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身体写作”逐渐成为国内文学评论与研究界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且更多地与女性作家、女性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相比而言,从读者的角度对“女性身体写作”现象予以关照的研究则鲜有涉及。本文以“从文化社会学视角看女性身体写作及相关文化现象”课题调查结果为基础,试图展示当代大学生读者对“女性身体写作”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一位美国女作家,在看到别人评介她的作品时对她用了“女作家”这个称呼而提出抗议,认为这是性别歧视。这在我们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你明明是个女性作家,人家这样称呼完全符合事实,怎么就成了“性别歧视”呢?她有她的理由:一部作品的成败优劣,在于它本身的质量,而与作者的性别无关,为什么人们在评介男性作家的作品时并不称其为“男作家”,而对女性作家却要特别指出她的性别呢?这就是不平等,就是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3.
“集体叙述”这个概念来自女性主义学者兰瑟。她在《虚构的权威 :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一书中提出了“三种叙述声音”的观点 ,即“作者声音”、“个人声音”和“集体声音”。她解释说 :“我说的集体叙述声音指这样一种叙述行为 ,在其叙述过程中某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体被赋予叙事权威 :这种叙事权威通过多方位、交互赋权的叙述声音 ,也通过某个获得群体明显授权的个人的声音在文本中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1 ]她的这个概念针对的就是女性和女性的特殊意识形态地位 ,对于研究中国当代女性作家小说来说 ,这个理论也很有可资借鉴的地方 .本文就是试图借用这个“集体叙述声音”的概念探讨中国近年来女性作家创作中的几个典型 ,分析这些作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李金荣 《青年论坛》2011,(5):112-114
新生代女性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生于60年代的一批女性作家和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生于70年代的一批女性作家,在西方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的影响下,高举性别旗帜,用独特的女性话语描写女性心理与生活体验,在文本中表现出愈陷愈深的“自恋”情结和渐行渐远的“恋父”情结,凸显了新生代女性小说明晰的情感价值走向。  相似文献   

5.
李仕华 《求索》2013,(12):150-15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创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以女性诗歌创作的转向为重点,此时,“女性”与“都市”两元素在女性作家笔下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展现与恣肆的书写.构筑成一道另类的文学创作景观。此后的女性诗歌创作逐渐由女性主义的性别书写转移到对都市文化语境中女性命运的思考,这使得女性主义文学突破了原有审美价值的桎梏,而获得了新的人文意境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赵玫简介: 赵玫,1954年生于天津,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一级作家,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创作大多涉及女性题材。作品有“当代爱情三部曲”——《世纪末的情人》、《天国的恋人》、《我们家族的女人》与“盛唐三部曲”——《武则天》、《高阳公主》、《上官婉儿》及散文集《从这里到永恒》、《一本打开的书》、《分享女儿,分享受》、《欲望旅程》等。 赵玫是一个感情型的作家,她的小说多具浪漫主义色彩。梦幻、诗意,但绝不逼仄,而有着自己的节制。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赵玫一贯的忧伤是显而易见的。许多读者喜欢她敏感而高贵的文学气质。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的女性意识及其女性人物形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明威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形象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这一点历来为学界所忽略,许多论者喜欢从海明威本人的传奇经历和他作品中的众多“硬汉”形象入手对其进行品评,甚至认为海明威是一位不尊重女性的作家,这实际上是对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的误解。从具体作品入手,分析他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以及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助于对作家有更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同是女性作家,与标榜"新写实"的代表人物池莉、方方不同,也与刻意"私人化"叙述的陈染、林白迥异,毕淑敏一贯以充满人性关怀的视角、扎实的现实主义写作精神、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悲壮的理想主义基调制胜,其作品每每引起文坛和广大读者注目。与此同时,内科医生、心理咨询师、文学硕士、作家、女儿、  相似文献   

9.
文章把“女性课程”区分为“女生课程”、“女性学课程”以及“女生女性学课程”,从性别社会学的视角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对它们各自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0.
张毅 《求索》2007,(11):163-165
从“五四”到抗战时期。中国女性作家小说创作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反映了女性视野中不同历史阶段男性的表现形态和性格内涵。展现了女性作家对男性的认识、想象、反思和批判的过程,折射出女性作家的性别意识由觉醒而失落再到独立的历史进程。目前,学术界对这些女性小说的研究和批评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失衡现象,即偏重于以作品中的女性为研究焦点,如女性人物形象、女性问题等,而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则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试图弥补这-女性文学研究中的缺失,把“五四”到抗战这三十年的女性小说创作中的男性形象作为研究时象,探讨这些男性形象在这三个十年中的不同特征和演变轨迹,以及由此显现出来的女性创作主体对男性的观察、批判和期待。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对粤北甘姓宗族村庄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研究近年流行于华南和东南地区的"外嫁女联谊会"。这一新的社会组织形态是新宗族主义背景下外嫁女与村庄共谋互惠的结果。研究发现,新宗族主义的兴起,改变了以往以男性为中心的组织形式,基于平等、自愿的同宗女性成员之间的联合成为可能。外嫁女回报娘家村庄的初衷,使外嫁女、宗亲网络、村庄三者之间构成一种"报"的循环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村庄借助外嫁女连带群体,间接获得更多公共服务和资源,降低了正式制度的运行成本,形成一种新的乡村再组织方式。最后讨论新宗族的"里"与"表",新宗族主义是传统宗族一脉相承的延续,呈现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弹性。  相似文献   

12.
甘肃女作家群的创作突出地显现了西北边陲的地域特色和多民族的绚丽色彩,同时,甘肃女作家群执着地探究西部女性现实人生的种种问题,对西部女性艰难的生存状态和复杂心态进行了充分描绘,呼应着全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大潮.  相似文献   

13.
吉屋信子和林芙美子是名噪一时的流行作家,有多次前往中国战场的经历,并作为女性杰出代表入选1938年第一批"笔部队",被称为"笔部队"的"两点红"。吉屋信子在海军班一如既往地扮演"女性"角色,突出自己作为女性的价值和作用;林芙美子则用激烈的方式在中国战场演出了一场新的放浪记。两人用不同的方式自觉地将女性话语和人生诉求融入军国主义话语中,成为侵略战争的协助者。与普通女性不同,她们成为战争协助者并不是受制于国策话语而做出的完全被动的选择,其文学创作反映出的思想缺陷和浅薄认知与她们的战场报告意趣相投,是她们在战争爆发后与军国主义话语一拍即合、轻易地滑落到战争协助陷阱中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苏青置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中,考察其作品在智性认识、形象建构、欲望表述等方面表现出的异于前代女作家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苏青对“娜拉”、“男女平等”这一系列观念的反拨;第二部分分析苏青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内涵;第三部分探讨苏青笔下出现的欲望话语的形态。苏青的写作为女性文学的流变提供了新的元素,同时她也止步于秩序与禁忌所划定的表达的界限。  相似文献   

15.
斯皮瓦克在其著名的"三位女性的文本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批判"论文中,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立场重读文学经典,对三部西方女性小说文本进行后殖民批评和分析,并将"属下不能发言"的政治伦理运用到对文学文本的批判阅读之中。斯皮瓦克以性别和种族的双重视角,对西方白人女性文学文本进行后殖民解读和充满洞见的批评,对后殖民批评有着独特的贡献和重大意义,不仅拓展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空间,并且丰富和发展了后殖民批评理论。斯皮瓦克所倡导和践行的文学、文化批评的政治伦理观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批判,使她成为一位颇具影响和独树一帜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家。  相似文献   

16.
娜拉--新女性形象上男性精英知识分子在面临着各种压力之时想像与设计民族国家以及男性主体的主要符码,言说娜拉成为五四男性精英知识分子重要的文学议题;现代女作家--现实中娜拉的自我言说是精英女性知识分子建构女性主体和探索人生意义的重要途径.女作家的创作表现了对各种既定规范的突围、颠覆,同时也昭示了在内外压力之下,现代知识女性对女性自我主体构想无奈的修改与放弃.中国现代男女作家对新女性的叙述既呼应又对照,他者叙述与自我陈述形成了潜在的对话与抗衡,共同描绘与设计着娜拉--中国现代知识女性的天涯路程.  相似文献   

17.
魏红 《思想战线》2001,27(4):54-5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写"城市文化"为代表的"前先锋派"青年作家群,如刘索拉、徐星等,以强烈的叛逆精神,从生存方式的批判角度,挑战权威,消解正统,其作品刻意表现平庸、荒诞、滑稽,以揭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焦虑与迷惘的情绪.其文本叙事广泛采用反讽与黑色幽默的表达技法,在揶揄调侃中达到对传统叙事话语的颠覆和消解.  相似文献   

18.
乞巧节,古称"女儿节".女性是乞巧节的活动主体,她们乞求貌巧、手巧、生巧、身巧.从表面看,乞巧节是女儿们的狂欢,实则是在传统的男权体系下对性别意识的教化和强化,是女性对传统性别期待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伪满洲国时期女子校园刊物《萃文季刊》和官方综合性期刊《新满洲》的女学生新文学现象,阐释日本文化殖民对殖民地青年女性渗透和毒害的演进。"五四"新文化运动生发的追求平等、自由和婚姻自主的"新女性"观,在殖民主义奴化教育下异化为国家民族性质的"贤妻良母主义"。"贤妻良母主义"是战时体制下日本军国主义推行的日本"妇德"在伪满洲国的移植。摇篮期的殖民地女性文学在五四新思想的自由理念和殖民地"国民精神"等历史"酵素"的作用下,承载了沉重而复杂的精神向度,使满洲青年女性的精神趋向由"五四"新文化影响的个体本位转向了殖民地"家国"本位的历史变异。考察伪满洲国校园女性文学现象,对于我们认识日本侵华时期对中国占领区实施殖民奴化教育和文化侵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