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一事一议":历史形成、制度缺陷及完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让广大农民分享公共财政阳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国家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多数地区农村集体组织又没有经济能力承担,在农村税费改革和农业税取消后,"一事一议"便成为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的主要形式并发挥着积极作用.作为一种无奈的制度选择,明显存在着制度设计不尽科学、实施成本过高、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缺陷.在现行体制下,只有合理界定国家、集体与农民兴办公益事业的事权范围,不断完善"一事一议"的有关制度规定,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一事一议"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现行的农村税费制度和征收管理办法还不尽合理 ,农民负担重、税费收取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 ,必须积极推行税费改革的配套改革 ;继续坚持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 ,做到“三个确保” ;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 ;改革财政体制 ,完善乡镇机构改革 ;严格执行村内“一事一议”筹资投劳政策 ,加强涉农收费管理。  相似文献   

3.
关于村级"一事一议"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的“一事一议”制度,在具体实施当中面临很多问题。只有提高干部群众民主法制意识,强化民主监督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坚持量力而行,做到规范操作,才能真正发挥“一事一议”制度的作用,建立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一事一议”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国家和村庄集体组织的供给存在不足,村民自治组织便选择“一事一议”方式供给农村公共产品,农业税的取消更固化了农村这一制度外供给方式。选择这种方式组织农村公共产品生产,虽有些无奈,但国家借助它,寻找到了国家建设农村的切入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与地方财政矛盾。不过,村庄宗族集团利益的争夺、纵横交错的权利结构等制约着“一事一议”制度的效率和公正,我们必须采取适当路径完善农村配套改革,尽可能地不要屏蔽村庄少数人参与村庄事务,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并努力使"一事一议"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5.
自2000年以来,"一事一议"制度已经成为村级集体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的主要制度形式。经过10年来的实际运行,在一些农村,"一事一议"制度陷入了"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困境。从村民参与角度来分析,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一事一议"过高的组织成本,少数参与"一事一议"的村民利益受损,激励机制的缺失,村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差异等。走出"一事一议"制度的实践困境,要合理估计组织成本,规范权力结构,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构建合理的村级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确保村民对"一事一议"的参与达到制度预期。  相似文献   

6.
农村税费改革是一项涉及全 局的重大改革。江西省自 去年4月开始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在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不仅全省3200万农民、800万户农户实现了“户户减负”,而且确立了农民对农民负担的监督主体地位。同时也为国内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年已70岁的退下来的农村干部,贵刊第27期“热点观察”栏目刊登的《谨防农村出现“政治空白”》一文,我反复读了好几遍,感到这篇文章写得很及时,很有针对性,是一篇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好文章。这篇文章实事求是地报道了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财政上的实际困  相似文献   

8.
聂磊  卢倩 《行政论坛》2003,(2):63-65
税制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源配置制度,体现了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农村税费改革本身井不是单纯的“费改 税”或减轻农民经济负担问题,它的实质内容是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关系的调整。现行的税费改革试点方案仍需要改进和 完善。  相似文献   

9.
聂苏 《瞭望》2000,(25)
乡镇政府是我国政权结构的最基层,直接面向广大农村和10亿农民。乡镇政府的运作状况和质量,关系到农村社会生活的稳定。但近年来,由于乡镇政府职能不清、人员膨胀、财政普遍困难,向农民乱收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村干群矛盾紧张。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加大乡镇政府配套改革的力度。作为国家部署的改 革试点,安徽省先行一步,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今年国家在安徽省等地部署开 展农村税费改革及乡镇配套 改革试点。“减人、减事、减费、减机构”是这次改革的几项硬任务,改革最终能否到位,需要以此来衡量。但要做到这一步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0.
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关键是在不同层次找到适合的协商民主实践形式。一事一议制度作为一种适合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协商民主实践形式,已经在推进村民自治和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效果,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一事一议协商民主实践中普遍面临着议事主体、制度供给与结果执行等方面的困境与难题,这既使得一事一议协商民主制度在实践中难以充分发挥应有优势和功效,也使其陷入制度化发展的困境。培养和提升议事主体理性协商意识与能力、完善制度机制与体系、与农村其他制度形成互为支撑和协同发展格局是优化一事一议制度,进一步激发其潜在优势和效能从而推进其制度化发展的基础、前提和有效途径。其中,培养和提升议事主体理性协商意识与能力是一事一议制度化推进的基础性工程,完善一事一议议事制度和机制是其前提和关键,与农村其他制度协调发展则是其有效展开的空间和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一周网谈     
《瞭望》2006,(30)
7月15日至21日,四部委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解释无疑是网民留言热议的话题之一;媒体报道的中国社科院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调研结果——“七成知识分子处于过劳死边缘”,也很吸引网民的眼球;而本刊上期评论员文章《让党心和民心紧贴》,则得到了大多数网民强烈共鸣。此外,“银联”因跨行查询收费被上海一市民起诉、媒体关于国企退出是否会导致中国职业足球跨掉的调研等,也是本周网民关注度较高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成天吊儿郎当。问他为什么这样,答曰:“过去学累了,反正已经进入大学,学校也不能把我怎么样,混它几年,总得让我凑合毕业,毕业后总得在城市里给我安排个工作。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通过这件事,作者提出并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改变学生一考入大学就等于‘铁饭碗’到手的办法,是教育改革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以事兴议”中的“事”。一般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不然就失去了“议”的价值。 2、以言兴议即借群众之言、名人之言或古人之言为发端,进  相似文献   

13.
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我国乡镇体制改革主要围绕着乡镇财政困难和职能缺位、错位的矛盾而展开。其改革的内容局限于机构改革,基本不涉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机制创新。这种改革治标不治本,难以跳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要使改革有实质性的突破,必须从体制上对乡镇政权组织体制、权力结构及运行方式进行根本性改造,建立“乡镇分治、乡派县统”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议大礼”一事,对明嘉靖一朝的朝政,都极有影响。“大礼”议过之后,已是一派顺者昌、逆者亡的局面。凡弹劾因议礼而受知于君上的大臣者,几乎都被认为是反对皇帝,因而被罪。 嘉靖11年冬,彗星见。自然,这是“天示不祥”,依惯例,皇帝下诏求直言。时监察御史冯恩认为  相似文献   

15.
一周网谈     
《瞭望》2006,(28)
7月1日至7日,中央就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听取党外人士意见、北京西单地铁站上海大众新款“POLO”车广告牌事件,上海市民邓维捷告银行跨行查询收费一案、河北文安发生5.1级地震等新闻,在本周引起网民热议。  相似文献   

16.
话语理论倡导"一些人的对话",鼓励多元利益主体在"公共能量场"中展开平等而开放的对话.当前农村"一事一议"制度与话语理论的核心理念有着内在契合性,是基层民主决策的崭新模式.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在具体制度设计和操作中遭遇到一些现实困境.对此,应积极探求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促进"一事一议"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2,(3)
安徽费税改革的成功是初步的,仍然有一些重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中有一些是需要长期实践逐步摸索、成熟的,如“一事一议”制度;而另一些,则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即比较效益低下的农业,如何能支撑起10亿农民生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泰州纺织厂为了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一句赞”的表扬方法。“一句赞”,就是抓住每一件事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写在板报上,让车间工人都能看到,使大家受到教育和鼓舞。这种短而精的表扬形式,很受职工的欢迎。细纱车间保全工曹兆林,为减轻女工的劳动强度,尽快安装落纱机,在小  相似文献   

19.
撤地、强县、精乡、实村:构建农村行政管理新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什么要撤销“地区”一级目前我国“地区”一级已演变成了“一架养尊处优的腐朽国家机器”。以一个中等地级市为例,仅市一级就拥有厅级干部30人,处级干部200人,科级干部1000人,总人数在10000人左右,平均每年需要行政经费支出大约在5亿元以上。若按全国330个地级行政单位推算,一年将消耗掉国家财政资金在1300~1500亿元之间。因此,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进‘省直管县’的试点”。这预示着中国政府改革将由减人、减事、合并机构的行政职能调整,开始扩展到“减少层级”的地方行…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被称为“最年轻市长”的湖北省宜城市长周森锋提拔为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区长(副厅级领导职务)。消息一出。又引发热议。据悉,经过组织严格考察,周森锋符合破格提拔的条件,也符合提拔任职的相关规定。从对周森锋提拔一事的热议声中,我们再一次认识到:时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不拘一格选人才仍非易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