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静 《法制与经济》2009,(20):120-121
社会政策是一门具有明显价值倾向的学科。在其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社会公正”这一价值理念逐渐被认同为该学科的核心价值。从理论上来说,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决定了社会生活冲突的背景,也使得社会公正符合逻辑地成了社会生活的必需品。在我国社会政策的实践过程中,“社会公正”这一价值取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一、创造、维护社会公正 ,是新时期改善党的领导的首要问题创造、维护社会公正 ,是新时期改善党的领导的首要问题 ,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经济基础条件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就意味着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核心和基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引导人们对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 ,效率原则得到充分肯定 ,这就不可避免地会要求利益分配的公正 ,就会相应地形成一种公正和平等的价值观念。这一价值观念表现为 ,要尊重每一个人或每一个利益主体…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的价值是在法的基本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包含了这些基本价值倾向。但经济法的价值,又具有重要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在:在法的“公平与正义”这一价值层面,经济法更注重实质的公平与正义;在法的“效益”这一价值层面,经济法更注重社会整体效益;在法的“安全”这一价值层面,经济法更注重国家整体经济安全;在法的“自由”这一价值层面,经济法更注重社会整体自由;在法的“秩序”这一价值层面,经济法更注重国民经济良性运行及可持续发展秩序。  相似文献   

4.
关于个别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问题,马克思实际上已经提出,并在自已著作中从各方面进行了论述,但由于被人们所忽视,因而至今还缺乏系统的研究。笔者认为,当前研究这一价值转化理论很有意义,比如,对于生产率较高的劳动是否创造较大的价值的讨论,对于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要求指导经济改革和制定经济政策,都会得到启示。因此,愿以鄙见,权充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5.
社会分配法的价值范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配正义作为社会分配法的基本价值范畴,是一个由平等、自由、公平、效率等要素性价值目标构成价值体系。但是,在不同国家的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分配法律制度的主导价值追求和目标排序是有明显差异的。在分配法律制度中,分配正义将通过基本原则这一价值载体来确认和指导法律调整分配关系的目标定位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社会正义与法哲学的时代天职公丕祥(南京师范大学法律系教授)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持续的社会变革过程之中。从社会价值层面上来看,是以效益为代价而更多地强调公平,还是以公平为代价而更多地强调效益,抑或其他?社会由此面临着对这两者的重大抉择。合理地协调这一价值...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基本规则。社会公正既是现代社会基本制度安排和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社会各个群体之间赖以进行良性互动的基本规则。只有基于社会公正,社会方能实现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需要社会公正理论。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题材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命运一波三折.它曾经被作为无价值的低级趣味题材受到长期的排斥,在新时期文艺创作中则被看作是一个揭示更有意义生活的"入口".1980年代末期以后,该题材获得了充分的价值认可.这一价值变迁既与政治因素的进退有关,又是60年社会生活主题变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社会政策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社会政策作为社会运行机制中的平衡机制,提高社会政策能力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社会语境中应然状态下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包括维护社会公正,协调利益矛盾的能力;敏感的社会政策意识的能力;高屋建瓴的规划社会政策的能力;有效实施社会政策的能力。中国政府社会政策能力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相比,差距很大,需要提升政府社会政策能力,使其从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拍卖业发展至今,拍卖企业只追求盈利这一价值观念正在发生转变,拍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拍卖业发展的新议题。尤其是在全球性经济衰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强化拍卖业社会责任的分析更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将论述强化拍卖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并就强化拍卖业社会责任的路径、方法提出作者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已经进入“风险社会”。社会风险的形成原因大致包括:政治信任消解积聚的社会风险、政府执政偏向积聚的社会风险、司法不公积聚的 社会风险、贫富差距积聚的社会风险和文化价值取向不明积聚的社会风险。与此对应的刑事政策包括:实现刑事政策的重点转移,加强犯罪预防;管住权力,严防腐败;严格执法,及时、全面、公正惩治经济犯罪;防微杜渐,彻底铲除黑社会犯罪势力;重建信心、重塑信念、重拾信仰,引导社会成员精神向上。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实现社会公平,性别正义也是其重要内容。本文从我国公共政策中社会性别视角缺位问题,把社会性别视角引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为切入点,要使社会性别意识在政策中主流化,必须在政策结构中增加女性的比重,强化性别意识,改善各平行领域中性别政策的衔接。  相似文献   

13.
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管理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为达到维护社会公正、稳定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目的,通过实施法律、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手段,对社会生产、生活所进行的管理、干预和调控行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发生在经济利益、社会格局、思想意识领域的深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公正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公正经济,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内容,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实现和推进社会公正。不可否认,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不公现象,影响了改革的进程,甚至威胁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应当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国企改革和社会公正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促进国企改革在维护社会公正的前提下展开。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法治语境下,能动司法强调在依法司法的前提下,司法审判活动要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个案公正与普遍公正的统一,依法裁判与案结事了的统一,因而体现了坚持服务大局与依法司法的统一,坚持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坚持回应关切与综合考量的统一,坚持开放引导与协同司法的统一,坚持规范司法与制度建设的统一。能动司法蕴含着促进和实现社会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对于社会正义问题,思想家们众说纷纭,各具见解。实际上,讨论社会正义问题,必须密切联系社会主体赖以生活及其发展的社会条件。从本体论意义上讲,社会正义乃是社会主体权利要求的制度化实现,是人类意识的载体形式。由此,社会正义拟可区分为制度正义、程序正义和行为正义三种类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必须始终高度关注和重视解决社会正义问题。维护社会正义,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基本价值目标。能动司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内在要求。促进和实现社会正义,不仅构成了司法权的本质属性,而且已经成为能动司法的价值目标。在当代中国司法审判活动中,必须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维护和实施社会正义的能动作用,深入推进能动司法制度与机制建设,从而更加有力地维护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性别的法律建构及其批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性别等级是在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中,主要由男权文化不断解释与不断塑造的结果,社会性别这一概念是探求这一原因最好的分析工具。原初社会"男耕女织"的性别分工成为家庭关系与公共关系的分野。在公共关系中,男人在自利心的驱使下渐生平等的要求,并在平等诉求下形成法律;而在家庭关系中因为亲情而使平等与公正成为多余。由于女性并未参与公共关系中的法律建设,致使性别平等既不能在公共领域中得以表达,也不能在家庭关系中得以体现。最终,法律认同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并在这一基础上建构起了性别等级的社会模式。而代表男权文化的法律理论也极尽"科学"之能,不断地掩盖和强化性别社会化的实质,尤以社会契约论为最。社会契约论以法律为公民同意之结果而使法律披上了公正的面纱,却因为无视女性没有成为契约主体的事实而沦为掩盖社会性别的帮凶。即便是罗尔斯的"无知之幕"理论也因为无法排除性别的先天知晓而成为法律平等与公正的神话。虽然,实证主义法学与自然法学在许多理论问题上存在着针锋相对的观点,但在制造并掩盖社会性别上也成了同盟军。法律与法律理论的紧密联系与有机配合终于迫使社会性别及其等级模式在法律中立的旗帜下不断地得以演绎、建构和强化。  相似文献   

17.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是一种价值观范型的转换,即从以伦理道德及其理想人格为中心的价值观,向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转换。这一价值观范型的转换在总体上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和改进社会价值观的建设,促进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合理建构并使之成为真正具有权威性、范导力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化构建,但是对于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并没有达成一致,简易行政程序作为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之一,无疑以追求公正、正义为其价值目标,但是行政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行政程序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程序实施的方便与快捷,简易行政程序正是这一价值的体现。这两种价值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冲突。本文试图以最低限度公正的理论为视角来构建简易行政程序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益之间关系构成了社会价值系统中的一对矛盾。合理地协调这一价值矛盾,乃是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历史性课题。本文认为,从经济生活领域来看,公平与效益之间的矛盾,本质上乃是自由与平等之间矛盾的基本表现。本文对这一价值矛盾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由此引伸出经济领域中的社会正义概念,揭示了构成这一概念内涵的制度正义原则和行为正义原则及其基本要求。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明确提出了“体现社会正义的效益”之命题,提出效益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基础,社会正义则是评价效益的基本尺度,是提高效益的价值目标。最后,本文强调,在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具有社会正义性的效益,不仅是国家职能的基本确证,而且是法律功能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20.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也是政府执政的基本要求。只有真正实现了社会公正,才能构建起完美的和谐社会,政府作为实现社会公正的主导力量,必须担负起这个重任。本文基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的《公共行政的精神》一书,从公共行政发展的角度,对社会公正的重要性以及实现途径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