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省吉安市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6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9%。其中,身边无子女的独居、空巢、留守老人有30万人,占48%;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0万人,占16%。全市城乡60%以上、中心城区85%以上的老年人有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为此,吉安市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新路子,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让那些住不起老年公寓的困难老人和不愿意离家的老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以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能够更好地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长自县积极推进推动老龄事业科学发展。一是建立健全完善高龄津贴按月社会化发放机制,确保高龄老年人按月领取高龄津贴,符合条件的城乡老人按照申报、审批程序,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二是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大院,部分村建成养老服务站(中心)。进行社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探索为老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政》2014,(2):59-60
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提高社会福利保障青岛市崂山区民政局根据年底困难家庭走访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意见征集情况,逐步建立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困难家庭老人和困境儿童生活保障,全面提升全区民政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4.
3年投入财政资金4500多万元,为全市5300多名独居高龄困难老人提供政府购买的家政服务;5年政府资助1305.9万元,撬动社会力量新建养老床位6231张;5年政府补贴1437.58万元,惠及全市民办养老机构老人21.81万人次;5年财政出资1200多万元,安装紧急呼叫系统10000余台,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养老问题在传统养老体制和养老模式中日益显得矛盾突出,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社区为老服务的开展,由此产生的社会化居家养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谢松保 《世纪行》2012,(11):27-27
(一)广覆盖。其一,老年人福利从城乡“三无”老人向全体老年人拓展。以“三无”老人、低收入家庭失能半失能老人、空巢高龄老人等老年群体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社会老人。尽可能将他们都纳入社会养老服务保障范围。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机构养老的骨干作用.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确保全省养老床位年增长10%以上。其二,儿童福利从机构供养孤儿弃婴向全体孤儿弃婴拓展。  相似文献   

7.
马贵侠  陈群 《理论月刊》2014,(5):170-175
伴随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深入推进,社区特殊老人的养老服务成为凸显问题。调查发现社区特殊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突出表现在其经济保障、医疗服务、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针对社区特殊老人养老服务存在的瓶颈问题,应通过出台针对不同类别特殊老人差异化养老服务政策;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导,社区为依托,社工服务机构为服务整合主体,社区广泛参与的立体式特殊老人居家养老体系等措施,有效回应其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8.
政府为5600多位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免费提供照料服务;1.4万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领取“高龄津贴”;8.4万老年人在社区里就能享受“15分钟养老服务圈”,老年食堂、助老服务网点、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就在家门口……在杭州市西湖区采访,记者真切感受到了幸福养老的滋味。  相似文献   

9.
<正>各省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格局是"9064"或"9073"模式(90%居家养老,6%7%社区养老,3%7%社区养老,3%4%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和机构养老服务大多停留在日常生活照料阶段,能够提供的社区、居家高龄失能老人医养服务不能满足大部分老人需要。结合国情,有效应对老龄化挑战,重点建立社区、居家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医互融互动,实现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平谷区60岁以上的老人61302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5.3%,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6991人.空巢老人18390人.家庭和社会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全区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区民政局结合本区实际,认真调查、分析研究为老服务工作.制定了《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在金海湖镇和马昌营镇开展农村居家养老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宜兴市建设“无围墙敬老院”,老人居家养老,不脱离家庭、不脱离儿女、不脱离生活环境.不会产生孤独感。去年,宜城街道大同社区依托社区已有资源.挂牌设立了理发、洗澡、送餐、看病、家政五个”为老服务网点”,在全市范围内首先试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和老优抚对象、老劳动模范等有个大事小情,只要打个电话,网点的服务人员就会主动上门帮助服务。今年.该市将投入资金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2.
地方传真     
<正>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提高社会福利保障青岛市崂山区民政局根据年底困难家庭走访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意见征集情况,逐步建立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困难家庭老人和困境儿童生活保障,全面提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随州市齿轮小区老人不住福利院、不出家门,持有一张“居家养老服务联系卡”,在家就可以享受到不同需求的有偿或公益服务。今年3月,该小区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探索出“两队两制”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两队”,即专业服务队和志愿者服务队。专业服务队的服务项目包括日常生活服务、陪护服务;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内容包括家务照料服务、精神慰藉服务。“两制”,即门栋信息员查房制度和老年人互帮温馨制度。门栋信息员查房制度,即把所有的空巢老人按居住楼栋分派给小区干部、居民小组长、党小组长及门栋信息员,  相似文献   

14.
周宝忠 《中国民政》2013,(10):49-49
现阶段,传统居家养老模式存在以下难题:一是服务信息不对称,难以迅速快捷地提供高效服务.现有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基本上是被动服务,服务不仅被动,而且在与老人服务需求的沟通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不通畅、滞后等弊端,难以实现高效便捷地提供服务.二是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功能相对薄弱,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年人群体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现行的居家养老服务,虽然承诺的服务内容和项目较多,但实际真正提供给老年人的往往比较单一,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与老人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对称,造成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需求不足、服务对象范围过小,直接影响了服务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3月,按照"托底为主、普惠自愿、培育市场"的原则,重庆市渝北区出台《重庆市渝北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该方案指出,当地政府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区域内所有街道和茨竹、古路两个镇的低保、特困、失能、高龄等托底老人免费提供精神慰藉、紧急呼救、介助介护等居家养老服务,并面向部分空巢、失能的社会老人提供有偿居家养老服务。该区自2018年起加大养老服务事业投入,不断整合资源,正  相似文献   

16.
曹琪 《今日上海》2008,(4):36-37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且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并呈现出“高龄化”特征。从2000年起,上海便开始探索居家养老限务模式,2004年市政府专门召开居家养老推进工作大会,使“居家养老眼务”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上海“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把居家养老的服务量化,并列入了指标体系。根据“9073”养老服务新格局:“十一五”期间,上海将使90%的老年人实现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而此刻的居家养老已区别于传统意义,是以家庭为基点、社区为依托、专业机构服务为支撑来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07,(1):62-62
在中国传统的老年人节——一九九重阳节到来之际,山东省黄埔同学会开展了为黄埔老人祝寿和走访慰问活动。省黄埔同学会会长陈镇中(左)带领机关全体同志先后走访慰问了多位90多岁高龄的黄埔老人。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必将成为应对老龄化、解决养老问题的工作重点之一。比较理想的居家养老模式是指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活动在熟悉、安全、方便的社区环境中,享受社区机构根据老人需求提供的共性化和个性化两类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要提高这种模式的品质,搞好养老服务硬件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11,(10):50-50
江苏省沭阳县民政局荣超认为,开展居家养老要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关系。机构养老,政府投资大、运转成本高、服务功能少,难以满足大多数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要。据调查,有95%左右的老年人喜欢居家养老。因此,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在巩固、完蔷和适度发展养老机构基础上,把有限资金投入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去,让更多老人享受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安享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20.
宁波市海曙区探索建立社会化养老助老机制,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助服务、社区提供服务的方式,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休闲娱乐等养老需求,走出了一条社会养老家庭化、家庭养老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新路子。走进去——为高龄独居特困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家住联南社区的王奶奶今年已80多岁了,体弱多病行走不便且膝下无儿女。自老伴过世后,老人家常常是起床盼天黑,入睡盼天亮,独居生活孤独又难熬。但自从社区开展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以来,王奶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服务员每天都会准时上门,用1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