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西方国家,汽车召回大多是企业的主动行为,而不是迫于政府或者什么部门的压力.而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则认为汽车召回不可行,原因在于目前的市场不成熟.成熟的市场,需要成熟的企业.只有在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企业、政府和消费者才会一起成熟起来.从暂时来看,召回对企业的发展的确不利,企业不仅免费维修要耗费巨资,而且信誉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产生品牌危机,股价大跌.但是,从长远来看,它对企业是有利的,因为此举有效地避免了消费者因汽车本身的原因受到人身伤害,同时可以促使制造商更加关注产品质量,改进设计和生产.因此,企业不仅应该对缺陷产品实施召回,而且应该主动召回.  相似文献   

2.
狱内行凶伤害案件是监管安全的重大隐患。故此,必须建立信息化的狱情监测平台,掌控狱情变化;加大对罪犯特别是暴力型罪犯的监控力度,实施超前防范;主动进攻,强化对重点罪犯的监管与改造,减少行凶伤害危机;开展心理测试,强化不良心理矫治,修正罪犯认知偏差;提高监狱警察危机管理水平,建立长效预防机制,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监狱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研究与交流》2006,(4):38-38
1、中国企业全面危机时代已经到来。首先,企业的整体能力明显不足。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国外企业整体100分的话,中国企业整体只能有60-70分,无论是在人员、研发、技术还是产品、资金、品牌等方面都整体上存在很大差距。能力上的不足而带来的危机马上就要来临了。其次,中国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差。虽然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这些跨国企业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危机,但这些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比我们国内的企业要强得多。再次,  相似文献   

4.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8,(16):35-36
观察记者:您如何看待最近出现的浙江中小企业生存危机问题? 余潇枫:目前民营企业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普遍性生存危机,这除了紧缩政策、原材料涨价、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劳动法实行、以及国外经济波动等外在因素外,还与民营企业自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素质结构等内在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民营企业优质品牌少、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体制陈旧落后、适用人才普遍缺乏,使得企业在面对经济波动时,缺乏足够的应对冲击与超越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企业通过生产、销售、广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对外部环境施加影响,而外部环境及其变化则对企业的各项活动也起着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通过不断地为企业提供市场机遇或制造市场威胁的方式体现出来。这些机遇或威胁,有的能使企业获得较快或较大的发展;有的则会让企业或快或慢地陷入困境,甚至置于死地。危机经常成为企业的一个转折点,企业若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危机,力挽狂澜,变被动为主动,变危机为转机,也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创造机会。企业无论大小,都需要进行严密的危机管理。当危机发生或已经发生时,对管理者来说,如何面对是十分重要的。要设尽一切方法,把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并使之尽快地摆脱困境和走出危机。世界各大历史悠久的公司都有很多类似的经历和值得我们学习的处理危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对海南中小型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如何?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近期开展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金融危机对海南近九成中小型工业企业产生影响,受影响最大的是来料加工类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然而可喜的是九成以上企业在危机中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在困境中奋力前行,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做到危机中不裁员。但金融危机也造成企业产品市场需求不旺、销售渠道变窄、产品价格下降、订单减少、资金短缺等困境。  相似文献   

7.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时候会因为某些非常规因素而形成企业危机。对于企业危机来说,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基于案例分析统计得出了网络环境下企业危机的类型,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危机防范应该做到实时侦测、适时响应,构建危机管理的实时企业。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煤炭企业安全形势严峻,严重制约、影响着企业参与竞争的筹码和抵御危机的能力。频发的安全事故不仅给企业经济效益造成了巨大损失,使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遭受负面影响,同时,也使职工的健康与生命权益受到了伤害。"敬畏生命、敬畏制度、敬畏责任",三大敬畏振聋发聩,宣示出了安全不可逾越的界限和约束。只有正视安全现状,心存敬畏,全力构建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才会确保企业的安全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公安教育》2010,(1):78-79
为进一步有效干预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及时疏导,避免或减少由心理问题引发的伤害事件发生,保障公安民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完成各项公安工作,山西省公安厅专门制定了《全省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处置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相似文献   

10.
陈妍 《人民论坛》2011,(11):224-225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时候会因为某些非常规因素而形成企业危机。对于企业危机来说,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基于案例分析统计得出了网络环境下企业危机的类型,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危机防范应该做到实时侦测、适时响应,构建危机管理的实时企业。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种涉警负面新闻不断见诸媒体,警察形象危机也因此频频发生,给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和声誉带来了极大损害。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如何正确地回应媒体和公众的质疑,通过引导舆论来进行有效的危机公关,已经成为一个全新而紧迫的课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文章重点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对当前警察形象危机中的舆论引导策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由涉警事件引起的网络涉警舆情危机影响着警察形象和警察权威的建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多发,警察执法环境并不乐观。警察自身又存在职能不清、违规执法及内部失检等问题,因而成为网络舆情的引爆点。网络的发展和公众的参与又加深了网络舆情的传播和壮大,一旦出现涉警舆情,极易演化成为危机状态,影响警察权威的树立和巩固,波及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警察应对网络涉警舆情也应从自身、媒体、公众等方面着手,重塑警察权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从公安边防部队辖区的现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在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伴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公安边防部队已经处在了一个高度媒介化和舆论监督越来越受重视,以及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意识空前提高的环境当中。面对突发事件,搞封锁消息、回避媒体、隐瞒真相或者以对抗的方式逃避舆论监督注定是行不通的。只有及时、有效、合理的进行舆论引导,重视网络舆论,积极地接受舆论监督,才能有效地化解危机,真正维护和树立好边防部队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共危机应急机制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危机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修宪的内容之中。文章针对加强我国的公共危机应急机制建设问题,就建设现状、框架构成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未来公共危机的防范与处置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安志放  安娅 《中国发展》2011,11(2):43-46
该文指出,近年来,中国高危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不仅给企业自身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危及城市公共安全,引发公共危机。因此,高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单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是城市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内容。需将中国高危企业安全生产现状置于城市公共危机治理视阈中进行审视,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已成为国际社会1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分析了现代危机易发、频发、多发的原因是由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促成的,它将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正常和必然现象;阐述了各种可能潜在的现代危机也正在侵蚀着人类;指出了危机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其构成的形式将呈多元化、多样化,并且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政府应对网络空间的舆论危机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网络空间的舆论危机是网络社会中政府面临的一个新挑战和新课题,政府部门及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努力适应时代要求,充分发挥网络空间的优势和作用,为政府和公众之间对话与互信提供契机,从而科学地应对和处置危机,稀释危机风险,以在信息时代重塑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警察公共关系意识,是警察所特有的对于警察公共关系客观现实的反映。随着和谐作为社会本质属性的重新认识,警察公共关系意识的构成要素应当确立新的逻辑基点,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完整体系。警察公共关系意识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和谐构建意识,形象塑造意识,公众满意意识,传播沟通意识,权力监督意识,危机管控意识。  相似文献   

19.
公共危机治理中的行政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接踵而至,我们只有从体制、机制、法制等方面予以完善,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公共危机的能力,方可从容面对。其中,法制上的完善离不开对法学理论的研究,尤其需要以发展的角度深化对行政应急原则、行政主体制度、新型行政行为、行政协助制度、行政责任制度、特别权力关系以及行政法的国际化等诸多行政法学理论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美国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从应急管理的角度来看,凡涉及危及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威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做出反应的,均属于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在美国,由于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规模与所要求的应急资源级别不同,因而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也对其具有不同的界定标准。美国联邦政府的第一个应急管理计划是针对洪水与民防事务的处置。20世纪70年代,FEMA被指定承担协调联邦、州和地方当局应对危机的职责,而且成为全国对紧急事件管理的领导机构。美国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为:地方政府的应急反应机构是各种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第一反应者;州的应急反应机构对包括缩减、准备、反应和恢复在内的所有危机管理负责以及当州政府的应急能力不足时呼吁联邦政府给予支持。对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应急过程不仅需要政府的应急机构进行组织,而且需要许多社会组织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