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5 毫秒
1.
眼球组织结构精细而脆弱,生理功能复杂,而眼外伤所致眼球的损伤又多样,加上伤前眼球健康与屈光情况的各异,因此即使在同样的外伤下,功能受损程度也不尽相同,何况性质与暴力不同的外伤.近几年来在我所鉴定眼外伤案例的120例中机械性损伤117例(占97.5%),其中穿通性损伤11例,非穿通性损伤即钝挫伤96例,有10例仅伤及眼睑与泪器.钝挫伤引起的眼球损伤和并发症与我们  相似文献   

2.
王旭  张爱平 《证据科学》1999,6(3):110-113
目的 探讨外伤后不同类型视网膜脱离的损伤参与度。方法 对23例我室检验的眼外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穿通伤占26%,钝挫伤占70%(其中钝挫破裂伤占25%,单纯钝挫伤75%),无明确外伤吏占4%。单纯钝挫伤后发生视网膜离眼均有不匠屈光不正,其中=6.00DS以上的高度近视眼占58%,外伤后视网膜脱离损伤参与度的评定为:眼球穿通伤(主要是眼球后段的穿通伤)及钝挫破裂伤后  相似文献   

3.
邹丽华  李春芳 《法医学杂志》1998,14(2):82-82,86
选择30例与外伤有关的视网膜脱离案例,进行眼的有关检查,分析致伤方式及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机制。结果为眼外伤直接导致视网膜脱离的13例,占43%;由于眼原有高度近视,视网膜、玻璃体变性,无晶体眼,轻微眼外伤或头部震动而诱发视网膜脱离的12例,占40%陈旧性眼外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5例,占17%。表明外伤性视网膜脱离一般发生于眼穿通伤或重度眼球钝挫伤。  相似文献   

4.
眼睛作为人体主要暴露器官,易成为被打击目标,而且由于眼球及附属物脆弱娇嫩,外伤造成的器质性损伤不容易恢复,当受到二次外伤后,对第二次外伤的损伤程度评定成为一个难题.本文报告3例受二次眼外伤后对第二次外伤损伤程度的评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外伤评分(ocular trauma score,OTS)在机械性眼损伤视力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1例机械性眼外伤(449眼,其中闭合性眼损伤317眼,开放性眼损伤132眼)进行OTS(以就诊初视力分级、眼球破裂伤、眼内炎、贯通伤或穿通伤、视网膜脱离、相对传入性瞳孔阻滞为评估指标),比较本组资料实际终视力比例与OTS标准终视力概率的差异,分析OTS分级与终视力之间的相关性,并对眼损伤的不同类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际终视力比例与OTS标准终视力概率分布相比,除OTS-3级有所差异外,其余各级均无明显差异。实际终视力与OTS分级、OTS总积分均呈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71、0.73)。开放性眼损伤往往较闭合性眼损伤评分低、预后差,其中眼球破裂伤较眼球穿通伤预后更差。结论对眼外伤伤情进行OTS,可为法医学视力评估提供较为可靠的预测信息。  相似文献   

6.
<正> B超探查图像能在屈光间质混浊情况下,清楚地显示眼球后段各组织结构的损伤或病变,以及准确进行眼球轴测量。B超探查从60年代已应用于眼科各种疾病的诊断。本文通过对263例眼外伤患者的眼B超图像,显示眼球不同部位结构的损伤及损伤恢复过程中临床生理、生物学变化进行分析,探讨B超探查在眼外伤法医临床学鉴定工作中客观地反映眼损伤、恢复情况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卢秀玉 《证据科学》2002,9(1):41-41
目前VEP在眼科临床中已被广泛应用,在法医鉴定眼的损伤中亦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由于VEP 在伤情鉴定中其重要意义未被重分认识,笔者在工作中曾遇到一例双眼无任何外伤,临床医师对VEP检查结果判断失误,而诊断眼外伤的案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伤后视网膜脱离损伤参与度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后不同类型视网膜脱离的损伤参与度。方法 对23 例我室检验的眼外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穿通伤占26 % , 钝挫伤占70 % ( 其中钝挫破裂伤占25 % , 单纯钝挫伤占75 % ) , 无明确外伤史占4 % 。单纯钝挫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眼均有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 其中- 6-00DS以上的高度近视眼占58 % 。外伤后视网膜脱离损伤参与度的评定为:眼球穿通伤( 主要是眼球后段的穿通伤) 及钝挫破裂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 其损伤参与度为100 % ; 锯齿缘离断的损伤参与度为75 % ; 伤病共存的损伤参与度为25 % ~50 % ; 原有眼底视网膜、玻璃体变性,外伤为辅助或诱发因素时, 损伤参与度为12-5 % ~25% ; 眼部无明确外伤史者损伤参与度为0 % 。结论 外伤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与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玻璃体发生退行性改变有关。损伤参与度的评定有助于损伤事件的性质分析和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  相似文献   

9.
目前VEP在眼科临床中已被广泛应用 ,在法医鉴定眼的损伤中亦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由于VEP在伤情鉴定中其重要意义未被重分认识 ,笔者在工作中曾遇到一例双眼无任何外伤 ,临床医师对VEP检查结果判断失误 ,而诊断眼外伤的案例 ,现介绍如下 :案例介绍张某 ,男 ,17岁 ,学生。 2 0 0 0年 4月 12日与本校学生吴某因琐事发生争执 ,争执中吴用小土块打在张某的右眼 ,张即去烟台市第一医院检查 ,结果 :无任何外伤 ,亦未给予任何治疗 ;次日张去烟台市第二医院检查视力 :右 5 .1、左4.7;眼睑无肿胀 ,眼球无充血 ,角膜透明 ,KP(- ) ,Tyn(- )…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法医学角度对29例引起法律纠纷的儿童眼外伤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眼外伤主要见于4—15岁儿童,4岁以下的少见;2)4—12岁的儿童,受伤时的致伤物可多种多样,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12—15岁的儿童,致伤物以拳脚为多见;3)4—12岁的儿童,以伤及晶体或其前结构为多见;12—15岁的儿童,主要伤及眼睑、结合膜或眼底;4)损伤类型与加害者有关。成人造成的损伤多为钝挫伤,儿童造成的多为穿通伤;5)与成人眼外伤相比,儿童眼外伤的诊疗次数、诉讼请求额显著偏高。本文还讨论了儿童眼外伤的其他法医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如何看待眼外伤后的功能替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部外伤是法医临床检验鉴定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损伤,由于眼球组织结构脆弱,在遭受外力及物体的作用时,易造成结构破坏并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临床上尤以眼部光学通路部分的结构损伤所致视觉功能障碍为多,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原本可使伤眼失明或视力极度下降的损伤甚至需行眼球摘除的伤例皆可经过器官移植或人工制品置换,使其功能或外形得于保留或部分保留,如角膜损伤、眼球破裂所致晶状体、玻璃体缺失等情况可通过角膜移植、人工晶状植入或玻璃体替代品注入使眼球结构及视觉功能得以替代及保留,因此,如何看待眼外伤后的功…  相似文献   

12.
眼外伤是导致视力障碍主要因素之一。在眼外伤及视功能的法医学鉴定中,国内主要涉及轻、重伤评定,确定损伤、眼疾与视功能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诈盲和功能性视力障碍的鉴别。本文对所鉴定的85例眼外伤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鉴定中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一般资料1.性别:85例眼外伤中,男性63例,占74.12%;女性22例,占25.88%;男女比例为4:1。2年龄:年龄分布范围5~71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5~9岁5例;10~19岁10例;20~29岁19例;30~39岁16例;40~49岁25例;50岁以上10例。3.职业:农民、工人占多数,其中农民34例,…  相似文献   

13.
由于眼球的位置暴露,结构极为精细脆弱,为此眼外伤很常见.在法医临床学鉴定实际检案中,眼损伤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笔者就法医临床学中遇到的视力损害鉴定难点进行分析讨论. 1眼外伤特点 (1)伤者多为男性,青少年或壮年,多为一眼外伤,或一侧较重;(2)眼球钝挫伤、眼球穿通伤、球内异物、酸或碱化学伤等常见,严重的可以造成眼球屈光间质的混浊或视网膜或视神经的损伤,引起视力丧失;(3)眼的单一损伤较少,往往造成多种组织或结构的损伤;(4)伤后并发症多见,如创伤后眼内炎症、感染、眼内增殖性病变,可继续威胁视功能和结构的恢复;(5)一侧眼伤后对侧健眼可发生交感性眼炎.  相似文献   

14.
史为栋  胡建勤 《法医学杂志》1999,15(3):153-153,155
对22例眼球穿通伤的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眼球穿通伤致伤程度的临床分级方法。统计结果显示:眼球穿伤绝大多数发生于单眼,男性多于女性,左眼多于右眼,其致伤原因多种多样,损伤情况复杂,损伤结果严重。将眼通伤的致伤程度进行临床分级,可为伤者的视力下降程度的评估和损伤程度的鉴定,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眼睛作为人体主要暴露器官,易成为被打击目标,而且由于眼球及附属物脆弱娇嫩,外伤造成的器质性损伤不容易恢复,当受到二次外伤后,对第二次外伤的损伤程度评定成为一个难题。本文报告3例受二次眼外伤后对第二次外伤损伤程度的评定。案例案例1.徐某,男,29岁。因故被他人用空啤酒瓶(破碎)击伤左眼,当晚送县医院治疗。入院检查左眼睑2cm裂伤,渗血,左眼视力手动,眼压Tn-1,刺激征+,结膜充血,角膜上方偏鼻侧有小面积透明区,下方大量新生血管及膜样增生,鼻侧角膜缘伤口并裂向角膜、巩膜,伤口内有色素膜及玻璃体嵌顿…  相似文献   

16.
损伤程度鉴定是法医临床学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法医学司法鉴定工作人员不断呼吁对1990年与1996年发布实施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相关标准进行修订。将于2014年1月1日施行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在条款内容和结构设计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备受司法鉴定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眼外伤是比较常见的损伤类型,(《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对眼外伤的条款规定较以往变化明显。本文从眼外伤的条款设计出发,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探讨和总结新标准的修订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眼外伤常伴有眼部组织的多处损伤,其中前房积血、晶体混浊、晶体脱位、虹膜根部离断、房角后退、睫状体脱离等眼前节的损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裂隙灯、房角镜和普通的眼B超等检查不易观察伴有屈光间质混浊的眼部结构及一些细小的变化。分辨率比较高的CT和MRI,有时也不能达到眼科临床检查的要求。UBM的出现,是眼科影像诊断技术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眼外伤的检查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对眼外伤尤其是眼前节结构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常林  王宁敏  刘军 《证据科学》1999,6(2):52-55
研究脊性脊髓淑及外伤鉴定的法医学特点。方法选择活性体损伤鉴定1000例,涉及外伤后脊柱兴 鉴定的分析四组。Ⅰ组,无伤无病的情况Ⅱ组:脊柱脊髓原有病变,结果与外伤无关Ⅲ组:脊柱脊髓原有病变与此次外伤共存,依据《损伤参与度评定标准》进行评定。Ⅳ组:外伤导致脊柱脊髓损伤。结果涉及脊柱脊髓鉴定的86例,Ⅰ组22例,Ⅱ组13例,Ⅲ组18例,Ⅳ组33例,Ⅱ、Ⅲ组以中老年为多,原有自身疾病共有8种,Ⅲ组损伤参与  相似文献   

19.
在法医活体损伤鉴定中,眼部损伤时有发生,其中又以眼挫伤、眶骨骨折等多见,但眼外伤后继发青光眼的案例较为少见,现行鉴定条款中涉及外伤性青光眼的内容及释义也较少。下面将笔者工作中遇到的1例外伤性青光眼的鉴定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几种眼外伤鉴定时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Xia WT  Dong DA  Yu HW 《法医学杂志》2003,19(3):129-132
目的分析几种眼外伤的伤后视力稳定时间,研究最早且合适的鉴定时机。方法将145件案例160个伤眼按损伤类型分成5组,研究几种眼外伤后视力水平、眼外伤类型与视力稳定时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的眼外伤,其视力稳定时间有较大差异,且视力水平的高低与视力稳定时间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眼外伤最早的合适鉴定时机既与眼外伤的类型有关,也与伤后视力水平有关;应灵活掌握鉴定时机,以适应司法机关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