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迪执政以来,为了实现GDP稳健增长,促进印度经济发展的目标,不断就外国直接投资(FDI)政策进行改革,希望通过政策改革吸引外国资本进入本国投资,弥补本国国内资金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莫迪执政以来印度FDI政策改革内容,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认为印度通过FDI政策的改革,不断放开外资投资领域,放宽外资准入条件,使得大量外资涌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推动了印度经济的发展与复苏。但也应该看到,在未来,莫迪政府如果持续就FDI政策进行改革,将遇到较大阻力,同时由于印度本身存在土地制度、劳工法等问题,使得外国投资项目真正落实存在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2.
尽管中国和印度同为世界上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在FDI的吸收和利用上却不尽相同:FDI在中国更多流向加工制造业,在印度则更多流向离岸服务业。本文通过FDI对印度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二者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这一结论,并提出我国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试论印度利用FDI的经济效应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经济作用是多维度的,本文从多个视角透析FDI对印度资本形成、技术溢出、产业演进以及贸易结构的作用,从而揭示FDI对印度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并提出对中国利用FDI的启示,这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印度经济发展动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东南亚各国中,马来西亚吸引外国资本的成绩十分突出,到90年代初,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在马来西亚国内总资本中的比重超过了25%。FDI在大量涌入促进了马亚西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1988年起,马来西亚已连续8年保持8.5%以上的经济增长率。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近年来,流向马来西亚的FDI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本文对马来西亚吸引FDI的过程、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马来西亚吸引FDI的新趋势。一、马来西亚吸引FDI的过程吸引外国资本发展本国工业一直是马来…  相似文献   

5.
薛莉 《东南亚》2010,(2):56-59
随着印度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印度与东亚之间的贸易迅猛发展。从地区来看,东亚已经超过欧盟、北美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目前,印度与东亚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与东亚相比,印度具有独特的要素禀赋优势,同时印度在吸引东亚投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表现出非常积极的姿态,因此未来印度与东亚间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将会成为推动印度与东亚贸易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应当把握这次机会,通过积极推动与印度经济一体化合作、增加对印度的投资等手段大力发展中国与印度的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6.
越南实施革新开放政策以来,加快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步伐。本文从国别结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3个角度对越南吸引FDI的结构进行分析,并分析FDI给越南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广西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基础及协调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作为中国西南门户与东盟国家直接接壤,有着独特的地缘、人文优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进程的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产业的合作趋势日益明显.广西与东盟各国在自然条件、资源要素禀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东盟国家中,既有经济发达的国家新加坡,又有中等经济水平的马来西亚,还有经济水平欠发达的老挝等.尽管广西与东盟在外贸发展、吸引FDI等方面存在着竞争关系,但双方在比较优势方面的多样性,使得彼此间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了多层次、多阶梯的特点,这构成了广西-东盟间产业合作的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广西与东盟各国三大产业情况,探讨双方合作存在的基础,并提出双方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包括国际直接投资 (FDI)在内的几个因素似乎对过去几十年印度明显快于GDP的出口增长起了关键作用。但缺乏国际直接投资对印度出口绩效的评估。利用 1970~ 1998年的数据 ,分析了影响印度出口绩效的决定性因素。结果表明 :当出口价格低于国际市场时 ,印度的出口增加 ;卢比升值对印度的出口产生负面影响 ;出口供给与国内出口产品的价格正相关 ;更高的国内需求减少出口供给 ;国际直接投资对印度出口绩效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意义 ,尽管FDI的回归系数为正。  相似文献   

9.
受政治、经济、机制和自然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正在经历深刻调整,全球链变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得益于人口红利丰厚、投资环境改善、支持政策加码、中美博弈升级、中国经济转型等一系列利好因素,印度吸引了大量产业转移,推动了该国制造业发展。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尽管印度制造业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程度还较低,但其中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竞争优势在增强。这对中国造成了增加供应链风险、阻碍经济增长、制约科技创新、加剧贸易摩擦、激化政治风险等威胁与隐忧。中国应采取制造业升级转型、打造内需市场、深化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数字化等举措以维持中国在全球链变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梳理了印度国际组织外交的演变过程,概述了印度在联合国维和、裁军、环境和人权合作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的立场,分析了印度与主要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关系,探讨了印度国际组织外交的优势和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