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型特异性组分(Gc)和转铁蛋白(Tf)都是人血清中的蛋白成份,具有遗传多态性.Smith(1957年)和Hirschfeld(1959年)分别用淀粉凝胶电泳和免疫电泳检测了Tf和Gc的多态性.Tf分为三种常见表型:TfBC、TfCC、TfDC.Gc又分为三种常见表型:Gc~(1-1)、Gc~(2-1)、Gc~(2-2).以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对Tf及Gc的生化、遗传和免疫特征又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测定了世界上不  相似文献   

2.
周立  吴梅筠  李元志 《法医学杂志》1989,5(2):18-19,F003
前言血型特异性成分(Gc)和结合珠蛋白(Hp)是两种血清球蛋白,分别具有三种遗传表型Gc1—1,Gc2-1,Gc 2—2,和Hp1-1,Hp2-1,Hp2-2,按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是法医学个人识别及亲权鉴定的两个重要遗传标记。一般情况下,检测血清Gc和Hp需要分别配制凝胶、凝胶缓冲  相似文献   

3.
Gc(维生素D结合蛋白)的遗传多态性由Hirschfeld首次发现。用免疫电泳或聚丙稀胺凝胶园盘电泳可检查Gc三种表型:Gc1-1、Gc2-1、与Gc2-2,它们受一对等位基因Gc~1与Gc~2的控制。本文调查了四川省茂汶县羌族三种Gc表型的分布,算出其基因频率,作为羌族人群亲子鉴定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4.
成都地区汉族Gc亚型的分布及血痕中Gc亚型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用免疫固定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PAGIF)技术,调查了成都地区无关的125名健康汉族人血清Gc亚型分布。其6种亚型频率(%)分别为:Ge1F=20.8,Ge1S=8.0,Gc1F-1S=18.4,Gc2-1F=30.4,Gc2-1S=16.0和Gc2=6.4。Gc的基因频率为:Cc~(1F)=0.452,Gc~(1S)=0.252和Gc~2=0.296。对保存于室温条件下20周的陈旧血痕进行了Gc亚型定型,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用快速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离纯化Gc蛋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告Gc蛋白的一种分离方法,为免疫制备抗Gc血清制备抗原。硫酸该分级沉淀出含Gc的人血清组份,BlueSepharoseCL-6B亲和色谱除去含Gc硫酸铸分级沉淀的人血清组份中的白蛋白,快速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过Alkyl-SuperoseTMHR5/5疏水色谱柱和MonoQHR5/5离子交换柱。聚丙烯酸胺凝胶解离、非解离电泳证明,Gc蛋白得到了彻底纯化。免疫固定显示:纯化出的蛋白确实是Gc蛋白.为1-1型。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为蛋白质的纯化提供了新的技术及仪器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建立Gc亚型检测的复合MS-PCR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根据Gc基因中的2处点突变,设计2对片段相差5bp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和1条公共引物进行复合MS-PCR,分析Gc多态性,并调查武汉地区218例汉族无关个体Gc多态性和鉴定10例亲子关系。结果复合MS-PCR检测的Gc基因型,与AmpliTypePM试剂盒的分型结果一致;武汉地区汉族人群Gc基因的3个常见等位基因Gc1F、Gc1S、Gc2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816、0.2592、0.2592,观察杂合度(Hobs)、期望杂合度(Hexp)、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个人识别能力(DP)、非父排除率(PE)分别为0.6193、0.6359、0.6253、0.7974、0.3480,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真三联体和非真三联体亲子鉴定各5例,前者不排除父子关系,与常规STR分型一致,后者经Gc-MS-PCR分型排除2例。结论建立复合MS-PCR法检测Gc亚型在法医物证鉴定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 型特异性成分(Group specific component,Gc)是一组存在于血清中的生物活性相同,结构相似的α_2球蛋白。自1959年Hirschfeld首次报道Gc蛋白的多态性以来,学者们对Gc的化学组成、生物学功能、遗传特征及遗传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Gc作为一种遗传标记,在国外已广泛地应用于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为了进一步在我国扩广应用,现综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园盘电泳(PAGE—disc)法,分别检测血液中Hp(结合珠蛋白)、Gc(型特异性成分)两种血清型,调查了254名内蒙古地区纯蒙古族18~25岁健康人群两种血清型Hp和Gc的表型分布及基因频率,并与其他种族人群的基因频率进行比较。根据检测结果得出Hp、Gc两种血清型在内蒙地区纯蒙族人群中的表型分布及基因频率,见表1。x~2  相似文献   

9.
1959年Hirschfeld用免疫电泳方法研究人血清α_2—球蛋白时,发现一些与Hp无关的沉淀带,根据其迁移率可以分为快速、中速和慢速三种。这类蛋白被称为型特异性成分Gc(Group-Specific Compon-ent),受控于常染色体上的两个共显性等位基因Gc~1和Gc~2。而后进一步研究发现Gc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结合并传递维生素D,故又被称为维生素D结合蛋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窄范围两性电解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加免疫吸印技术,对人血痕中 Gc 亚型进行分型,并调查了北京地区284名无关汉族群体的 Gc 亚型的分布及基因频率。结果显示:Gc~(IF)0.4287,Gc~(IS)0.2500.Gc~20.3222.观察值与期望值吻合度良好(ΣX~2=0.7530,P>0.80).Gc 的个人识别率为0.6507.且室温下保存7周的血痕可以准确判型。将调查结果与中国其它地区及国外不同人种 Gc 亚型的表型的分布与基因频率进行了比较,发现地理及人种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1.
<正> 在60年代初,有人尝试用免疫电泳技术对人血痕进行 Gc 定型,均以血痕中的Gc 蛋白在电泳时,向阳极飘移而告失败。Shinomiya 和 Baelen 发现 Gc 蛋白飘移的原因是与其血痕中破碎细胞释放出来的肌动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所致。用4M 盐酸胍处理血痕,可使复合物解聚,恢复 Gc 的正常电泳迁移率。  相似文献   

12.
人血清Hp、Tf、Gc蛋白是在法医学个人识别及亲子鉴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三种遗传多态性蛋白标记。[1][2][3]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状凝胶电泳同时进行Hp、Tf、Gc三种蛋白的分型。经氨基黑、联苯胺分别染色后。Hp、Tf、Gc的电泳图谱清晰、重复性好,整个操作过程仅需6小时。作者还用该方法检测了上海地区人群Hp、Tf、Gc的分布频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Gc蛋白的分离与纯化.人血浆经DEAE-Sephadex-A50, Sephadex G100和DEAE-Sephadex-A50三次柱层析即可获得纯化Gc.纯化Gc经PAGE, SDS-PAGE和免疫电泳等证明,其纯度和特异性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作者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免疫固定技术,同时分析血液和血斑的型特异性成分(Gc)及转铁蛋白(Tf)两种血清型,并调查了北京地区229名汉族健康献血员两种血清型的表型分布及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利用混合淀粉凝胶电泳法在一块胶板上同时分析EsD 与PGM_1两种酶型,其操作简单,灵敏度好,分辨力高,图谱清晰。对南京地区汉族献血员477人静脉血EsD、486人PGM_1的表型频率作了调查,检出ESD1-1,2-1,2-2三种常见表型;PGM_1 1-1,2-1,2-2三种常见表型;PGM_1 1-1,2-1,2-2三种常见表型以及稀有表型PGM10-1型。根据表型  相似文献   

16.
<正> 本文报导的是利用 DNA 指纹术对一起刑事案件鉴定的情况。案情:1988年2月,北京的王某被杀。经血型检验,死者王某、嫌疑人马某及马某大衣上血痕的血型均为 A 型;经 EsD检验,王某的血和马某大衣上的血痕均为2-1型,马某的血为1-1型。此结果,只能说明大衣上的血痕不是马某的血,但无法确定该血痕是  相似文献   

17.
在法医学科研与办案实践中,人血清蛋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是由于很多人血清蛋白具有遗传多态性,呈现出个体差异,能起到个人识别的作用,如型特异性成份(Gc)、转铁蛋白(Tf)、触珠蛋白(Hp)、α1抗胰蛋白酶(α1AT)、某些补体成份、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遗传标志Gm和Km等。有的人血清蛋白在组织和体液中、正常和病态时有不同的分布或表现,因而对法医学检验及办案具有鉴定价值,如前白蛋白(PA)、α1酸性糖蛋白(α1AG)、人纤维蛋白原(Fg)、纤维结合蛋白(Fn)[1、2]、纤维蛋白溶酶原、(Pg)等。人血清蛋白的检验,抗血清…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人群血清型α2HS频率调查与血痕中α2HS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和免疫固定技术,调查北京地区随机人群的α2HS糖蛋白(α2HS)的频率分布。在185名无亲缘关系的健康人中,发现3种常见表型,即α2HS1-1型(99人)、2-1型(74人)、2-2型12人。未发现稀有型。基因频率为:α2HS~1=0.7351,α2HS~2=0.6490。室温中保存6个月的血痕,可检出其α2HS表型。  相似文献   

19.
杂合的精液样品中葡糖磷酸变位酶的酸性( )和碱性(-)等位基因的稳定性比较[英]/White,J.M.;Hong,M.M.//法庭科学学会志,-1993,33(2),-127 选择有杂合PGM型和有一个酸性( )与一个碱性(一)等位基因的精液样品,将样品等分,分别在37℃、室温、冷藏和-20℃冰冻下贮存其液体和棉布干斑痕。在37℃贮存的样品,液体在几天之内可对PGM分型,斑痕在几周内可分型;在室温贮存的样品,液体在1周内可分型;斑痕在2~3个月内可分型;冷藏的样品,液体在2个月内可分型;斑痕在5个多月内可分型;在-20℃冰冻下的样品,目前正在测试,6个月以后的液体样品  相似文献   

20.
<正> 作者采用淀粉琼脂糖混合凝胶电泳法,在一块凝胶板上同时分析血液或血痕的ESD、GLOI、PGM_1三种红细胞酶型,并调查了内蒙地区254名无血缘关系的纯蒙古族健康献血员的三种红细胞酶型的表型分布及基因频率。检出ESD、GLOI、PGM_1均有1-1,2-1,2-2三种常见表型,根据表型频率计算出这三种酶型在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