效关系:随着TGF-β1浓度的升高,CT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基本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测序分析结果证明扩增产物为牛的CTGF基因序列,表明外源性TGF-β1可显著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CTGF mRNA的表达,进而在奶牛乳腺纤维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LUX新型荧光PCR技术原理,建立了快速检测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以及鉴别野毒感染和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动物的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多株BHV-1病毒均呈典型gE、gC双基因阳性反应,对其他常见动物疱疹病毒以及健康牛基因组DNA等均呈阴性反应;对细胞增殖病毒液的gE、gC双基因鉴别的检测敏感性可达0.4~0.04 TCID50,比常规PCR方法高100倍以上;对带毒牛血清、抗凝全血、牛新鲜精液和冷冻精液基因鉴别的检测敏感性分别达0.04 TCID50、0.4 TCID500、.4 TCID50和4 TCID50。采用该方法从临床牛血样、鼻拭子样品中检出IBRV阳性样品,检测全程仅需约2 h。对单基因克隆质粒的检测进一步证实该方法能特异地鉴定gE、gC基因,检测灵敏度分别达90、30拷贝。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临床快速诊断BHV-1病毒感染,鉴别BHV-1病毒感染与对应的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动物。  相似文献   

15.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发情配种的14头奶牛外周血浆中LH浓度的变化。在输精同时肌注LRH-A_3,于注射后2.5小时出现一个较高的L H分泌峰,峰高达39.40±15.94ng/ml,而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LH仍维持基础水平,0.70~1.2ng/ml。对垂体的兴奋试验表明,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动物对LRH-A_3的反应性不同,发情期高于黄体期。通过对奶汁中孕酮含量的测定,发现肌注LRH-A_3后1~6天内孕酮含量达1.57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0.47ng/ml(P<0.01);连续测定27天,肌注LRH-A_3的怀孕牛平均孕酮含量为10.30±3.76ng/ml,高于未孕牛及其他各组(P相似文献   

16.
乳牛衣原体性流产的病原鉴定及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采自甘肃、陕西和宁夏奶牛场的发生不明原因流产乳牛病料进行了间接血凝试验(IHA)、PCR、病原分离鉴定和MOMP基因检测,证实病原为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对分离株SX5和NX进行毒力稳定性和免疫原性测定,用鸡胚连传20代,SX5和NX株的毒力比较稳定,毒力效价分别为10-11ELD50和10-10ELD50;用这2株菌对小鼠和牛做免疫效力试验,结果显示,免疫鼠5/5和5/5保护,对照鼠0/5保护;免疫牛3/3和3/3保护,对照牛0/3保护。表明,SX5和NX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作为疫苗研制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7.
将24头健康DLY(杜洛克×长白×约克夏)仔猪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2组,采用鼻腔喷雾法分别接种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含3.8×107 CFU/mL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稀释液(试验组),研究了猪感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48h后血清及肺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血清中SOD、CAT的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GSH-Px、MD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O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010.05)。试验组肺组织除CA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01相似文献   

18.
对通过临床特征与PCR确诊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8例自然病例进行剖检取材,常规石蜡切片与超薄切片,HE染色及醋酸铀一柠檬酸铅染色,观察了淋巴结与脾的病理学变化.肉眼观察可见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与肺门淋巴结明显肿大;脾萎缩或中度肿大.组织学观察显示,淋巴结与脾淋巴细胞坏死,数量明显减少,网状内皮细胞增生与巨噬细胞浸润,在一些网状内皮细胞与巨噬细胞的胞浆内见嗜碱性包涵体.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淋巴结与脾淋巴细胞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核浓缩,边集,甚至形成凋亡小体;在巨噬细胞与网状内皮细胞核和胞浆内均可见包涵体,包涵体为大小不等,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均质或颗粒状2种类型,胞浆包涵体常见于肿胀的线粒体与扩张的内质网附近.表明断奶仔猪患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可致淋巴结与脾淋巴细胞坏死、凋亡,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褪黑素水平对禽类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通过控制不同光照条件,分3组(短光照组、长光照组和对照组)饲养鸡45只、鸭45只、鹌鹑45只,采用荧光双色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鸡、鸭、鹌鹑外周血中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和Bu-1a B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结果,短光照组由于体内褪黑素水平较高,外周血中CD3 CD4 T细胞、CD3 CD8 T细胞、Bu-1a B细胞及白细胞总数都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长光照组由于体内褪黑素分泌较少,外周血中CD3 CD4 T细胞、CD3 CD8 T细胞、Bu-1a B细胞及白细胞总数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内源性褪黑素对鸡、鸭、鹌鹑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变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