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复现在解读孔子艺术精神的同时,对庄子的艺术精神也进行了十分深入的考察,指出由孔子所开出的艺术精神需要经过某种意味的转化方能成就艺术,而由庄子所成就的"道"之艺术精神,则可称为"纯艺术精神".而徐复观对这种纯艺术精神的追寻,对于我们当今人文学科的反思和人文精神的提升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复观是挺立于政治与学术风口的勇士.在"道"与"势"的抗衡中,他立足于传统文化,努力守护蕴涵其中的精神生命的价值,从忧患担当里彰显知识分子的学术情思及深广的天地境界,从而照亮了独立而自尊的人格之魂,省思当下,针砭现实也正是使其人生越来越深厚.这是徐复观的写照,更是当前逐渐被边缘化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楷模,在流亡者积极寻找精神家园以提撕自己生命高度的行程中,最终将推动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产业日益发达的时代,对文化的根性寻求日益彰显其价值。在新儒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徐复观是传奇式的突出代表。无论是其文学思想或美学思想,他都以独到和深刻的见解诠释着中国文化的根源性命脉。尤其以对"庄子的再发现"引起了学界对"庄学"的深入探微。对于心和民族性的文化,徐复观在对庄子之道的论述中全面且整体地呈现了出来。对徐复观思想中庄子之道的探寻不仅能够把握中国文化中道家思想的精髓,也能对人的真实心性有透彻的体认。  相似文献   

4.
康有为在考辨中国本土文化"学术源流"的过程中,将老子纳入研究视野,并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三点界定:第一,在立言宗旨上,老子主张不仁、能忍,与以仁为宗旨的孔子思想截然相反。第二,在人生哲学上,老子不为名利,与孔子的尚名主乐背道而驰。第三,正是对老子立教宗旨不仁、能忍和人生处世不为名利的认定使康有为确信老学与孔学处于争教之中,同时也注定了他对老子和老学的否定评价。  相似文献   

5.
"道"在中国古代哲学里有着极高层次的意义。尽管先秦诸子对"道"的阐释各有不同,但它作为反映事物发生和发展的依据或原则却被共同确认,并被列为学术的最高范畴。孔子把"道"与"德"联系起来,用以表达社会伦常关系和人之为人的东西。于是,那使人感到神秘而不可企及的"道"的范畴便转化成了人人都可以践履的社会精神原则。孔子追求"道",把达"道"和护"道"作为学术目标。在孔子学术里,充满了对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合乎"道"的精神内容的善性理解。  相似文献   

6.
贺拉斯与孔子作为中西方文学的集大成者,为后世留下了卓越的财富。着重从贺拉斯的“教”与“乐”与孔子的美学思想出发,从寓教于乐观、合适原则与中和之美、生活背景、哲学基础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赵宇 《学理论》2013,(22):76-77
孝道思想是孔子的思想学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所倡导的孝道,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真诚的热爱、尊敬之情,强调子女对父母奉养的责任,强调"事亲"方面的推己及人。在现代社会里倡导与弘扬孝道精神中的积极因素,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通过研究《论语》来理解孔子的孝道思想,对于我国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立足回归古代注疏,对《礼记·孔子闲居》中"五至"的内容及其关系展开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礼乐之原"的含义,最终得出结论:仁(礼乐之原)→志("五至"核心)→诗、礼、乐、哀(体)→三无(用)。  相似文献   

9.
王淑媛 《学理论》2013,(29):222-223
中国人都会受到孔子的影响。儒家肯定现实人生,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对国人影响深远。儒家经历了千年文化传承,既保存了孔子时代儒家的基本精神,也有新发展。但是,我们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仍不甚清楚,对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前的儒家思想的变化发展进行简单地概括得出儒学生命力旺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论语·学而第一》在《论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还指孔子一惯倡导的仁学。有朋也作友朋,指孔子门下志同道合的弟子,还可引申为与孔子思想有直接渊源的古圣先贤和后世对孔子思想深感兴趣而进行研读的人。远方,从空间上指横向的四面八方;从时间上指纵向的历史与未来。君子,是指孔子道德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相似文献   

11.
韩慧  刘磊 《学理论》2009,(19):270-271
哼鸣练习是获取鼻腔共鸣、头腔共鸣及声音高位安放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声音概念的最好方法。本文介绍了什么是哼鸣,以及哼鸣练习的方法和手段,强调了哼鸣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艺术风格是邓小平政策思想的灵魂和风骨,其基础是他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勇于创新精神的统一。邓小平把着重点 放在未来,用实事统一人们的认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渐进性,充分表现了其政策思想的明快风格。  相似文献   

13.
张久美 《学理论》2015,(3):120-122
儒家思想体现的人生观包含十分丰富的积极因素,包含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仁爱思想,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爱国的精神与气节等。张大千是一位我国现代伟大的国画大师,他对朋友、后辈的关爱体现出儒家的仁爱思想;他对绘画艺术创作一生不知疲倦的追求体现了儒家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他在抗战期间的爱国情操以及辛勤地到世界各地宣传中国文化体现了儒家爱国的精神与气节。张大千一生的人生经历与艺术创作体现了传统儒家思想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是中唐著名散文家,诗人,曾经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偏远的永州与柳州。在被贬期间,柳宗元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柳宗元的山水诗文具有寂寞孤峭的意境、激愤幽怨的情结、高洁执着的人格坚守以及浓郁空寂的禅趣等艺术特色,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受到了后代读者的由衷喜爱。  相似文献   

15.
意境与境界,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对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界定与分析,尚存在诸多争议.文章认为,意境说的理论源头是"诗言志说"与"比兴说",作为美学范畴,意境或境界即诗歌艺术形象;作为哲学范畴,境界则指人生境界,其最高形态是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6.
闵靖阳 《学理论》2009,(9):136-137
卡尔·考茨基是第二国际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尽管考茨基晚年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但考茨基的艺术观始终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财富。《艺术和自然》是考茨基的艺术观的集中表述。《艺术和自然》论述了艺术的三个维度:艺术的本质;艺术与自然;艺术与经济。考茨基认为艺术是有意识的活动,艺术是融汇多样化的和谐整体。他站在唯物主义立场提出艺术要向自然学习。考茨基在文章中着重论述了艺术和经济的复杂关系。研究考茨基的艺术观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艺术思想的演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改革乡村教育,并为后人留下丰厚的教育思想。其乡村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教育改造乡村社会,以纠正现代学校教育与中国农村社会的脱节。其中,陶行知就"农村教育旨在为何"这一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形成了其"为农"教育目的观。本文从认识论层面分析陶行知先生"为农"教育目的观的理论内涵,从农民、农村、农业三个层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信、达、雅"的标准,既适合于文艺作品的翻译,也适合于科技文章的翻译,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文艺作品的翻译,侧重"雅",在"信"上面允许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科技文章的翻译,则强调"信",对"雅"的要求放得较宽.  相似文献   

19.
李国德 《学理论》2015,(5):115-118
意境论和有机整体论是东、西方诗学的传理论。然而,意境论与典型论的研究比比皆是,典型论主要是小说的研究范畴。作为西方基础文类是戏剧和诗歌的研究范式应是有机整体论。因此,意境论与有机整体论的比较研究就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魏新俊 《学理论》2010,(5):124-125
英诗是一座知识的宝库,也是一门美的艺术。作为美的艺术,英诗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作为知识的源泉,英诗能给我们增添才智。英诗涉及的主题非常广,其功用多种多样。它的知识含量丰富,又是多种情感和想象力的反映。诗人提供给我们的是如何看待生活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它还有优美动人的旋律,甚至能谱曲歌唱,悦耳动听。朗读或背诵诗歌能得到音乐美的熏陶,是一种真正的艺术享受。因此,英诗能给予我们无穷的智慧和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