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首中国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虽然其立意不过是将西方诗人裴多菲的《谷子成熟了》中的谷子换成了葡萄,虽然其起兴不过是将果实成熟联系爱情成熟的老套路。但还是让没读过西诗的人们感到新鲜并在中国热了起来。  相似文献   

2.
石川 《新湘评论》2023,(5):60-62
<正>“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这首把自由看成比生命和爱情还要重要的诗,迄今还让人耳熟能详,经常被一些自由崇拜者吟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自由是存在于人内心最原始最深刻的冲动,反映着人之为人的本真。  相似文献   

3.
<正>裴多菲是鲁迅毕生推崇的欧洲诗人,早在1924年,他就在《语丝》上发表自己翻译的裴多菲诗歌,撰写裴多菲传。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提出,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要涉及意识形态领域,防止中国出裴多菲俱乐部《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一些具体政策问题》(简称“后十条“——笔者注)的起草工作持续了三个月左右。到1963年8月底拿出了初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10,(1):51-51
《诗》或《诗三百》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上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下迄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另在小雅中有6篇用笙演奏没有歌词和乐章、只存篇名的"笙诗"。《庄子·天运》始以《诗》与《书》、《礼》、《乐》、《易》、《春秋》并称"六经"。西汉时置五经博士,《诗》成为官定的五经之一。于是,《诗》遂称《诗经》。始见于《史记·儒林列  相似文献   

6.
王小静  高晓霞 《唯实》2022,(4):21-26
被誉为"共产主义出生证"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最早传入中国,同时也是流传最广、接受度最高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言》在中国译介、出版和传播的历程见证了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不断深化,同时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汉译的传播轨迹.在《宣言》的众多译本中,中央编译局译本是目前国内流传最广的译本.然而,当前...  相似文献   

7.
卢玲 《学习月刊》2010,(14):94-94
两千多年来,《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政治体制构建的主要理论依据。但由于历史原因,《五经》研究与翻译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不仅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度还不高.而且至今没有一套完整的适应世界各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学习中国文化需要的多语种译本。  相似文献   

8.
蔡小石在《拜时词序》中说:“词胜于宋,自姜、张以格胜,苏、辛以气胜,秦、柳以情胜,而其派乃分。”刘熙载也说:“词家要先辨得情字。《诗序》言‘发乎情’,《文赋》言‘诗言情’,所贵于情者,为得其正也。”(《艺概》)这“情”,就是诗词中的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柳永生性浪漫,风雅不羁,是位不折不扣的情感式词人。他倾毕生所有的忧思、愁绪、爱情于词中,形成了独特的抒情风格。  相似文献   

9.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是19世纪英国天才女作家艾米莉o勃朗特短暂人生中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享有文学史上"斯芬克斯之谜"的称谓。阐释和评价《呼啸山庄》是一项极为艰巨而困难的任务,要尽可能忠实地将其翻译成汉语更是难上加难。本文从饮食翻译分析两个不同译本对归化和异化的不同运用程度,从而阐述: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应和谐统一地运用到译文中,并忠实可信地保持原著文化及风格。关键词:译本;归化;异化;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学界对《共产党宣言》汉译本甄别存在较大差异,有十二译本说、二十三译本说、十译本说等。要正确地厘定《共产党宣言》汉译本的种类,不仅要明确判定独立译本的标准,而且需要厘清译本源流以及译本间的内在关系。译者、蓝本以及内容变更幅度都应该成为判定译本的重要参考因素。当前可考证的《宣言》汉译本,建国前存在7个,分别是陈望道译本,华岗译本,成仿吾、徐冰译本,陈瘦石译本,博古译本,乔冠华译本,莫斯科译本;建国后存在一个包含4个版本的中央编译局译本"系统"和1978年成仿吾译本。  相似文献   

11.
《论住宅问题》是恩格斯批判蒲鲁东主义住宅观念并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住宅思想的力作,长久以来被视为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的"姊妹篇"。该文本在中国住宅改革的重要时期均曾引起人们的重视,迄今有周建人和周晔译本、曹葆华和关其侗译本、贾植芳译本、莫斯科中文本、中央编译局译本等多个中译本。梳理这些版本的流变,探究国内学界研究该文本的角度和立意,确认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分析蒲鲁东主义者解决住宅问题的诸方法之有限性或不可能性,有益于从中获得促进当今中国住宅问题改观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2.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毛泽东首篇传播至海外的著作.除众所周知的俄文和英文译本外,满铁曾于1929年翻译出版过该文的日译本——《湖南农民运动情况报告(毛泽东)》,目的是比较分析国共两党农民政策差异.翻译者署名"高山谦介",真实身份是日本著名"中国通"佐佐木到一.译文所据底本应是1927年4月长江书店单行本,但在文本内容和结构上都有所改动.该译本对于研究毛泽东著作在海外传播过程具有重要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广晓 《理论学刊》2006,2(2):125-126
张抗抗是新时期文坛探讨爱情婚姻道德伦理问题的前驱之一。她的不少作品都倡导女性在精神上获得完全独立,尤其是《情爱画廊》这部长篇,更是通过人物的塑造表达了自由、独立、开放的现代爱情观。  相似文献   

14.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阐明无产阶级国家作用和演变、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等问题的文献,是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纲领性文献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哥达纲领批判》的汉译文在《先驱》创刊号上部分问世,译者为重远(邓中夏),是《哥达纲领批判》百年汉译历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本文通过文本考释,旨在探析邓中夏译文的译介动因、传播特色及其与2012年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中《哥达纲领批判》译本的对比,以此深入理解该译文在《哥达纲领批判》汉译传播史中的重要价值,并对新的时代背景下溯源《哥达纲领批判》百年译介传播脉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诗·郑风·有女同车》原本是产生于郑国的婚姻歌谣。该诗以男子的口吻表达了对女子的喜爱赞美之情和娶得美女与淑女的喜悦自豪心情,原本与诗首序所言"刺忽"之旨没有任何关系。但这首歌谣被采集到王朝中央以后,整理者根据时君之德对其乐章义规定为"刺忽",表现出采诗观政目的下对这首歌谣的政治性观照。此后此诗乐章被用于乐教,体现出服务于政教的政治化倾向。后来,乐教废弛,《诗》乐丧失,《诗》续序、毛《传》、郑《笺》、孔《疏》等依序解经,以对经文的诠释附会序说,继续沿着德教化的方向进行越来越深刻的诠释,毛《传》、郑《笺》和孔《疏》甚至引礼证诗、引史证《诗》,进一步证成序说,最终完成了该诗德教化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提起夏明翰,人们自然会想到他那首被著名诗人萧三称为“最好的一首革命诗”、后来被编入大型歌舞史诗《东方红》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是的,诗如其人,这首诗一字千金,字字带血,笔笔是心,完全是夏明翰烈士崇高的思想品格和纯洁党性的写照.透过他的家庭、婚姻与爱情,也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正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以下简称《长征》诗),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不朽杰作。多年来,对《长征》诗的理解和赏析,诸多学者读者均有着不少精彩独到的论述和研究。本文试对诗中最后一句"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注释,提出一点个人的看法,以作抛砖引玉,求得甚解。一、关于"三军"随时代演进的四种说法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三军"一词最早起源于春  相似文献   

18.
近日,拜读了张太原教授的新著《〈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版,以下简称“该论著”),该论著以《独立评论》(1932年—1937年)为样板,紧扣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知识分子由社会边缘努力向中心复归的思想动向,对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和  相似文献   

19.
正《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五卷记载:(1962年)12月26日作《七律·冬云》:"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于晨七时批示林克:"请将诗一首付印,于今天下午印成五十份,于下午六时前交我为盼。"这首诗最早发表于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铅印诗稿与发表稿有一处不同,"高天滚滚寒流急"句,  相似文献   

20.
散文诗是用散文式的语言来表现诗意的一种自由体诗,是一种既具有散文特点品格又具有诗歌特点品格的、介于散文和诗之间的文体,是散文和诗凝汇沁透的产物。 然而散文诗的根本特点,仍然在于它是“诗”的种属,属于“诗”的范畴,因此具有诗的特点和品格乃是主要的,指的是诗意、诗情,即诗的意境,诗的感情。正如柯兰所说:“不管形式如何,它归根结底应该是诗,只是形式上不同于诗而已(《散文诗杂感》)。许多诗论家也持同样观点,认为“散文诗并非一种边缘文体,因为它的基本素质是属于诗的”(谢冕:《散文诗的世界》),“散文诗是不分行的诗,仍然是诗,不是散文”(野曼《诗、散文诗与散文的联想》) 虽然散文也富有诗意,但散文诗毕竟不是散文,它的意境的提炼和文字的凝炼都比散文要求更高、更严。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