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事变更问题在我国合同领域越来越多地出现,而我国现行《合同法》却没有就此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分析了情事变更原则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合同法》在将来的修改中,应明确地确立情事变更原则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情事变更原则在许多国家的立法中得到确认,但我国没有将其写进新《合同法》。情事变更原则适用的条件是:须发生情事变更的事实;须发生在合同成立后履行终止前;当事人所不能预见等。情事变更与不可抗力、商业风险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明确规定情事变更原则不会导致法官权利滥用,且随着司法实践中对情事变更原则的需要,未来的立法应确立该原则。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大陆法系、英美法系还是有关合同的国际示范立法 (在这里特指《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和《欧洲合同法原则》)都确立了“合同必须信守”的原则 ,原因在于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市场经济就是契约经济。甚至在美国人的观念中 :“正义就其本身的性质而言就在于对合法契约加以维护。”基于上述原则和观念似乎很难有情事变更原则的生存空间 ,但是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社会的剧烈动荡给契约必须严守的原则提出了挑战 :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固守绝对契约的观念会给当事人造成极其不公正的后果。而法律的价值不仅仅是维持信用和契约自由 ,它还要追求公平。大陆法系的学者为此提出了情事变更原则 ,他们的理论各不相同 ,但是都反映了在信用 (契约必须严守 )与公平之间进行选择时的谨慎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情事变更原则或合同履行受挫原则作为合同必须信守的例外。因此理论和实践都对情事变更原则适用条件及法律效果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本文主要分析了大陆法系的情势变更原则的理论基础、使用条件及法律效果 ,并结合我国的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合同法中的情事变更原则在国外被普遍适用,但我国一些学者以稳定经济生活秩序等理由排斥情事变更原则在我国合同法中的适用。根据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将来的立法也应承认情事变更原则在合同法中的适用,但应防止该原则的滥用。  相似文献   

5.
1998年9月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近期的报刊不断有对这部统一合同法(草案)的讨论文章,其中一个争论的问题就是关于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从公布的合同法(草案)第一章的内容来看;明确加以规定的只有公平和诚实信用两条原则,但我们仍可以从第3条、第4条的内容找到合同自由的意思或者说精神。笔者认为合同自由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形势下应当成为合同法的原则。下面就几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合同自由原则在我国的发展合同自由,就是说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依法…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情事变更制度的理论构架情事变更制度是现代各国债法中的重要制度 ,指合同有效成立后 ,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情事变更 ,致使合同的基础动摇或丧失 ,若继续维持合同的原有效力显失公平 ,则允许变更合同内容或者解除合同。该制度的实质与功能在于贯彻公平及诚实信用原则 ,消除合同因情事变更所产生的不公平后果 ,协调当事人的利益冲突 ,维护社会公平及经济流转法律秩序。(一 )理论依据1 情事变更制度产生于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中商人之间进行交易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法律吸收这种道德规范 ,起始于罗马法中的…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2条指明“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由此可知,我国的合同法赋予了处于平等地位的当事人协商一致订立合同的自由,即“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已经由《合同法》确认为合同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并给予了突出。不难看出,从总则的共同适用内容到分则的个别规定,从合同的缔结到合同的终止及救济都体现着“自愿”“协商一致”等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本文即旨在开掘《合同法》中此方面立法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诸项体现,…  相似文献   

8.
情事变更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体现,与诚实信用、不可抗力相比,情事变更有其独特的制度价值。长期以来,我国虽无相应立法,但却存在对情事变更原则的具体适用。《合同法》司法解释二出台后,为了避免情事变更原则被滥用,在采取谨慎态度之外,我们还应进一步加大对其具体适用情况的研究探讨,以发挥其应有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9.
显失公平的实质是对合同效力的否定,体现了合同正义原则对合同自由原则的修正。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与交易的安全与判决的公正密切相关。以《德国民法典》、美国《统一商法典》、《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和《欧洲合同法原则》为代表的主流立法例及有关判例均采显失公平构成要件的二元说。由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模糊性,权威学者在显失公平构成要件方面争议极大,两派学者势均力敌。比较法考察与法理分析表明,我国法中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应当包括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相似文献   

10.
在大陆法上,先履行抗辩其实是合同不履行的抗辩或同时履行的抗辩的内涵之一。《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7.1.3条首次将先履行抗辩权规定为一项独立规则,我国《合同法》为矫正司法实践对双务合同之牵连性的认识缺陷,借鉴《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7.1.3条,对先履行抗辩权作出了明确规定;因此,先履行抗辩权并非《合同法》所独创。《合同法》应借鉴大陆法的做法,将诚信原则明定为判断后给付一方能否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基础。为避免合同关系陷于僵持状态,先履行抗辩权在行使上应注意与合同解除制度相匹配。  相似文献   

11.
情事变更原则是合同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 ,但我国合同法却未对其予以规定。本文试图通过对情事变更问题的初步考察和探讨 ,论证我国建立该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合同变更禁止推定,是指当事人变更合同的意思表示须以明示或者默示的但不含糊的方式为之,当事人未以这两种方式表达合同变更意愿的,禁止根据某种事实推定当事人存在变更合同主观意愿的规则。我国《合同法》第78条和《民法典合同编(草案二审稿)》第333条规定了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推定为未变更的规则,是禁止推定规则的内容之一,但还应当对合同变更禁止推定规则从正面加以肯定。合同变更禁止推定规则包括四层基本含义:一是合同变更须以明示的方式进行约定;二是合同变更虽然未明示、默示但不含糊的更新意图属于默示的合同变更意思表示;三是任何推定合同变更主观意图的做法都是违反法律的;四是合同变更不得推定规则对主体的拘束效力。  相似文献   

13.
《合同法》第47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第48条(无代理权人订立的合同)规定了相对人的催告权和撤销权。而《合同法》第51条(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却未规定相对人的催告权和撤销权。本文从《合同法》立法所选择的物权变动模式的视角进行了探讨,认为从我国《合同法》立法选择债权形式主义作为物权变动模式的角度出发,为保护相对人的利益,在《合同法》第51条中,应该当然地规定相对人的催告权和撤销权,实际未为之,显属法律之漏洞。  相似文献   

14.
《合同法》第186条规定了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制度,学术界对赠与合同任意撤销权的理论基础及其与《合同法》第189条之冲突等问题尚存在较大争议,文章就赠与合同的局限性等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按照我国《合同法》货运合同的有关规定,收货人不享有对承运人直接请求给付的权利,并非利他合同中的第三受益人,而仅仅是代托运人接受履行的第三人。这种制度设计在托运人、承运人、收货人三方权利义务的配置上有失公允,减轻了承运人的责任,加大了收货人的风险。尤其是第308条关于托运人在承运人将货物交付收货人之前可以单方变更、解除合同的规定,对正常货运秩序和交易秩序造成了冲击,不利于维护交易安全。起草民法典时应当依照利他合同的法理对有关规定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6.
情势变更原则与合同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势变更原则是现代债法中处理情势变更问题的一项不可缺的法律原则,而我国合同法并未完成这一原则的立法化,这是我国合同立法的一大缺陷。本文就情势变更原则的历史溯源,适用要件及其效力等问题,结合国外的理论学说及其立法经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增设情势变更原则,仍完善合同立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电子通信在订约中的法律承认及其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是电子合同效力的首要法律问题。《电子商务示范法》与《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都规定不得仅以其为电子通信形式为由而否定一项通信或一项合同的有效性或可执行性,但二者的具体规定也有不同之处。我国《合同法》等相关立法存在缺陷并应借鉴《公约》和《示范法》的有关合理规定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1999 年10 月1 日,我国新《合同法》就要正式生效。届时,《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将同时废止。本文根据我国关于涉外法律适用原则的规定,结合其他国家的立法与实践,对依“意思自治”原则选择合同准据法的一系列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一、情事变更原则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情事变更概念源于拉丁文 rebus sicstan’ tibus,其原义为“情事如此发生”,英文写作 changed circumstance所谓情事,指合同成立后出现的不可预见的情况,即必须是影响及于社会全体或局部之情事。并不考虑原来法律行为成立时,为基础或环境之情事。所谓变更,是指“合同赖以成立的环境或基础发生异常变动”。所谓情事变更原则,就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以后,非因当事人双方的过错而发生情事变更,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或者如果履行会显失公平,因此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当…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合同权利转让成为投资流动化不可或缺的要件。故各国立法逐渐扩大让与f.簿:’j并确保让与安全。然而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结合体制下制定的我国(民法通则侧合同权利转让限制地”,显然背逆潮流。而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对其规定得又过于笼统、原则,法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亦较为薄弱,与市场经济体制了债权流通性日益扩大的要求已不相适应。本文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议草案》(以下简称我国(合同法草案)严之规定,从合同权利转让之理论基础、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等几方面加以较为深人的研究,并对转让中的若干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